辽东湾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辽东湾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论文摘要

本论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辽西南洼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开展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相研究。通过岩芯观察与描述、钻井层序与沉积相分析、三维地震层序界面解释,首次在该区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查明了沉积相类型,总结了储集砂体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并预测了地层-岩性圈闭有利目标区。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研究区古近系东营组内部及其上、下识别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自下而上命名为:SBd3、SBd2L、SBd2U、SBd1、SBt2。将辽东湾旅大10-1南围区古近系东营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东三段层序(SQd3)、东二下段层序(SQd2L)、东二上段层序(SQd2U)和东一段层序(SQd1)。在三级层序格架内部,将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划分出17个中期旋回,其中东三段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东二下段划分为7个中期旋回,东二上段划分为7个中期旋回,建立了该区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层序地层分布特征。通过岩心观察、钻/测井相、地震相综合分析,开展了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研究,在辽西南洼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识别出河流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湖泊等6种沉积相类型。明确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空间展布及发育演化特点,指出南部主要发育近缘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中部早期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后期发育来自西部的7期辫状三角洲朵叶体;北部主要发育来自绥中水系的河流三角洲。纵向上,LD10-1S斜坡带由早期近缘扇三角洲演变为后期远源辫状三角洲,SZ36-1地区由滨浅湖滩坝砂演变为北部物源的远源河流三角洲,再演变为西部物源的辫状三角洲。总结了储集砂体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对重点砂体进行了精细描述。认为物源因素控制了沉积体系类型,层序演化控制了砂体发育规模,层序界面性质控制砂体发育位置,坡折-沟槽体系控制砂体的展布格局,断裂组合控制了砂体的分布样式。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及岩性圈闭控制因素,确定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层系是东三段、东二下段,预测了 LD10-1S缓坡带、旅大10-3构造、LD10-2构造断层下降盘、LD10-1西侧断层陡坡带,LD10-1S凸起等5个地层-岩性圈闭有利目标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7个地层岩性圈闭勘探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构造演化特征
  • 2.4.1 古新世-始新世中期-伸展断陷期
  • 2.4.2 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热沉降阶段
  • 2.4.3 渐新世东营期-走滑拉分再裂陷阶段
  • 第三章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对比技术
  • 3.2 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
  • 3.2.1 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与上升的转换面
  • 3.2.2 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与下降的转换面
  • 3.3 高分辨率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
  • 3.3.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3.3.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
  • 3.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 第四章 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规律
  • 4.1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4.1.1 河流三角洲
  • 4.1.2 辫状三角洲
  • 4.1.3 扇三角洲
  • 4.1.4 滨浅湖滩坝
  • 4.1.5 浊积扇
  • 4.1.6 湖泊相
  • 4.2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
  • 4.2.1 东三层序中期旋回沉积相展布特征
  • 4.2.2 东二下层序中期旋回沉积相展布特征
  • 4.2.3 东二上层序中期旋回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及演化
  • 4.4 缓坡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沉积充填模式
  • 4.4.1 长轴河流三角洲高分辨率率层序地层和沉积充填模式
  • 4.4.2 短轴辫状三角洲高分辨率率层序地层和沉积充填模式
  • 第五章 储集砂体分布特征及重点砂体描述
  • 5.1 储集砂体分布特征
  • 5.2 储集砂体主控因素分析
  • 5.2.1 物源因素控制沉积体系类型
  • 5.2.2 层序演化控制砂体发育规模
  • 5.2.3 层序界面性质控制砂体发育位置
  • 5.2.4 坡折—沟槽体系控制砂体展布格局
  • 5.2.5 断裂组合控制砂体分布样式
  • 5.3 重点砂体描述
  • 5.3.1 D3-1旋回砂体描述
  • 5.3.2 D3-2旋回砂体描述
  • 5.3.3 D3-3旋回砂体描述
  • 5.3.4 D2L-S1砂体描述
  • 5.3.5 D2L-S2砂体描述
  • 5.3.6 D2L-S3砂体描述
  • 5.3.7 D2L-S4砂体描述
  • 第六章 地层岩性圈闭目标预测
  • 6.1 油气成藏条件
  • 6.2 油气藏分布规律
  • 6.2.1 平面分布规律
  • 6.2.2 垂向分布规律
  • 6.3 地层岩性圈闭目标区预测
  • 6.3.1 LD10-1S缓坡带
  • 6.3.2 旅大10-3构造
  • 6.3.3 LD10-2构造断层下降盘
  • 6.3.4 LD10-1西侧断层陡坡带
  • 6.3.5 LD10-1S凸起
  • 第七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辽东湾旅大10-1南围区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