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作者: 肖晶

导师: 李扬,卢毅

关键词: 负荷特性,相关系数,检验法,异常数据,人体舒适度指数,有效温度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对负荷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实用效果。目前的负荷特性分析多数都是分析负荷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等单个气象因子的关系,其缺点是不能正确反映所有的气象信息,容易造成分析结果出现误差。江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闷热天气较多,湿度较大。近年来,随着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降温负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接近总用电负荷30%的降温负荷是造成季节性缺电的主要原因。气象因子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一个敏感因素,研究负荷随各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提高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打下基础,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缺电指数的预报提供依据。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人体对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反映,在夏季高温季节,人体舒适程度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空调等降温、制冷设备的使用,因此人体舒适度同夏季最大负荷的相关性要强于温度、湿度等单独气象条件与最大负荷的相关性。因此本文以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综合气象指数为切入点,并以这一综合气象指数为关联变量建模,在对历史负荷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探讨日峰荷随气象变化的规律,从而为今后更准确地预测日峰荷和建立合理、实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首先对南京市夏、冬季典型日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夏季和冬季的日峰荷和敏感负荷与温度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日峰荷不仅与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等其它气象因子有关;且原始的历史负荷数据中可能存在异常数据,给负荷特性的分析带来误差,为分析人体舒适度与日峰荷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然后详细研究了采用室外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日峰荷的方法。采用t检验法对历史负荷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并修正现有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使之更适用于电力系统中日峰荷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t检验后的日峰荷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增强,且同等级人体舒适度指数下t检验后的日峰荷中无异常数据;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的修正是合理的,修正后的公式更适用于电力系统日峰荷的分析。最后研究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与日峰荷的关系。在室外温度的基础上计算室内平均温度,进而得到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并根据相应的室外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划分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等级;修正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对比分析修正后的室内外人体舒适度指数与日峰荷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修正后的公式更适用于日峰荷的分析,但是其与日峰荷的相关性较修正后的室外人体舒适度指数要弱,因此,在日峰荷的分析中决定采用修正后的室外人体舒适度指数。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作用和意义

1.2 影响电力系统负荷变化的因素

1.3 问题的提出

1.4 相关问题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负荷特性的常规分析

2.1 南京市夏季供电负荷特性分析

2.1.1 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

2.1.2 夏季日峰荷与温度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2 南京市冬季供电负荷特性分析

2.2.1 概述

2.2.2 冬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

2.2.3 冬季负荷与各温度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2.4 敏感负荷的分析

2.3 常规分析方法的缺点

第三章 室外人体舒适度指数和日峰荷的关系研究

3.1 负荷数据的处理

3.1.1 负荷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3.1.2 t 检验原理

3.1.3 异常电力负荷数据的辨识和校正

3.1.4 实际应用及算例分析

3.2 人体舒适度指数简介

3.3 人体舒适度模型的介绍和比较

3.3.1 国外舒适度研究概况

3.3.2 国内人体舒适度研究动态

3.4 几种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比较分析

3.4.1 平均气温的获取

3.4.2 人体舒适度指数的误差

3.5 电力系统日峰荷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关系分析

3.5.1 不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划分

3.5.2 单个温度因子、人体舒适度指数与日峰荷的相关性分析比较

3.6 同等级人体舒适度指数下的异常数据检验

3.6.1 判断异常值的原则

3.6.2 异常值的检验方法

3.7 适合于电力系统预测和负荷特性分析的人体舒适度的修正和建模

3.8 电力系统日峰荷与修正前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关系分析

3.9 小结

第四章 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和日峰荷的关系研究

4.1 数据的选择

4.2 室内温度的求解

4.3 电力系统日峰荷与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关系分析

4.3.1 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划分

4.3.2 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的误差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4.4 同等级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下的异常数据检验

4.5 室内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的修正

4.6 修正后的室内外有效温度公式的比较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基于小波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研究[D]. 周巍.东南大学2005
  • [2].自适应动态规划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曾志明.广西大学2013
  • [3].夏季电力负荷预测及数据库系统设计[D]. 蔡瑞强.上海交通大学2007
  • [4].电力负荷数据仓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李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 [5].缺电指数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江琳.东南大学2005
  • [6].遗传规划在电力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D]. 朱焕荣.河北农业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新疆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的分析与研究[D]. 张靓靓.新疆大学2008
  • [2].基于生理学反应的列车座椅舒适度研究[D]. 闫志勇.大连交通大学2007
  • [3].北京市环境舒适度度量及环保对策研究[D]. 杜婷.北京林业大学2006
  • [4].城市住宅空间的家具配置及其舒适度研究[D]. 梅剑平.南京林业大学2006
  • [5].数据挖掘技术在负荷特性分析中的应用[D]. 仲伟宽.东南大学2006
  • [6].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列车舒适度检测与研究[D]. 郑晓娟.武汉理工大学2006
  • [7].基于舒适度指标的列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D]. 沈霞.西南交通大学2005
  • [8].不同热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D]. 李文菁.湖南大学2006
  • [9].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D]. 杨成芳.中国海洋大学2004
  • [10].舒适空调中的热舒适指标控制研究[D]. 叶国栋.湖南大学2002

标签:;  ;  ;  ;  ;  ;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