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特点及培养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特点及培养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各方面都受到社会的关注,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一直提倡创新教育,国内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十分广泛,但涉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研究甚少。本文就尝试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进行探讨,随机抽取苏南地区两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一所混合型学校的496名随迁子女(初一至初三)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城市户籍学生(初一至初三)共21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对其6个创造性思维指标进行调查,并分别从性别、年级、进城时间长短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除变通力、精密力无显著差异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畅力等四个指标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户籍学生。(2)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在标题这一指标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其它五个指标差异不显著。(3)除变通力、精密力无显著差异外,民工子弟学校女生在流畅力等其他四个创造性思维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4)民工子弟学校中,初二学生在流畅力指标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三学生,初三学生在变通力指标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年级差异。(5)短期进城的随迁子女在流畅力、独特性、变通力三个指标上得分显著低于中期和长期进城的随迁子女,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初一至初三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创造性思维各指标得分各异,不同指标有不同的年级转折点,所以,从一般趋势上来看,其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但较缓慢。(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各指标得分各异,可以看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各种思维品质的发展不平衡。(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得分低于城市户籍子女得分,而进城时间短的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得分低于进城时间长的随迁子女,可以看出,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结合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本文从改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等方面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以期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关于迁移工人子女教育政策研究
  • 1.2.1.2 国外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 1.2.2.2 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研究
  • 1.2.2.3 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的研究
  • 1.3 理论支持
  • 1.4 概念界定
  • 1.4.1 概念界定
  • 1.4.2 创造性思维的指标
  • 1.4.3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1.4.4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方法
  • 2.6 研究工具
  • 2.7 研究程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3.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户籍学生创造思维差异显著性检验
  • 3.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校际差异显著性检验
  • 3.3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
  • 3.3.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
  • 3.3.2 随迁子女与城市户籍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
  • 3.4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显著性检验
  • 3.5 不同进城时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4.1 改善学校物质条件
  • 4.1.1 改善教学条件
  • 4.1.2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制度
  • 4.1.3 有针对性的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 4.2 改善精神条件
  • 4.2.1 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
  • 4.2.2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 4.2.3 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测试(部分)
  • 附录2 访谈提纲(部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民工子弟学校运行机制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激活与培养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和机制——以湖州吴兴区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23)
    • [3].数学分层与递进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 2017(16)
    • [4].启智正德 力学笃行——浙江省象山县启力学校[J]. 生活教育 2017(01)
    • [5].浅谈民工子弟学校体育课中的德育[J]. 新课程(中学) 2013(07)
    • [6].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09)
    • [7].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12)
    • [8].试论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援助——以人力援助为中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8)
    • [9].80后作家挺起民工子弟学校[J]. 乡镇论坛 2010(11)
    • [10].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以南京市某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8)
    • [11].谈如何在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J]. 数理化学习 2011(05)
    • [12].民工子弟学校教学中引入关心教育理论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13].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流动儿童受歧视状况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07)
    • [14].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10)
    • [15].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分析——基于上海市嘉定区某民工子弟学校的实证调查[J]. 社会治理 2018(06)
    • [16].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05)
    • [17].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现状和管理策略研究[J]. 学理论 2012(12)
    • [18].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09)
    • [19].多部门共同合作组建新型民工子弟学校[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18)
    • [20].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形势和对策[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05)
    • [21].课改从改教材开始——民工子弟学校送教后感[J].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01)
    • [22].杭州市余杭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洗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05)
    • [23].民工子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 运动 2019(02)
    • [24].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考——以浙江省玉环市为例[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03)
    • [25].浅谈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J]. 内江科技 2009(03)
    • [26].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7].公立纯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现状及对策[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06)
    • [28].民工子弟学校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01)
    • [29].黑户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受教育权研究[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03)
    • [30].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学习存在问题与自我导向学习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05)

    标签:;  ;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性思维特点及培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