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及其神经纤维的丧失。多种因素与其发病有关,其中病理性高眼压可以造成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损伤并导致RGCs最终以凋亡的形式丢失。本实验通过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行性,并利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的方法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研究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中的Bcl-2蛋白家族的表达,观察慢性高眼压过程中雌激素(estrogen)对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雌激素是否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调亡的作用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寻求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更有效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将2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去势组)和对照组(假去势组)和正常对照组:去势组切除两侧卵巢,假去势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两组均制造慢性高眼压模型,并按照高眼压持续的时间分为4周、6周、8周组,每组3只动物,6只眼。2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标准及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以眼压升高大于2. 93 kPa(22mmHg) ,并能持续1 wk为标准。利用兔眼前房注射0.3 %复方卡波姆溶液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制造慢性高眼压模型。各组分别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相应的时间点摘除动物眼球,并制成石蜡切片。3血清雌激素水平检测:术前1天、术后2周、术后4周、术后6周、术后8周,上午9点分别从耳缘静脉采血约3ml,采用美国Beckman Acess Immunoassy Syste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雌激素浓度。4视网膜病理组织学观察: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着色者为阳性表达。6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胞浆着色呈棕黄色为阳性表达。7细胞凋亡检测及定性分析:使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x-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测定细胞凋亡。光镜下观察,细胞核呈棕黄色者为阳性。8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通过F-VEP评定视神经的损伤情况。观察指标为F-VEP的P1波潜伏期LP1(ms).结果:1眼压:兔眼眼压用平均值±标准差( x±s)表示。实验过程中,眼压均值为27.89±1.56mmHg,眼压峰值为3548 mm Hg。本实验中造模前双眼眼压无明显差异,三组兔的眼压均值为14.50±1.35mmg。2视网膜病理组织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兔眼视网膜与人眼视网膜形态基本相似,各层组织清晰可见,细胞排列整齐均匀,层次分明,无组织坏死及细胞变性。假去势组和去势组视网膜均较正常组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和内核层变薄。假去势组各时间段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层厚度较去势组略厚。3血清雌激素水平测定:假去势组手术前与手术后雌激素水平平均值经统计学检验,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势组手术前与手术后雌激素水平平均值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 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三组视网膜中Bcl-2表达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假去势组与去势组相比,假去势组各时间段的Bcl-2的表达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三组视网膜中Bax表达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假去势组与去势组相比,假去势组各时间段的Bax的表达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三组视网膜中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假去势组和去势组相比,假去势组各时间段的凋亡细胞的表达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F-VEP P1波潜伏期LP1(ms)变化情况:造模后各时间点去势组和假去势组均比正常组的P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去势组与去势组相比,假去势组P波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去势和假去势方法是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简单可靠方法。2兔眼前房注射3 g/ L复方卡波姆溶液是一种较好的慢性高眼压模型制作方法。3慢性高眼压可以诱导视网膜内层细胞的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凋亡的形式丧失。4雌激素在实验性慢性高眼压过程中,对视网膜组织有保护作用,并延缓了视网膜和视功能的损伤。5雌激素可以通过上调Bcl- 2蛋白表达及下调Bax蛋白表达,抑制TUNEL的阳性表达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家兔眼压及前房角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04)
    • [2].益精杞菊地黄颗粒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06)
    • [3].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家兔前房角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 新中医 2009(11)
    • [4].慢性高眼压模型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中9位丝氨酸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的表达变化[J]. 眼科新进展 2017(04)
    • [5].慢性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组织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4)
    • [6].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3)
    • [7].球周注射尼莫地平对兔慢性高眼压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18)
    • [8].慢性高眼压致兔视神经及视功能的损伤[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3)
    • [9].川芎嗪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J]. 眼科新进展 2013(08)
    • [10].白血病抑制因子对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机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12)
    • [11].黄芪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20)
    • [12].米诺环素对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通路功能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01)
    • [13].Bcl-2、Bax在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的表达[J]. 宁夏医学杂志 2011(06)
    • [14].慢性高眼压大鼠mfERG变化观察[J]. 眼科新进展 2008(02)
    • [15].VEGF对大鼠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12(08)
    • [16].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7)
    • [17].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线粒体复合物活性与氧化应激的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06)
    • [18].胰激肽原酶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安徽医药 2020(06)
    • [19].益精杞菊地黄颗粒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RGCs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02)
    • [20].尼莫地平眼膏对兔慢性高眼压致视网膜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凋亡干预作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01)
    • [21].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的构建及鉴定[J].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8)
    • [22].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后兔模型NGF-TrkA及AKT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07)
    • [23].慢性高眼压兔模型视网膜中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01)
    • [24].针药并用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NO和GLU含量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04)
    • [25].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损伤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09)
    • [26].bFGF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J]. 山东医药 2010(06)
    • [27].替普瑞酮对大鼠慢性高眼压视网膜HSP70表达的影响(英文)[J]. 国际眼科杂志 2010(03)
    • [28].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视神经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05)
    • [29].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05)
    • [30].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03)

    标签:;  ;  ;  ;  ;  ;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