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广东省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论文摘要

茶树鲜叶中的生化成分决定了茶叶品质的优次以及茶叶的适制性,从而决定了茶树品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和茶叶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茶叶的品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是研究茶树种质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研究对16种有代表性的广东地方群体品种和4个对照品种的春茶、夏茶品质成分进行了测定。测定项目包括: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EGCG、ECG、EGC、EC、GCG、DL-C、酯型儿茶素)等。比较各群体品种间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筛选出特异优质资源。S1、S4、S9、S16等群体品种,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较高,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作为培育优质茶树品种的育种材料;S2、S6、S8、S18等品种咖啡碱的含量较低,是培育低咖啡因品种的优质资源;S18、S19是培育高茶多酚含量的好材料;S6、S11、S12、S20具有培育高氨基酸品种的潜力。并通过实验选出了酯型儿茶素含量较高的种质5份,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比例高于80%的茶树种质资源9份,为更好地利用、开发广东茶树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夏茶茶多酚含量均高于春茶,而氨基酸含量夏茶显著低于春茶。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春季做绿茶能发挥茶叶鲜叶的最大的经济效应,而夏季做红茶比较适应茶鲜叶的自然品质的发挥。本研究为广东省群体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 1.2 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1 茶树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 1.2.2 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编目
  • 1.2.3 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 1.2.4 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
  • 1.2.5 我国茶树良种的推广
  • 1.3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设备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鲜叶样品的固定与处理
  • 2.2.2 待测液制备
  • 2.2.3 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氨基酸含量差异
  • 3.2 茶多酚含量差异
  • 3.3 水浸出物含量差异
  • 3.4 咖啡碱含量差异
  • 3.5 黄酮类含量差异
  • 3.6 酚氨比的差异
  • 3.7 儿茶组分含量分析
  • 3.7.1 儿茶素总量差异
  • 3.7.2 各品种春茶、夏茶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
  • 3.7.3 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之比例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春夏茶品质成分的差异
  • 4.2 广东品种资源与外省品种资源生化成分比较
  • 4.3 关于广东茶树品种资源的适制性
  • 4.4 关于优质资源的筛选
  • 4.4.1 高茶多酚、高氨基酸、高(或低)咖啡碱等优质资源
  • 4.4.2 高儿茶素含量的特异资源
  • 4.5 关于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
  • 4.6 关于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广东省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