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CBD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CBD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身份证号44142419790525XXXX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地增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近年来,建筑工程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能源消耗以及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叙述了智能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希望本文探讨的一些具体内容能够对于今后绿色建筑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境生态

前言:“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商务是现代经济的代名词,商务中心(CBD)是集金融、贸易、服务、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大多建于市区核心位置。

绿色生态商务中心环境四大标准:舒适、健康、高效、环保。绿色生态商务中心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打造清新空气、充足阳光、绿色环境的办公场所,从而实现建筑生态化、办公环境生态化。在绿色环境下办公,舒适健康之余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一、工程概况

本商务楼项目位于本市行政中心西侧,占地面积12058.29m2,建筑面积90285.63m2,其中地下29315.76m2,地上60969.87m2。本项目绿化面积为1155.89m2,绿化率为10.33%,景观植物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公共绿地面积为3625.5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29m2,周边种植高大乔木,减轻道路交通噪声对办公区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规划设计地下负3层为停车场,地上建筑18层,1-5层为商场、社区中心和健身房,6-18层为高档办公区域。

二、CBD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对建筑整体外部形态、建筑内部的运行系统以及建筑的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量消耗减少、污染得到控制,同时充分体现所在区域的气候、经济、历史、文化等特点,实现绿色建筑、和谐社会、绿色环保的生态之路。

1、规划设计

本项目地处交通要塞,南拥优美的滨水空间,周边已有熟悉的建筑群,因此,本项目设计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建筑与基地环境,以城市、建筑和景观一体化的策略来整合环境要素,最终建构出建筑与整体环境相互和谐的秩序美。

妥善处理道路交通流线、建筑、广场及绿化等并进行合理配置。设计师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因素,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设计师在进行平面布局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结合周边环境及日照间距,设计了三栋高档写字楼,形成一个半围合组团建筑,满足冬季保温、夏季防热的要求,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整个基地室外的绿化地面积不低于40%,在绿化地面种植草砖,可有效增强吸音、吸尘及地面透水能力,降低热岛效应。

2、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以简约主义为风格。建筑以直线条为主,构成了不间断的垂直线条,具有一种向上的气势,整体感觉稳重大方、挺拔。外墙材料和色调采用灰色基调配以透明玻璃,贯彻现代感的主题。

矩形主楼方整厚重的气势,高度与周围建筑协调,提升大厦国际化的建筑形象,裙楼处理则是水平、舒展,富有动感,与主楼的高耸挺拔相互穿插,形成强烈对比。大厦采用端庄、稳重、内敛的整体形象和政府办公建筑的特质相匹配,主楼中正大气,同时底层边界与城市规划契合。大厦以外表精美细微的变化手法来表达建筑具有深度的气质形象。刚劲的建筑加上精美细致的细部构件,象征着事业的勃勃生机。大厦运用深灰色石材、透明玻璃与不同的材质对比来表达建筑内涵。造型元素的细节处理了与生态契合,竖向遮阳,屋顶遮阳格栅和绿化屋面共同塑造了丰富的建筑层次。

3、“生态”设计

3.1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不需动力设备,不消耗动力,是一种经济节能的通风方式。

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用地的周边环境、建筑的布局组织小区域的自然通风,并应用数字模拟的方法校核、调整总体布局。设计采用了可通风换气的玻璃幕墙和门窗,最大限度地满足非空调状态下的自然通风。

3.2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天然采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可以保健杀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节奏,还可以节约能源,营造一个健康的采光环境,对人体的心理健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的布局上。高层办公均采用小面积标准层做法,避免大进深空间的出现。多层商业采用了中庭采光设计,解决了大进深空间的天然采光问题,将天然光强入室内空间,改善人们的视觉效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照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商业顶层的大空间设计中也结合地形退台、设计采光窗,解决大进深房间的自然采光。

3.3玻璃。Low-e中空玻璃具有通透性强、传热系数低、保温性能优、阻隔热辐射的作用。冬季保温,使室内温度不散失,节约空调保温费用;夏季隔热,阻止热辐射进入室内,节约空调制冷费用。。

3.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水污染越来越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绿色建筑前行的一个明确方向。本项目采取的节水设计主要有:

①绿地节水设计优先选用地表水、雨水或中水浇灌。喷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园林灌溉方法,该方法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射到种植地块上方,形成细小水滴,散落到土地上。本工程采用分类计量水表、地埋旋转喷头和地埋旋转线状散射喷头,设置了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自动化控制措施,在小区道路和广场设计铺装部分透水砖及透水石。

②使用节水器具,主要有无水小便器、自动冲水大便器、节水龙头、节水冷却器、水温调节器及节水型淋浴喷嘴淋浴器、节水喷灌器等。

该绿色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创新点是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对部分屋面、路面及绿地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收集后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浇灌用水,雨水处理构筑物在地下室,设置于小区西侧,处理后的雨水由机房内水泵提升供给室外绿化浇灌用水。本项目节水率为14.15%,提高了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利用率。

3.5节能与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本工程拟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办公公共部分电、地下室局部设置光导管对。

工程空调室外机位置和风口等设施布置合理,不妨碍室外换热器的进、排风,且不对邻户住宅形成二次热风(冷风),污染冷凝水单独有组织排放;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合理。

三、CBD的环境绿化设计

CBD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标志,CBD建设越来越重视环境设计。良好绿化环境不仅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手段,在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舒适、健康的空间,改善人们的心情,舒缓工作中的压力,使人能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1、室外环境。室外环境应衬以绿叶树荫,芳草铺地,花木繁茂。它不仅能点缀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周围小气候。本工程设计将沿大道40m的绿化带作为绿化广场,种植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的乔本植物。

2、室内环境。方案在主副楼间设一露天花园,合理放置花草,将主副楼门厅有机结合,不但能调节小气候,而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大片落地玻璃,实现人与自然的对望,人与人的沟通,使室内增光添辉,富有生气,满足了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心理需求。

结束语: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剧增,“生态办公”已成为商务人士的共同呼声,企业高负荷的办公效率亟需一个更低碳、更环保、更人文的办公环境来提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采用绿色技术并不会增加太大成本,且回收周期一般为5至7年,相对于建筑使用寿命而言,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绿色建筑设计首先应该以人为本,在保证舒适度的基础上应用节能技术。在设计中不能单纯考虑绿色技术,还需考虑整体的经济性指标。

参考文献:

【1】庄允锋.商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探讨——以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为例【J】.中华民居,2014.

【2】郑双萍等.办公环境中的创意植栽设计及发展前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标签:;  ;  ;  

建筑设计中的CBD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