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 ——基于全球与区域视角的研究

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 ——基于全球与区域视角的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多边方式,形成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合作,从而在中国国内发展、地区整合与全球化进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从中俄印三边战略合作磋商到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一个环绕着中国周边地区的多边合作圈的雏形正在形成。而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和中国的邻国,无论是在双边关系层面还是在全球范围以及地区多边合作框架之内,都成为中国全球和周边外交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拟在中俄双边关系的基础之上,以全球和区域包括次区域为视角,考察中俄在多边框架,包括联合国多边机制以及地区性国际组织和区域多边磋商与合作机制内相互关系的发展,从中探讨全球和区域层面的多边框架内中俄关系的发展空间和局限,包括这种关系发展的动力、各自的利益、立场、政策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对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及其与这些多边国际机制的互动做出判断。 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全文主体由三部分五章组成。 绪论主要是交待中俄关系的研究现状并由此引出本题写作的缘起与对象,以及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论和研究意义等。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中国与俄罗斯”——是一个理论背景性质的铺陈。主要考察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之下中俄两国面临着哪些共同的机遇与挑战,各自的国际利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一系列国际及地区重大问题上二者能否寻得理论上的共识和利益上的一致,进而在这些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战略磋商与协作。而这又与中俄两国对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看法、立场以及所承担的责任不无相关。 第二部分为全球层面的一个考察对象即第二章——“联合国多边机制:全球层面中俄关系发展的体系框架”。冷战结束以后,中俄两国在联合国机制内的多个领域,诸如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联合国及安理会改革、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合作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方面都开展了广泛的磋商与合作。特别是当下在联合国内外讨论和争论得十分激烈的改革包括安理会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面,参与这一进程的各个成员国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国家的基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中俄关系研究的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视角、对象、意义与逻辑框架
  • 三、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概念、范畴
  •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中国与俄罗斯
  • 一、经济全球化: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世界多极化:中俄在全球和地区层面开展国际合作的领域与影响因素
  • 三、从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到国际秩序联合声明:当代中俄关系的新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联合国多边机制:全球层面中俄关系发展的体系框架
  • 一、中俄在联合国机制内合作的简要背景:联合国维和职能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
  • 二、推动联合国及安理会改革:中俄与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
  • 三、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中俄在联合国内外合作反对恐怖主义
  • 四、从双边到多边:中俄关系与联合国机制的互动
  •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创建区域合作模式的新尝试
  • 一、从“9·11事件”到“颜色革命”:中亚局势的变化与大国关系的调整
  • 二、利益的共性与差异: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中俄关系发展及互动
  • 三、方法、研究与结论:俄罗斯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
  • 四、理解、政策与瞻望:中国和中亚
  • 小结
  • 第四章 朝核六方会谈: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新探索
  • 一、历史断面: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国际背景
  • 二、现实考量:朝核问题与俄罗斯的利益
  • 三、未来视角:俄罗斯与六方会谈的前景
  • 四、后续思考:从“六方机制”到“东亚安全与合作组织模式”?
  • 小结
  • 第五章 中俄印“战略三角”:非结盟战略协作机制的新讨论
  • 一、简单背景:“战略三角”构想的提出与三国学者对话的努力
  • 二、双边关系的演变与三边合作的进展
  • 三、三边能源合作:向实际合作领域的迈进
  • 四、对中俄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
  • 小结
  • 中俄关系的发展空间与局限:代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 ——基于全球与区域视角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