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

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通信网络,其规模迅速扩大,测量网络的各项性能,对于更好的使用和维护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端到端单向时延对于通用业务而言,并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网络性能参数,但对于电力继电保护信号的传输,却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时延要求,体现为时延约束和往返时延的一致性。研究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的测量技术,可为时延敏感业务的网络承载及部署提供质量评价基础。本文围绕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首先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及其引入实时控制业务中的优势;然后介绍了网络测量方面的技术,并对单向时延测量过程中的时钟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外时钟中继的单向时延测量方案。该方案以GPS时钟为外基准时钟源,采用一个称为时钟桥的时钟中继装置实现对操作终端的授时,解决网络两端测量设备时钟不同步的问题。另外,本方法对测量过程中的网络线路中断和网络拥塞问题,采取超时触发机制,对于数据传输错误,采取回退机制,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以所提出的测量方法为基础,本文还进行了测量系统的原型设计。论文分别对时钟桥和操作终端的模块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将各模块的功能具体化。测量系统采用激活机制以避免无效的测量,同时采用事件触发机制获取硬件时间戳,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论文还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给出了时钟桥和操作终端的工作处理流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实时控制业务的传输质量需求
  • 2.1 光传输网技术的简要发展历程
  • 2.2 ASON技术介绍
  • 2.2.1 ASON的体系结构
  • 2.2.2 ASON的功能平面
  • 2.2.3 ASON的控制信令协议及生存性技术
  • 2.3 ASON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 2.3.1 ASON技术的优点
  • 2.3.2 电力通信引入ASON的优势
  • 2.4 电力通信对传输质量的需求
  • 2.4.1 业务通道端到端传输时延要求
  • 2.4.2 继电保护业务的双向时延对称性要求
  • 第三章 通信网端到端时延测量技术
  • 3.1 网络测量技术概述
  • 3.1.1 网络测量技术现状
  • 3.1.2 传输路径结构
  • 3.1.3 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的重要性
  • 3.2 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
  • 3.2.1 端到端单向时延的特点
  • 3.2.2 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方法
  • 3.2.3 单向时延测量的关键性技术
  • 3.2.4 网络时间同步技术
  • 3.3 ASON端到端时延测量技术
  • 3.3.1 端到端时延测量方法
  • 3.3.2 单向时延测量的技术问题
  • 第四章 基于外时钟中继同步的单向时延测量方法
  • 4.1 单向时延测量的技术需求
  • 4.2 单向时延测量方法的总体设计
  • 4.2.1 测量方法的应用分析
  • 4.2.2 整体测量过程
  • 4.3 时钟同步方法的设计
  • 4.3.1 基准外时钟的选取
  • 4.3.2 时钟中继方式
  • 4.3.3 时钟桥与操作终端的时钟同步
  • 4.4 单向时延测量方法的设计
  • 4.4.1 测量方法的设计
  • 4.4.2 测量过程的描述
  • 4.5 测量过程中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
  • 第五章 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系统的原型设计
  • 5.1 测量系统设计概述
  • 5.2 时钟桥原型设计方案
  • 5.2.1 组成模块设计
  • 5.2.2 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设计
  • 5.3 操作终端原型设计方案
  • 5.3.1 组成模块设计
  • 5.3.2 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缩略语
  • 相关论文文献

    • [1].舍不得星星(二)[J]. 花火 2018(22)
    • [2].基于大数据的5G时延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J]. 通讯世界 2020(05)
    • [3].5G低时延技术的应用浅析[J]. 移动通信 2017(09)
    • [4].仿生时延放大系统的设计及特性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06)
    • [5].低时延光传送网实现方案[J]. 电信科学 2016(S1)
    • [6].车联网场景中时延受限内容传输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03)
    • [7].考虑感染时延的局域世界复杂网络上疾病传播行为[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8].高精度帧时延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 光通信技术 2016(01)
    • [9].3G时延优化专题[J]. 信息化建设 2016(03)
    • [10].基于改进的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6(08)
    • [11].虚拟环境中的计算时延[J]. 测控技术 2009(02)
    • [1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时延分析[J]. 电信快报 2016(12)
    • [13].装备时延校准及监控技术研究[J]. 宇航计测技术 2015(06)
    • [14].卡尔曼滤波在光纤授时时延测量中的应用[J]. 光通信技术 2016(06)
    • [15].基于初始缓冲时延的观看视频体验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4)
    • [16].区间化时变时延的网络化切换系统建模与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7)
    • [17].基于爱立信MSC-SERVER CSFB时延优化策略研究[J]. 信息通信 2016(09)
    • [18].谐波电流时延补偿控制的系统稳定性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 2015(04)
    • [19].呼叫接续时延优化分析[J]. 电脑与电信 2015(06)
    • [20].随机长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稳定与镇定仿真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4(03)
    • [21].Iub口时延对HSUPA业务的影响分析[J]. 无线互联科技 2014(03)
    • [22].网络链路时延统计量的层析成像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03)
    • [23].时变时延无线网络控制器设计[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04)
    • [24].TDMA微波系统的一种自动时延调整技术[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2(06)
    • [25].内容计费实时系统中一种提供比例时延区分的概率调度算法[J]. 通信学报 2009(01)
    • [26].网络时延对数据中心布局的影响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20(01)
    • [27].无线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关键设计分析与挑战[J]. 通信学报 2020(08)
    • [28].基于大气激光通信的时延测量系统设计[J]. 光通信技术 2017(02)
    • [29].基于时延预测的VoIP抖动缓冲控制算法[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4(06)
    • [30].语音接续时延优化新方法研究[J]. 电子世界 2014(12)

    标签:;  ;  ;  ;  ;  ;  

    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