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诽官案实证考察

中国大陆诽官案实证考察

论文摘要

近年来全国发生了许多起公民针对政府及政府官员进行“诽谤”的案件,其“涉嫌诽谤”政府及政府官员的行为大多以“诽谤罪”定罪或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其中不少诽谤政府案件被媒体详细报道,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一系列涉嫌诽谤政府官员的案件引起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双方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有被强大的公权力机关侵犯的嫌疑。面对被权力压制的危险,切实保护好公民的权利迫在眉睫。继国家公安部发布《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的文件,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做出解释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诽谤案件,受理的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属于公诉情形并有逮捕必要的,在做出批捕决定之前应报上一级院审批。”最高人检察院要求把握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能将对个别干部的批评甚至过激言论视为诽谤犯罪,旨在改变滥用诽谤入罪的现状。然而公民在言论表达和批评举报政府行为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以“诽谤”入罪的可能性,该类案件仍在持续发生。因此,对于“诽官”类案件,我们不仅要从制度层面上设置严格的处理标准,并且将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出来,还要结合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对该类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不仅是对“诽官”类案件进行研究和反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衍射我国“涉官”类案件(如“敲诈政府罪”等)的特点,进而探讨如何在我国大陆的政治环境下划分自由与权利的界限,在保障和完善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营造宽容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1996-2010年我国大陆诽官案件概览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案件数量统计
  • 2.3 数据分析
  • 2.3.1 案发数量趋势
  • 2.3.2 社会关注及研究价值
  • 第3章 诽官案中涉嫌被诽谤对象的数据与分析
  • 3.1 被诽谤人职务的统计
  • 3.1.1 被诽谤人职务的区分
  • 3.1.2 被诽谤人不同职务所占比例分析
  • 3.2 对被诽谤人职务特征的简要评析
  • 3.2.1 基层公权力部门与公民的力量不平衡
  • 3.2.2 基层公权力部门与公民的信息不对称
  • 3.3 诽谤内容统计
  • 3.3.1 诽谤内容的区分
  • 3.3.2 诽谤内容的细项比较
  • 3.4 对诽谤内容的分析
  • 3.4.1 针对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
  • 3.4.2 针对政府官员的职务行为
  • 第4章 诽官案中涉嫌诽谤人的数据与分析
  • 4.1 诽官案中所采取的诽谤方式的统计
  • 4.1.1 诽谤方式
  • 4.1.2 近十五年诽谤方式的变化与比较
  • 4.2 对诽谤方式的简要评析
  • 4.2.1 传播学视角看我国的网络表达
  • 4.2.2 我国大陆的网络空间蕴藏的自由价值
  • 4.3 诽谤人案前曾经上访或举报情况统计
  • 4.4 公民行使宪法权利受阻的简要评析
  • 4.4.1 宪法规定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和批评、建议的权利
  • 4.4.2 公民对言论表达方式的选择倾向性明显
  • 4.4.3 宪法权利保护不到位引发的寒蝉效应
  • 第5章 诽官案法律适用的数据与分析
  • 5.1 所采取法律措施统计
  • 5.1.1 所采取法律措施的种类列举
  • 5.1.2 统计数据
  • 5.2 个案比较与分析
  • 5.2.1 具体个案中采取法律措施的比较分析
  • 5.2.2 对采取法律措施程序的限制与完善
  • 5.3 诽官案件处理结果统计
  • 5.3.1 数据统计
  • 5.3.2 涉嫌诽谤人对撤案撤诉以及国家赔偿的态度
  • 5.4 简要评析
  • 5.4.1 多元化监督下的治本之策
  • 5.4.2 宪法权利受到公民重视
  • 第6章 反思与展望
  • 6.1 公共官员应被区别对待
  • 6.2 认真对待宪法权利
  • 6.3 营造宽容的社会政治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大陆诽官案实证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