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腙类配体及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苯腙类配体及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论文摘要

金属有机化学是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在材料科学、有机合成、催化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本论文是基于合成出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用于催化烯烃聚合反应。根据这一思想,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含氮配体,包括苯腙类化合物,氮杂烯丙基类配体,并在此基础上来合成一系列金属有机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测定和表征。论文以上述为研究背景,进行了相关的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针对含氮配体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以及相应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以苯肼和一系列芳香醛、酮合成出苯腙类化合物,作为合成一类新的金属化合物的配体所使用。通过对以上合成出的苯腙化合物经过修饰,引入二甲基胺基硅桥或三甲基氯硅烷形成新型的含氮配体,然后通过NMR、X-Ray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用来作为配体和一系列金属盐进行反应。第三章:将上一章合成的苯腙类配体与一系列的无水过渡金属盐进行反应,合成出苯腙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利用苯腙化合物2-3和氯化锌进行反应,得到有机锌化合物[ZnCl2(C12H11N3)2]3a,利用X-ray,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合成出的新型氮杂烯丙基锂盐2e和无水金属盐反应,制备相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烯烃的聚合反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含氮配体金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脒基金属化合物
  • 1.3.2. 氮杂烯丙基金属化合物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腙类配体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本章设计思路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苯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图2.3)
  • 2.2.2 新型的含氮配体的合成(图2.3)
  • 2.3 化合物的光谱及结构特征分析
  • 1H-NMR数据分析'>2.3.1 主要化合物的1H-NMR数据分析
  • 2.3.2 化合物2b的晶体结构数据的分析
  • 2.4 实验部分
  • 2.4.1 原料和试剂的纯化
  • 2.4.2 分析仪器及实验条件
  • 2.4.3 化合物2-1的制备
  • 2.4.4 化合物2-2的制备
  • 2.4.5 化合物2-3的制备
  • 2.4.6 化合物2b的制备
  • 2.4.7 化合物2-4的制备
  • 2.4.8 化合物2-5的制备
  • 2.4.9 化合物2d的制备
  • 2.4.10 化合物2e的制备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苯腙类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本章设计思路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苯腙类金属化合物的合成
  • 2(C12H11N3))2]3a的合成(图3.4)'>3.2.2 有机锌化合物[ZnCl2(C12H11N3))2]3a的合成(图3.4)
  • 3.2.3 新型氮杂烯丙基金属锆化合物的合成(图3.5)
  • 3.3 化合物的光谱表征及结构特征
  • 1H-NMR数据分析'>3.3.1 化合物3a的1H-NMR数据分析
  • 3.3.2 化合物3a的晶体结构数据分析
  • 3.4 实验部分
  • 3.4.1 有机锌化合物3a的制备
  • 3.4.2 新型氮杂烯丙基锆金属化合物3b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钌(Ⅱ)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0(02)
    • [2].锕系端基亚胺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3(04)
    • [3].对合成催化剂配体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J]. 云南化工 2017(08)
    • [4].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技术[J]. 山东化工 2014(01)
    • [5].具有离域π键的脒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 长治学院学报 2008(02)
    • [6].浅谈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载体[J]. 价值工程 2011(08)
    • [7].合成催化剂配体的金属有机化合物[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0)
    • [8].金属有机化学课程中导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J]. 广州化工 2016(07)
    • [9].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应用[J]. 新疆有色金属 2009(04)
    • [10].协同效应: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及Lewis酸促进的金属有机化学反应[J].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10)
    • [11].具有光热性能的碳龙配合物材料(英文)[J]. 有机化学 2019(06)
    • [12].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对星型聚叠氮缩水甘油醚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J]. 火炸药学报 2013(01)
    • [13].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铱薄膜的研究[J]. 稀有金属 2009(02)
    • [14].异戊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加成的区域选择性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1)
    • [15].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初探[J]. 明日风尚 2018(02)
    • [16].针对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进展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3)
    • [17].介孔分子筛表面功能化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2011(11)
    • [18].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08)
    • [19].金属有机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J]. 西部皮革 2017(18)
    • [20].聚合物限域金属有机化合物自组装构筑高效多孔多元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8(10)
    • [21].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探微[J]. 科技风 2014(14)
    • [22].金属有机化合物用于吸附有害金属的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16(04)
    • [23].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验试题[J]. 化学教育 2013(05)
    • [24].手性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7(05)
    • [25].浅谈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应用[J]. 化工管理 2015(06)
    • [26].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应用及发展[J]. 才智 2013(12)
    • [27].浅谈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J]. 饮食科学 2017(24)
    • [28].CVD技术的应用与进展[J]. 热处理 2009(04)
    • [29].含硫碳硼烷配位的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其合成[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30].研究与述评[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1(04)

    标签:;  ;  ;  ;  

    苯腙类配体及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