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 ——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 ——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论文摘要

“凝视”一词在文中指视觉隐喻,其内涵富有启发性,它使我们对华兹华斯的诗的本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选题研究的是华兹华斯的自然观,而“凝视”是诗人面对自然时的一种姿态,它是诗人思索自然、感悟自然的方式。选题首先概括性地梳理了国内外华兹华斯研究的历史。在国外,对华兹华斯的评论最初零星地散见于诗人间的通信中,与华兹华斯同时代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几乎都评论过他,褒贬不一。当时著名的文学评论杂志《爱丁堡评论》对华兹华斯颇有微词。19世纪晚期的诗人兼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华兹华斯对那些失意的人有种安慰的力量。丹麦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在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的英国卷中,称华兹华斯是一位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和印象的意识为己任的作家。20世纪的华兹华斯研究成了各种批评话语的实验场。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文学批评等理论被拿来分析华兹华斯的文本。传统的思想研究和艺术研究也没有销声匿迹。这些批评话语从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视角走近华兹华斯的诗歌世界。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西方经典的抒情诗领域有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彼特拉克,一位是华兹华斯。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的大师级人物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著作《镜与灯》中指出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是表现性的。华兹华斯的著名研究学者杰弗里·哈特曼在《华兹华斯的诗歌1784—1814》一书中指出华兹华斯的诗歌是其意识的反应和表现。就国内研究状况来看,清末民初,西学东渐。1907年鲁迅著有《摩罗诗力说》。文中,鲁迅介绍了拜伦和雪莱,但没有介绍华兹华斯。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有选择介绍代表了鲁迅那一时代的人们的精神追求,即推崇反映反抗精神的作品。这种精神追求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一开始就在中国遭到了冷遇。解放以后至80年代前,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态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当时,中国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评价基本是追随前苏联的,将其划分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两大阵营,这种粗糙的以政治为尺度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英国文学史书中还留下了足迹。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199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王佐良先生的《英国诗史》,书中对华兹华斯进行了高度的评价。21世纪开端,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华兹华斯导读》、《威廉·华兹华斯》等英文原版书。这表明对华兹华斯的研究正在与国际接轨。近20年来各级各类关于华兹华斯研究的期刊论文数以百计,研究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展开。国外20世纪的华兹华斯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创新,而国内自改革开放后,华兹华斯研究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但仍有明显的不足。一是在追随西方理论大潮中的迟滞现象。二是较有特色的比较研究却将其研究始于对比,止于对比,不够深入。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本选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略:在“凝视”这一视觉隐喻的启发下,探索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理论与自然的关系,诠释华兹华斯的艺术世界。华兹华斯的诗歌研究意义深远:第一,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在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第二,只有从哲学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诗人对自然的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走进华兹华斯的诗歌世界。第三,本选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华兹华斯研究提供一个有潜力的视角和研究范例。选题提出并回答六个问题。第一,华兹华斯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第二,华兹华斯的自然观的文化之根是什么?第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如何形成的?第四,华兹华斯从自然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思想?第五,华兹华斯在书写自然表现心灵的感悟时形成什么样的特色?第六,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理论如何与他的自然观相联?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态度可以称之为“凝视”。“凝视”此处可视为视觉隐喻,其与眼睛相关。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论述过有关视觉隐喻的问题。庞蒂的哲学通常从身体的经验出发,来探讨知觉和被知觉世界之间的关系。他的著作《眼与心》就以现象学的思想方式,通过对身体的一部分——眼的观察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建立起身心的联系。凝视具有持续性、变化性、充溢性和创造性。华兹华斯的诗是凝视自然的结晶,他深情地眷恋自然的一草一木,用爱的视线探索宇宙之谜。他也将自己投身于自然中,在那里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对自然的凝视中,华兹华斯不断地用自己的想象与理想去充实自然、书写心灵的感悟。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深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中。《圣经》的自然观对华兹华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中有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可以被诠释为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被诠释为上帝中心主义,这本身就自相矛盾,然而,这种矛盾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却调和起来。华兹华斯既实现了以人类为中心对自然的利用,又实现了对自然的呵护与爱,如同上帝爱他的造物一般。希腊神话中的万物有灵的思想也影响了华兹华斯。自然之思也是19世纪欧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兴趣。当时,英国的知识阶层普遍认为自然具有教育力量,尤以卢梭为代表。将自然当成良师益友的思想贯穿了华兹华斯的一生。就大众文化方面,19世纪在英国出现了自然崇尚的倾向,欣赏自然风光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和品味。华兹华斯对自然的观念从产生到成熟也是一个从外在世界转向心灵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兹华斯将诗人的主体消融于自然中,又从对自然的感悟中理解了自我的存在。童年时,诗人将对母亲的爱转变成对自然的爱。剑桥的失败使诗人决心通过对自然的解读,来成就自己的诗歌事业。对法国革命失望以后,华兹华斯的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苦难者形象,诗人对他们寄托了温情的人道主义关怀。总之,对自然的凝视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使他洞察了自然的本质,也启发了他对自然的哲思。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的精神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力具有恐惧性,也具有和谐性。敬畏自然的思想是与对自然力的恐惧性的认识相关的。这种自然的恐惧力后来浸透到华兹华斯的诗歌中,以富丽的色彩丰富了他的诗歌内涵和美学特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本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敌对的,而自然也时时刻刻用它的和谐力量来感化人类。华兹华斯还在对自然的观照中,放飞心灵,进行广阔而深远的哲学思考。他对自然的爱中含有一种反异化思想,虽然这种思想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但也足见诗人的远见卓识。华兹华斯通过思索自然,也从人生之谜的重负下解脱出来。自然也净化了诗人的情感,安顿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将他笔下的人物放在自然的背景下,将人生苦难的画面在大自然中展开并在自然中寻找生存的力量。书写自然就是在书写心灵,这也决定了华兹华斯诗歌的两种主要特征:一是诗人主体的在场,二是疑问式的模式。华兹华斯是一位自我中心的诗人,他总是或远或近地将自我的主体置于所描绘的自然的背景下。凝视也体现为一种专注力,它会刺激人去寻找事物的来龙去脉。苏珊·沃夫森认为浪漫主义的文本表现出一种对事物可能性的玩弄,这也就是疑问性的模式的特征。诗人在这样的疑问中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然。华兹华斯的诗学与他的自然观念也不可分割。他从最接近自然的平凡生活中,寻找诗的素材。为了使这种素材得到恰当的表现,华兹华斯也确定了自己朴素清新的语言风格。华兹华斯强调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这种情感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强烈的情感从产生到流露经历的是一个认识过程,回忆是一种对情感的反思,只有在这种反思中,才可以产生诗的精华。此外,华兹华斯心目中的自然概念的内涵并不只局限于山水田园中,他的视线也向人工的造物延伸,人工的造物如果与自然和谐,也同样可以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本文综合运用西方现代哲学理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以文本分析为基础,对华兹华期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离不开自然,自然观不仅是他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诗人诗歌艺术世界的灵魂。对华兹华斯来说,自然是力量之源,诗人正是在对自然的凝视中,思索自然、叩问自然,并因此书写了自己的心灵,建构了自己的诗歌艺术,华兹华斯的诗是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视觉隐喻视域下的自然凝视
  • 第一节 作为视觉隐喻的“凝视”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自然凝视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自然观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圣经》中的自然观
  • 第二节 希腊神话中的万物有灵思想
  • 第三节 大众文化中的自然崇拜
  • 第四节 自然教化思想
  • 第三章 华兹华斯自然观形成的过程
  • 第一节 自然之恋与母亲的隐喻
  • 第二节 对生命价值的心灵沉思
  • 第三节 理想幻灭后的自然回归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哲思
  • 第一节 自然力的恐惧性与和谐性
  • 第二节 空间转换中人的异化
  • 第三节 走出“黑暗的甬道”
  • 第四节 自然中的情感净化与心灵安顿
  • 第五章 华兹华斯自然书写的特征
  • 第一节 诗人主体在场的心灵表白
  • 第二节 疑问模式中的心灵叩问
  • 第六章 自然观与华兹华斯的诗学原理
  • 第一节 对自然的神秘与诗情的追问
  • 第二节 让视线穿过语言的迷雾
  • 第三节 情感反刍中的诗思酝酿
  • 第四节 对自然概念内涵的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A Brief Analysis of Daffodils by William Wordsworth[J]. 校园英语 2016(34)
    • [2].Imagery Analysis on Wordsworth's the Daffodils[J]. 海外英语 2020(09)
    • [3].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iterary Theory of William Wordsworth[J]. 海外英语 2019(16)
    • [4].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Wordsworth's View of Nature[J]. 海外英语 2016(18)
    • [5].An Ecological Reading on Selected Poems of William Wordsworth[J]. 海外英语 2015(19)
    • [6].A Research on Wordsworth's Poems——The Personality of Nature[J]. 海外英语 2015(13)
    • [7].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o Yuanming and William Wordsworth[J]. 校园英语 2018(43)
    • [8].Platonism in 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J]. 校园英语 2016(32)
    • [9].The Explor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Wordsworth's View on Nature[J]. 校园英语 2016(09)
    • [10].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in Three Poems by Wordsworth[J]. 校园英语 2012(07)
    • [11].Aristotelian Wordsworth[J].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0(01)
    • [12].On William Wordsworth's Conception of Nature[J]. 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1(05)
    • [13].Harmony in Nature and Humanity——Appreciation of Wordsworth's poem The Solitary Reaper[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5)
    • [14].A Stylistic Appreci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The Solitary Reaper[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04)
    • [15].Plain Language,But Great Soul——An understanding of Wordsworth and His Nature Poems[J]. 成功(教育) 2011(08)
    • [16].From the Analysis of Daffodils,Studies are on William Wordsworth's Sense of Loneliness and Solitude[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9)
    • [17].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J]. 校园英语 2018(42)
    • [18].William Wordsworth and The Daffodils[J]. 海外英语 2014(05)
    • [19].A Brief Study of Wordsworth's Romantic Poetry in Light of Ecocriticism[J]. 海外英语 2014(20)
    • [20].Wordsworth and Nature[J]. 海外英语 2013(02)
    • [21].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Poem "My Heart Leaps Up"[J]. 海外英语 2011(11)
    • [22].Nature's Influence on Children: Wordsworth's Concern with Children's Mind[J]. 海外英语 2010(08)
    • [23].Wordsworth's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Nature[J]. 海外英语 2010(12)
    • [24].Different Nature in the Eyes of Wordsworth and Keats——Through Comparing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and To Autumn[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6)
    • [25].Dualism in Wordsworth's 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J]. 海外英语 2014(17)
    • [26].View of Happiness in We Are Seven[J]. 海外英语 2017(10)
    • [2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Nature in Wordsworth's poetry[J]. 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2(03)
    • [28].William Blake:London VS William Wordsworth:London,1802[J]. 海外英语 2013(14)
    • [29].跟踪导练(二)[J]. 时代英语(高三) 2015(05)
    • [30].Wordsworthian Ecology[J]. 海外英语 2014(11)

    标签:;  ;  ;  ;  

    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 ——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