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深静脉血栓预测指标的筛选及抗补体对创伤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创伤性深静脉血栓预测指标的筛选及抗补体对创伤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一大鼠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清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肢体创伤大鼠血清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大鼠肢体创伤后血栓形成组和无血栓组两组血清中蛋白组的变化情况,寻找早期能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清标志物。方法构建SD大鼠下肢创伤实验动物模型,收集血标本,纯化血清蛋白,进行双向电泳,采用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使用图谱分析比对软件检测,并采用质谱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共有13个差异蛋白点被成功鉴定,质谱测序结果显示,这13个点对应7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12个蛋白点在血栓组大鼠血清中表达量上调,1个蛋白点在无血栓组表达上调,它们分别是complement factor B、retinol-binding protein、glutathione peroxidase 3 precursor、complement component 4a,alpha-2u globulin precursor、Chain A, Rat Transthyretin, complement component C3。结论: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血清蛋白,血栓组相对于无血栓组血清存在差异蛋白,这项技术为寻找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血清标志物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初步认为血栓组上调表达的补体多个成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促凝作用。二眼镜蛇毒因子消耗补体对创伤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利用眼镜蛇毒因子抑制补体效应,观察肢体创伤的大鼠注射眼镜蛇毒因子后大鼠凝血指标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下肢创伤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眼镜蛇毒因子组(CVF组)和对照组,CVF组以不同时间点注射稀释的眼镜蛇毒因子,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液,然后麻醉状态下,两组分不同时间点采血,120小时后,测定各时间段血清补体的总活性变化及120h大鼠凝血指标的变化,另解剖所有造模大鼠股静脉,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CVF组血清补体活性迅速被抑制到正常水平10%以下,观察时间内波动不大,对照组补体活性保持在90%以上,无明显波动。CVF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有明显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变化不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F组血栓发生率为20%,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补体进行消耗抑制,能改善创伤后大鼠高凝状态,有效降低大鼠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大鼠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清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眼镜蛇毒因子消耗补体对创伤大鼠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创伤性深静脉血栓预测指标的筛选及抗补体对创伤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