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大豆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效果的试验研究

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大豆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效果的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东北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旱突出等问题,因地制宜选取了“机械化暗式坐水播种技术(Z)、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B)、机械化垄向区田保水技术(Q)、振动深松蓄水保墒技术(S)”等四种较为成熟的单项农业节水抗旱、蓄水保墒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机集成,形成了三种技术集成模式。即:模式一:机械化暗式坐水播种技术+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机械化垄向区田保水技术(ZBQ);模式二:机械化暗式坐水播种技术+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振动深松蓄水保墒技术(ZBS);模式三:机械化暗式坐水播种技术+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机械化垄向区田保水技术+振动深松蓄水保墒技术(ZBQS)。2005年,在国家863农业节水项目试验基地——黑龙江省甘南县东兴村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节水抗旱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产量、生物性状指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等)、生育期耗水量、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地上部分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并对不同模式进行了经济分析与评价,提出了适合于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的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单项技术的有机集成可实现优势互补,能够很好地解决本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各单项技术看,坐水播种与苗期补水都有明显的抗旱效果,且补水效果优于坐水效果。而垄向区田和振动深松技术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天然降水被拦蓄,这部分水分就地入渗,蓄积在大豆根区的土壤中,可供大豆利用的水分增多,使较多的水分参与作物生理过程,即大豆消耗的水分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各种技术集成模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大豆的产量、生物性状指标、耗水量、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地上部分水分利用效率、产值等。三种模式平均增产3.59~17.70%,产值增幅在10.05~36.75%。各种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生物性状指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讲,变化趋势是相同的:随着坐、补水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各种技术集成模式的大豆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上部分水分利用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模式一、二大豆籽粒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不明显,模式三大豆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9.35%;地上部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8.29~63.35%。对各种技术集成模式进行整体、多重比较,综合分析,各指标由高到低分别为:模式三处理6、模式三处理5、模式一处理6、模式二处理6、模式一处理5、模式三处理3、模式一处理4、模式三处理4、模式三处理1、模式三处理2、模式二处理4、ZB处理6、模式一处理3、模式二处理5、模式二处理3、ZB处理5、模式一处理2、模式一处理1、ZB处理4、模式二处理2、模式二处理1、ZB处理3、ZB处理2、ZB处理1。在2005年实际条件下,最佳技术集成模式为“垄向区田+振动深松+坐水(120m3/hm2)+补水(120m3/hm2)”。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动态及前景
  • 1.3.1 研究动态
  • 1.3.2 研究前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方案及供试品种
  • 2.2.1 206设计X表
  • 2.2.2 因素水平编码表
  • 2.2.3 实施方案
  • 2.3 深松、垄向区田筑挡、播种及收获时间
  • 2.4 试验观测指标及方法
  • 2.4.1 试验观测指标
  • 2.4.2 各指标观测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1.1 模式一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1.2 模式二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1.3 模式三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生物性状的影响
  • 3.2.1 模式一对大豆生物性状的影响
  • 3.2.2 模式二对大豆生物性状的影响
  • 3.2.3 模式三对大豆生物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1 模式一对大豆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模式二对大豆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3 模式三对大豆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经济分析
  • 3.4.1 模式一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经济分析
  • 3.4.2 模式二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经济分析
  • 3.4.3 模式三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经济分析
  • 3.5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评价分析
  • 3.5.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 3.5.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 3.5.3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
  • 3.5.4 不同技术集成模式评价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大豆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效果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