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2+,Dy3+共掺杂12CaO·7Al2O3粉体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Eu2+,Dy3+共掺杂12CaO·7Al2O3粉体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的蓝色长余辉磷光体材料,即Eu2+,Dy3+共掺杂的12CaO·7Al2O3:Eu2+,Dy3+(C12A7:Eu2+,Dy3+)粉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热释发光(TL)和光激励发光(PSL)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已经获得具有笼状结构的单相C12A7粉末,同时Eu2+,Dy3+可能掺入到晶体格位。当用紫外光照射C12A7:Eu2+,Dy3+样品时,会有很强的蓝色光发射。激发光谱从200 nm到400 nm呈现两个宽带,激发峰位置分别位于254 nm和325 nm。发射光谱也是一个宽带,且发射峰位于444 nm左右,来自于Eu2+的4f65d1-4f7的发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呈现出宽带,是由于Eu2+的5d能级极易受晶体场的影响而发生劈裂。紫外线停止照射后,在黑暗的环境中可用肉眼观察到明显的蓝色长余辉发光现象。余辉衰减曲线由一个快过程和慢过程组成,表明C12A7:Eu2+,Dy3+中存在许多浅、深陷阱。长余辉性能随着Dy3+浓度的增加而改善。长余辉机理可能和电子(空穴)的俘获然后再缓慢热释放有关。通过研究TL得到两个深陷阱的激活能分别是0.48 ev和0.87 ev,动力学阶数是2。C12A7:Eu2+,Dy3+粉末样品用紫外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停止激发,过一段时间后,用980nm的红外光去照射,会有强烈的光激励发光(PSL)出现。当红外光停止激励, PSL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可以持续几秒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电子(空穴)的再俘获过程。在室温下,C12A7:0.5at%Eu2+,2at%Dy3+样品中储存的信息可以保存二十个小时以上。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C12A7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适合Eu2+,Dy3+共掺杂的基质材料,其很强的蓝色长余辉和光激励发光,表明C12A7:Eu2+,Dy3+可用于应急照明、光信息存储等领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基本理论
  • 1.1.1 余辉
  • 1.1.2 长余辉机理
  • 1.1.3 二价铕离子的激发态理论
  • 1.1.4 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2O3(C12A7)的基本性质、发光研究进展'>1.2 12CaO·7Al2O3(C12A7)的基本性质、发光研究进展
  • 2O3(C12A7)的基本性质'>1.2.1 12CaO·7Al2O3(C12A7)的基本性质
  • 1.2.2 C12A7 在发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1.1 燃烧法
  • 2.1.2 高温固相法
  • 2.1.3 化学沉淀法
  •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谱
  • 2.2.2 激发光谱
  • 2.2.3 发射光谱
  • 2.2.4 余辉衰减
  • 2.2.5 热释发光
  • 2.2.6 光激励发光
  • 第三章 C12A7和C12A7:Eu,Dy粉末样品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3.1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
  • 3.1.1 主要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C12A7 粉末样品的制备
  • 3.2.1 C12A7 粉末样品的制备
  • 3.2.2 Eu、Dy 共掺杂C12A7 粉末样品的制备
  • 3.3 C12A7 粉末样品的结构表征
  • 3.3.1 C12A7 粉末样品的XRD 分析
  • 3.3.2 Eu,Dy 共掺杂C12A7 粉末的XRD 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2+,Dy3+粉体的光学特性研究'>第四章 C12A7:Eu2+,Dy3+粉体的光学特性研究
  • 4.1 实验仪器
  • 2+,Dy3+粉末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4.2 C12A7:Eu2+,Dy3+粉末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 4.3 余辉衰减曲线
  • 4.4 热释发光(TL)
  • 4.5 光激励发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申请专利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N、S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基于硼氮共掺杂荧光碳点定量分析吡罗昔康[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Y~(3+)、F~-共掺杂钒酸锂材料的电化学及存放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1(S1)
    • [4].氮氟共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核黄素检测中的应用[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6)
    • [5].硼碘共掺杂氮化碳的制备及光解水制氢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07)
    • [6].硼氮共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特性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1(09)
    • [7].氧空位和B离子共掺杂TiO_2催化性能的研究[J]. 材料保护 2016(S1)
    • [8].一种氮、铋共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J]. 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 2013(08)
    • [9].钒氮共掺杂TiO_2降解亚甲基蓝影响因素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0].C、N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 广州化学 2020(05)
    • [11].钨、氮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 化工科技 2011(06)
    • [12].铈碳共掺杂TiO_2脱除烟气汞的实验研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6(02)
    • [13].铕-银共掺杂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稀土 2014(04)
    • [14].钒-氮共掺杂碳基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氮还原电催化性能[J]. 应用化学 2020(08)
    • [15].反应温度对共掺杂聚苯胺性能的影响及电化学特性[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04)
    • [16].镱铝共掺杂氧化锆电解质材料制备与性能[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17].P、V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4(02)
    • [18].镧、铒共掺杂压敏漆的制备及荧光特性[J]. 中国稀土学报 2011(06)
    • [19].氮铈共掺杂介孔TiO_2的制备及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造纸 2010(02)
    • [20].N、F共掺杂TiO_2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酸催化水解法制备及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11)
    • [21].快速溶胶凝胶法合成氮锌共掺杂介孔TiO_2(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S1)
    • [22].锌锰共掺杂铁酸铋磁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16(09)
    • [23].钒-氮共掺杂TiO_2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J]. 环境化学 2013(06)
    • [24].银和氮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5].铜、锌共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J]. 硅酸盐通报 2015(04)
    • [26].负载型共掺杂TiO_2对城市废水的日光降解作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7].铁氮共掺杂制备TiO_2及其蓝光下的光催化性能[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0(06)
    • [28].铍、氮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04)
    • [29].铕、铈、银共掺杂沸石粉体的制备与荧光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4(10)
    • [30].硫与铁共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 2008(09)

    标签:;  ;  ;  

    Eu2+,Dy3+共掺杂12CaO·7Al2O3粉体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