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外侧膝状体变化研究

实验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外侧膝状体变化研究

论文题目: 实验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外侧膝状体变化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眼科学

作者: 戴毅

导师: 孙兴怀,郭文毅,莫晓芬

关键词: 外侧膝状体,视神经损伤,青光眼,猕猴,大鼠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针对视神经遭受各种损伤后视网膜层面发生的相关变化及其机制,以及有关视神经保护、再生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于各类视神经损伤后,中枢视觉通路靶神经元的变化目前所知较少。本课题从中枢视觉系统着手,通过建立大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和猕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研究在视神经损伤后不同阶段,外侧膝状体的变化特点与机制,以期对视神经损伤后视觉通路的变化与转归过程有更深的了解,为进一步的视觉功能修复或重建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第一部分 大鼠视神经夹伤后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早期变化 采用70g压力的显微无创血管钳夹持SD雄性大鼠右侧视神经30s,分别于损伤后2h、1d、3d、7d和14d,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外侧膝状体和视网膜中的c-Jun和c-Fos的蛋白定位及表达量,进而用特异性神经元标记抗体NeuN或calbindin D-28k在外侧膝状体行荧光双标,在视网膜用c-Jun、NeuN抗体与荧光核酸染料TOTO-3行荧光三标。 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右眼视神经钳夹伤后,损伤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NeuN阳性细胞数量在损伤后7d出现减少,14d时减少达49%。损伤眼视网膜未见c-Fos阳性细胞。c-Jun阳性细胞仅出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NeuN阳性细胞的胞核中,在2h时已出现,3d时最多,7d时减少,14d时仍有少量。 双侧外侧膝状体NeuN阳性细胞密度在损伤后各时间点未观察到明显减少。损伤眼同侧的外侧膝状体腹侧核内侧核团和中间核可见c-fos阳性细胞,损伤后2h开始出现,1d时达到高峰,7d时明显减少,14d仍有少量。外侧膝状体的背侧核及对照组未见c-Fos阳性细胞。Calbindin D-28k阳性细胞主要出现在外侧膝状体的腹侧核内侧核团和中间核内。75%~83%的c-Fos都出现在calbindin D-28k阳性细胞的胞核中。在损伤眼双侧的外侧膝状体的三个核团均见c-Jun阳性细胞,表达规律与c-Fos相似。C-Jun/NeuN双标细胞占c-Jun阳性细胞的比例在损伤后各时间点均大于90%。 本部分的研究发现大鼠视神经钳夹伤诱导了即早基因c-Fos和c-Jun在外侧膝状体和视网膜神经元中的表达,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参与了伤害性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大鼠视神经夹伤后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早期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猕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的外侧膝状体变化

第一节:猕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猕猴实验性青光眼晚期外侧膝状体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一:综述

附二:发表文章

附三:所获奖项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视神经减压术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观察[D]. 张红萍.山东大学2005
  • [2].猫急慢性视神经损伤病理机制的探讨[D]. 于峰.第二军医大学2005
  • [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 柳浩然.中南大学2006
  • [4].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NgR~(DN)基因促进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D]. 苏颖.暨南大学2006
  • [5].急慢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初级视皮层变化实验研究[D]. 陈倩.复旦大学2006
  • [6].TLR4及其信号通道在小鼠视神经损伤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郑政.第三军医大学2012
  • [7].慢病毒介导GAP-4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 朱奇.吉林大学2014
  • [8].Rho激酶抑制剂对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于江龙.新疆医科大学2015
  • [9].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复光颗粒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D]. 姜玉莹.吉林大学2013
  • [10].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与保护研究[D]. 曾勇.昆明医学院2009

相关论文

  • [1].ET-1诱导的慢性视盘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D]. 葛玲.复旦大学2004
  • [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膜的病理微环境研究[D]. 余晓波.复旦大学2005
  • [3].树突状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作用[D]. 王玉宏.复旦大学2005
  • [4].拉坦前列素酸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CTGF和胶原合成的影响[D]. 王嘉健.复旦大学2005
  • [5].热休克蛋白72对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鲍捷.四川大学2005
  • [6].猫急慢性视神经损伤病理机制的探讨[D]. 于峰.第二军医大学2005
  • [7].青光眼视盘影像检查和视神经损伤的基因调控及银杏提取液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D]. 夏翠然.首都医科大学2002
  • [8].眼压升高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段晓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9].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 柳浩然.中南大学2006
  • [10].急慢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初级视皮层变化实验研究[D]. 陈倩.复旦大学2006

标签:;  ;  ;  ;  ;  

实验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外侧膝状体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