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与选择

公平与效率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与选择

论文摘要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认识和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第一部分对公平与效率的历史审视,详细地论述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提出对公平的理解不仅要有经济学意义,更要有社会学意义;效率应分为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应服从宏观效率;总结了有关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主要论点和马克思主义对公平效率问题的主要思想,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当代中国有关公平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评述。通过对建国以来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历史回顾,剖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实践困境与误区,指出当前我国在重视效率建设的同时,对社会公平重视不够,对我国和谐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构建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新型公平与效率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型公平与效率观,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及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科学管理,把“以人为本”和“统筹思想”贯彻其始终,不可偏缺。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道德与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新型的公平与效率观,同时发挥其动力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发挥其稳定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安定有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公平与效率的概述
  • 1.1 公平与效率的一般界说
  • 1.1.1 公平的内涵
  • 1.1.2 效率的内涵
  • 1.2 有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主要论点
  • 1.2.1 历史上有关公平与效率问题论争的几个流派
  • 1.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主要思想
  • 1.3 研究公平与效率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1.3.1 公平与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推动力
  • 1.3.2 公平与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 2 当代中国有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2.1 建国以来对公平与效率认识的历史回顾
  • 2.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阶段认识
  • 2.1.2 改革开放至今的阶段认识
  • 2.2 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实践困境与误区
  • 2.2.1 改革开放前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实践困境与误区
  • 2.2.2 改革开放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实践困境与误区
  • 2.2.3 不公平现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 2.3 对我国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总结与反思
  • 2.3.1 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全面认识
  • 2.3.2 “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现实基础
  • 3 构建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新型公平与效率观
  • 3.1 科学发展观下新型公平与效率观的内容及特点
  • 3.1.1 科学发展观下新型公平与效率观的核心内容
  • 3.1.2 科学发展观下新型公平与效率观的主要特点
  • 3.2 以新型公平与效率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3.2.1 发挥动力机制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机活力
  • 3.2.2 发挥稳定机制促进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
  • 3.3 以体制改革、机制变革实现新型公平与效率观
  • 3.3.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障新型公平与效率
  • 3.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新型公平与效率
  • 3.3.3 健全道德与法律机制维护新型公平与效率
  • 3.3.4 改善社会事业体系促进新型公平与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公平与效率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与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