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晶粒尺寸论文-李萍,周昊

平均晶粒尺寸论文-李萍,周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均晶粒尺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X射线衍射,平均晶粒尺寸,积分宽度法,纳米晶

平均晶粒尺寸论文文献综述

李萍,周昊[1](2019)在《X射线衍射法测定纳米晶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纳米晶纯铝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以完全退火的硅粉末作为标准样品来分离仪器宽化,提出了物理宽化后通过"积分宽度法"计算纳米晶纯铝平均晶粒尺寸的方法。结果表明:试验纯铝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为73.7nm,达到了纳米量级。(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6期)

赵世喆,周宏,佟国栋,李文平,关峰[2](2016)在《AZ31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与单道次轧制变形量之间的量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AZ31平均晶粒尺寸与单道次轧制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引入了形状因子概念,并计算了关于叁者的回归方程,从数学方面分析了β相对AZ31合金变形性能的影响。通过固溶处理去除了β相,得到了AZ31平均晶粒尺寸与变形量之间的准确量化关系,为简化轧制生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陈亚军,周姝,黄彦[3](2015)在《航空金属材料平均晶粒尺寸检测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定更适合我国民航行业的金属材料平均晶粒尺寸的检测标准,从标准评级图、面积法计算公式、断口晶粒尺寸法以及其他影响平均晶粒尺寸精确度的因素4个方面,比较分析ASTM和GB检测标准的主要的差异。结果表明:ASTM和GB的标准评级图相同,但给出的金属材料适用范围、放大倍数换算表格不同,导致评级结果精度差异;面积法中,ASTM标准中的圆形法和矩形法分别有Jeffries,Saltykov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更为科学,而GB使用的测量网格规定和计算公式有待改进;ASTM和GB对于晶粒尺寸等相关概念、检测方法使用规定等方面的表述和理解存在差异,对平均晶粒尺寸的精度存在影响;断口晶粒尺寸法为ASTM独有。在制定我国民航行业的金属材料平均晶粒尺寸检测标准时,相比GB/T 6394——2002,ASTM E112——2012标准更加详细、规范,实用性高,更符合我国民航行业行情。(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5年06期)

马世伟,袁康[4](2010)在《SUS306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的超声无损检测及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过高温热处理的SUS306不锈钢模拟试样进行接触型脉冲反射法高频超声检测实验,对获得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研究衰减系数、速度、底面反射波峰值频率、背散射波强度等超声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这些参数与被测材料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对利用超声脉冲反射技术进行材料热疲劳损伤进展的无损检测与评价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王英龙,张恒生,褚立志,丁学成,傅广生[5](2008)在《环境气体对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激光烧蚀装置,在不同环境气体下,沉积制备了含有纳米Si晶粒的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对晶粒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气体下,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均随衬底与靶的距离增加有着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同等条件下Ne气环境下制备的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最小。(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08年10期)

许云波,邓天勇,于永梅,王国栋[6](2007)在《X70管线钢热连轧过程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平均流变应力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动态、亚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的基础上,建立了X70管线钢的物理冶金模型,并应用于板带钢热连轧过程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流变应力的预测。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温度和压下条件下,应变累积可导致在精轧过程出现动态+亚动态再结晶行为,促进奥氏体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终轧温度的降低可引起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和残余应变的显着提高。建立了考虑晶粒尺寸和残余应变影响的平均流变应力(MFS)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大大提高了热连轧过程MFS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07年11期)

郭永恒[7](2006)在《煅后石油焦平均晶粒尺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衍射仪精确测定煅后石油焦(002)晶面的衍射峰,通过对于衍射峰的精确计算煅后石油焦平均晶粒尺寸。测定了一些样品晶粒尺寸,研究了晶粒尺寸与其它性能的关系,进而反映煅后石油焦平均晶粒尺寸在质量评价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6年18期)

张洪达,马世伟[8](2006)在《Cr-Mo钢平均晶粒尺寸的超声无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过高温热处理的Cr-Mo钢模拟试样进行了高频超声测试,对获得的底面反射波信号进行了时域分析和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超声波衰减系数、速度、底面反射波频率的变化,并建立了它们与试样平均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对利用超声脉冲反射技术进行材料热疲劳损伤进展的早期评价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王英龙,周阳,褚立志,傅广生,彭英才[9](2005)在《Ar环境气压对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eCl脉冲准分子激光器 ,烧蚀高阻抗单晶Si靶 ,在 1— 5 0 0Pa的Ar气环境下沉积制备了纳米Si薄膜 .x射线衍射谱测量证实 ,纳米Si晶粒已经形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所形成纳米Si薄膜的表面形貌 ,结果表明 ,随着环境气压的增加 ,所形成的纳米Si晶粒的平均尺寸增大 ,气压为 10 0Pa时达到最大值 2 0nm ,而后开始减小 .从晶粒形成动力学角度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刘建路,张其春,林金辉[10](2002)在《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同时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积分宽度法同时确定了纳米CeO_2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率,讨论了使用X射线衍射数据同时计算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方法,以及应用Gaussian/Cauchy型方程进行数据处理的具体细节。研究结果说明,当计算纳米微晶的晶格畸变时,现有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可能使计算出来的晶格畸变值严重失实。(本文来源于《现代技术陶瓷》期刊2002年01期)

平均晶粒尺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AZ31平均晶粒尺寸与单道次轧制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引入了形状因子概念,并计算了关于叁者的回归方程,从数学方面分析了β相对AZ31合金变形性能的影响。通过固溶处理去除了β相,得到了AZ31平均晶粒尺寸与变形量之间的准确量化关系,为简化轧制生产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均晶粒尺寸论文参考文献

[1].李萍,周昊.X射线衍射法测定纳米晶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2].赵世喆,周宏,佟国栋,李文平,关峰.AZ31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与单道次轧制变形量之间的量化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3].陈亚军,周姝,黄彦.航空金属材料平均晶粒尺寸检测标准研究[J].中国测试.2015

[4].马世伟,袁康.SUS306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的超声无损检测及其评价[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王英龙,张恒生,褚立志,丁学成,傅广生.环境气体对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8

[6].许云波,邓天勇,于永梅,王国栋.X70管线钢热连轧过程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平均流变应力的预测[J].钢铁.2007

[7].郭永恒.煅后石油焦平均晶粒尺寸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

[8].张洪达,马世伟.Cr-Mo钢平均晶粒尺寸的超声无损评价[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9].王英龙,周阳,褚立志,傅广生,彭英才.Ar环境气压对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5

[10].刘建路,张其春,林金辉.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同时测定[J].现代技术陶瓷.2002

标签:;  ;  ;  ;  

平均晶粒尺寸论文-李萍,周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