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载药电极对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新型载药电极对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载药电极在离体环境和内耳的药代动学规律;研究该电极对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电生理的影响,评价其对内耳形态学方面的影响。【方法】内参法建立地塞米松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离体药物释放试验采用厚薄两种载有2%地塞米松的硅胶片,以人工外淋巴为释放液,模拟人类内耳液体环境进行半年内定期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度。在体药代动力学试验向豚鼠耳蜗植入载有2%或10%地塞米松的硅胶电极,一周内定期取外淋巴液,同法检测样品内的药物浓度。听觉电生理学研究先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刺激声频率比值f2/f1进行优化,设置检测参数;然后向鼓阶植入空白电极和载有2%地塞米松的电极,检测术后半年内听性脑干反应的阈值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比较两组动物术后听力的变化。组织学研究对术后耳蜗行石蜡切片,H&E、TNF-alpha染色,光镜下评价术后一月耳蜗的形态及特异性染色的强度。【结果】1.本文使用的地塞米松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具有可靠性。离体药物释放试验证明半年内两种厚度的硅胶均能持续释放地塞米松,较厚硅胶所达到的药物浓度稍高于较薄硅胶,两者的释放特点符合零级代代动力学规律和Higuchi释放模式。2.在体药代动力学试验证明,两种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电极在耳蜗的达峰时间均为半小时,随后内耳的药物浓度迅速降低,术后1天至1周的时间内相对稳定。3.听力学研究显示听性脑干反应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组动物在电极植入后一周的时间内以出现全频急性和继发性听力下降;术后一周到半年载药电极组的听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空白电极组的听力恢复不明显;此听力变化尤以8-16kHz为著。4.组织学观察发现电极植入一月后内耳的螺旋器形态较非手术耳差(P = 0.031),鼓阶内出现新生组织。听力较佳耳的螺旋器形态优于听力较差耳,耳蜗第2回的TNF-alpha染色略浅于后者;载药电极组的鼓阶内的新生组织TNF-alpha特异染色的细胞数较空白电极组少,第2回螺旋器及耳蜗外侧壁结构的特异性着色较后者浅。【结论】离体和在体条件下载药硅胶电极的释药性能具有一致性,电极能够持续释放地塞米松,载药量较多的电极在稳定期的药物浓度略高于载药量较少的电极,前者的持续释药时间将长于后者。向耳蜗内植入电极对听力有损伤作用;载有地塞米松的人工耳蜗电极对能促进术后听力的恢复。电极释放的地塞米松能抑制TNF-alpha特异的炎性细胞,减轻内耳术后的炎症反应。

论文目录

  • 目录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载药硅胶电极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摘要
  • Abstract
  • 实验一:载药硅胶系统的离体药代动力学试验
  • 一、材料、仪器与试剂
  • 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实验二:载药电极在豚鼠内耳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一、材料、仪器与试剂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载药电极对听觉电生理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实验一: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刺激声频率的优化
  • 一、仪器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实验二:载药人工耳蜗电极对听力的影响
  • 一、材料、仪器与试剂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载药电极对耳蜗形态学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小结
  • 综述: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内耳的影响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参加的学术会议及学习班
  • 附录3:英文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习及工作经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织物心电电极优化及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性能比较[J]. 毛纺科技 2020(03)
    • [2].连斜电极并测仪的改进与应用[J]. 化工管理 2020(13)
    • [3].电化学提锂技术中电极材料和电极体系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0(06)
    • [4].电容去离子用功能化电极吸附材料的设计与构建[J]. 化学通报 2017(07)
    • [5].生物质基柔性电极材料电导率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6].电火花加工电极材料的选择[J]. 模具工业 2014(12)
    • [7].大型矿热炉电极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 铁合金 2015(06)
    • [8].顶插电极在玻璃电熔炉中的应用[J]. 玻璃与搪瓷 2008(01)
    • [9].铁硼基海绵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其高效析氢性能[J]. 过程工程学报 2020(05)
    • [10].硝酸改性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3)
    • [11].载铝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磷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7(07)
    • [12].铈改性纳米Ti/SnO_2-Sb_2O_3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J]. 中国稀土学报 2015(06)
    • [13].网状电极在高温镍基合金电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5(10)
    • [14].微细电极在线制备专利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15(05)
    • [15].探究一次性心电电极不同更换时间对危重患儿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1)
    • [16].锌掺杂Ti/SnO_2/Sb_2O_3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17].电极材料在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J]. 化学工程师 2012(01)
    • [18].顶插电极安装操作与维护[J]. 玻璃与搪瓷 2011(01)
    • [19].电导电极边界效应及消除方法[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07)
    • [20].基于微间隙阵列电极传感器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初探[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8)
    • [21].电极常数定期标定的重要性[J]. 中国计量 2017(09)
    • [22].超级电容器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特点制备[J]. 电子科技 2014(12)
    • [23].多孔质电极电火花加工工艺[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03)
    • [24].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极的使用寿命及其有关问题的处理[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04)
    • [25].圆电极电磁流量计干标定模型及仿真[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06)
    • [26].国产电极加工自动线的改进[J]. 炭素技术 2014(03)
    • [27].降低50t电炉电极消耗的措施与效果[J]. 特钢技术 2013(03)
    • [28].电催化氧化技术中高效催化电极的研究进展[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9(01)
    • [29].昂贵铂基电极的替代材料[J]. 材料工程 2008(09)
    • [30].可穿戴电子服装中织物电极的研究进展[J]. 服装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  ;  

    新型载药电极对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