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新型末端治理技术,尤其是在处理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方面。它具有使用范围广、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本论文以VOCs代表物质——苯作为目标污染物,利用线筒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采用双极性高压脉冲电源供电,探讨单一催化剂以及两种催化剂共同使用对苯降解的影响。主要考察了反应器结构(放电长度和放电间隙)、气体参数(初始浓度和气体流量)、催化剂制备条件(负载量、载体直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两种金属催化剂(Mn和Cu)共同使用对苯降解特性影响,最后对等离子体结合催化降解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反应器结构对放电状态有很重要的影响,调整放电长度和放电间隙可以改变放电区域注入的能量密度。放电长度增大时反应器内的注入能量增加,产生较多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放电间隙减小反而有利于增大场强,放电强度增大,提高能量密度。2.能量密度相同时,气体初始浓度增大对苯降解率的增大具有反作用,而气体流量的减小能提高苯的降解率,却抑制了能量效率的增长。3.在系统中加入Mn/γ-Al2O3催化剂,不仅可以增大苯的降解率和碳氧化物选择性,还可以提高能量效率。在本研究系统中,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载体直径3mm、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 h、Mn催化剂的最佳负载量12%,此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苯的降解率可达90.4%。4.两种金属催化剂(12% Mn/γ-Al2O3和5% Cu/γ-Al2O3)共同存在条件下,催化剂串联方式时效果最为显著,最高可达84.1%,且气流通过催化剂顺序为先通过Mn/γ-Al2O3催化剂后通过Cu/γ-Al2O3催化剂。增大Cu的负载量,苯的降解特性均有所增大,Cu催化剂的最佳负载量为12%,此时苯的降解率为92.7%,碳氧化物选择性为97.4%。5.探讨等离子体放电结合催化降解苯机理时发现,两种催化剂对苯的脱除作用效果不同,Mn催化剂主要是利用03分解将苯分子直接降解,而Cu催化剂则是对中间产物及CO进一步氧化成CO2作用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概述
  • 1.1.1 定义与特点
  • 1.1.2 来源与危害
  • 1.1.3 相关控制标准
  • 1.1.4 控制技术
  • 1.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NTP)
  • 1.2.1 等离子体概述
  • 1.2.2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原理
  • 1.2.3 低温等离子体处VOCs的研究现状
  • 1.3 等离子体-催化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系统的建立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简介
  • 2.1.1 目标污染物简介
  • 2.1.2 实验药品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系统流程及实验装置
  • 2.2.1 实验系统流程
  • 2.2.2 配气系统
  • 2.2.3 极性脉冲高压供电系统
  • 2.2.4 等离子体反应器
  • 2.3 测试方法
  • 2.3.1 放电功率的测定
  • 2.3.2 苯浓度分析
  • 2.3.3 苯降解效果评价参数的计算
  • 2.3.4 碳氧化物选择性的测定
  • 3浓度的测定'>2.3.5 O3浓度的测定
  • 3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反应器结构的研究
  • 3.2.1 反应器放电长度的影响
  • 3.2.2 反应器放电间隙的影响
  • 3.3 气体参数对苯降解的影响
  • 3.3.1 苯的初始浓度对其降解的影响
  • 3.3.2 气体流量对苯降解的影响
  • 3.4 脉冲成形电容对放电功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剂降解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
  • 4.2.2 实验流程
  • 4.2.3 实验仪器
  • 4.3 放电结合单一催化剂降解苯的研究
  • 4.3.1 催化剂负载量对苯降解的影响
  • 4.3.2 催化剂载体直径对苯降解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苯降解的影响
  • 4.3.4 催化剂焙烧时间对苯降解的影响
  • 4.3.5 催化剂的加入对能量效率的影响
  • 4.4 放电结合两种催化剂降解苯的研究
  • 4.4.1 Fe与Cu催化剂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2 复合催化剂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3 复合催化剂浸渍顺序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4 Mn与Cu催化剂放置方式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5 Mn与Cu催化剂串联顺序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6 Mn与Cu催化剂质量比对苯降解的影响
  • 4.4.7 Cu催化剂负载量对苯降解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剂降解苯机理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5.3 催化剂表面傅里叶红外分析
  • 5.4 尾气中碳氧化物选择性的研究
  • 5.5 尾气中臭氧的研究
  • 5.6 催化机理的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02)
    • [2].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对柠檬黄的光催化降解[J]. 山东化工 2020(03)
    • [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J]. 化学世界 2020(05)
    • [4].钴掺杂硫化钼近红外光光催化降解氨氮[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5].TiO_2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氨氮废水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10)
    • [6].MoS_2/Ni_3Bi_2S_2低温刺激下热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16(12)
    • [7].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J]. 当代化工 2016(04)
    • [8].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探究[J]. 电子测试 2015(11)
    • [9].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对孔雀石绿的光催化降解[J]. 山东化工 2019(24)
    • [10].镨掺杂氧化锌声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20(03)
    • [11].纳米TiO_2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综合设计实验[J]. 山东化工 2020(03)
    • [12].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植物激素的活性与机理[J]. 分析试验室 2020(05)
    • [13].ZnIn_2S4/g-C_3N_4光催化降解水中痕量药物卡马西平[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7)
    • [14].Fe_3O_4@SiO_2@TiO_2-AC光催化降解水源水中腐殖酸[J]. 工业水处理 2020(08)
    • [15].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6].紫外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催化剂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6)
    • [17].低温等离子体及协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7(01)
    • [18].纳米氧化亚铜光催化降解N-甲酰吗啉的性能[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9].超声—紫外协同催化降解废水中■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06)
    • [20].光催化降解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动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J]. 应用化工 2017(08)
    • [21].T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盐酸左氧氟沙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6(04)
    • [22].硅钨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6(04)
    • [23].微囊藻毒素直接光解和TiO_2光催化降解对比研究[J]. 化工时刊 2015(04)
    • [24].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光催化降解[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12)
    • [25].绿色纳米技术:利用纳米结构材料光催化降解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3(06)
    • [26].表面活性剂光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0(01)
    • [27].TiO_2光催化降解农药研究新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2)
    • [28].不同活性物种对光催化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动力学的贡献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6)
    • [29].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12)
    • [30].五氯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化工进展 2009(05)

    标签:;  ;  ;  ;  ;  

    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