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在商陆和番茄木质部中长距离转运La、Y作用的研究

氨基酸在商陆和番茄木质部中长距离转运La、Y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稀土元素越来越广泛的地应用于农业、工业领域,使得进入到环境中的稀土元素急剧增加,同时引发环境的污染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将稀土定为主要环境污染物。因此,稀土元素环境污染的修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植物修复始于1983年,由于其廉价、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对于稀土污染的植物修复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植物修复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本文通过研究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在番茄和商陆木质部中镧和钇长距离转运中作用,试图找到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植物对镧和钇的积累,使得植物修复得到广泛地应用。论文主要结果:1)研究不同浓度稀土处理下番茄木质部氨基酸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对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和La、Y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谷氨酸可能参与到镧和钇的木质部的转运;2)研究镧和钇处理下外加氨基酸对番茄木质部氨基酸的作用研究表明,谷氨酸参与了番茄对镧和钇的吸收、转运和体内的分布方面等过程,在番茄木质部转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促进番茄根系对镧的吸收;组氨酸对镧在番茄吸收、转移和分布有重要的作用,而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对钇在番茄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有重要的作用;3)对不同浓度镧和钇处理下商陆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的作用研究表明,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和组氨酸可能参与到镧在商陆木质部中的转运;而天冬酰胺、谷氨酸和组氨酸可能参与了钇在商陆木质部中的长距离转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稀土元素的环境污染
  • 2 植物修复
  • 3 超积累植物吸收富集稀土元素的生化作用
  • 3.1 植物修复中有机大分子的生化作用
  • 3.2 有机小分子的生化作用
  • 4 植物修复的生理机制
  • 4.1 螯合作用
  • 4.2 区室化作用
  • 4.3 生物转化
  • 4.4 抗氧化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
  • 1.2 设备和仪器
  • 1.3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植物培养方法
  • 2.2 木质部伤流液收集方法
  • 2.3 木质部伤流液流速的测定
  • 2.4 木质部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5 植物样品的消化
  • 2.6 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
  • 2.7 稀土储备液的配制方法
  • 2.8 数据分析
  • 3 试验设计
  • 3.1 不同浓度La、Y试验设计
  • 3.2 添加外源氨基酸试验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浓度镧和钇处理下氨基酸在番茄木质部中转运La、Y作用的研究
  • 1 前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镧和钇处理下La、Y在番茄体内分布的研究
  • 2.2 番茄木质部伤流液中镧和钇含量的变化
  • 2.3 番茄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浓度镧和钇处理下氨基酸在商陆木质部中转运La、Y作用的研究
  • 1 前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镧和钇处理下La、Y在商陆体内分布的研究
  • 2.2 商陆木质部伤流液中镧和钇含量的变化
  • 2.3 商陆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外源氨基酸在番茄木质部中长距离转运镧和钇作用的研究
  • 1 前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氨基酸种类的确定
  • 2.2 镧和钇浓度的确定
  • 2.3 稀土与氨基酸比例确定
  • 2.4 添加外源氨基酸对番茄根,茎,叶中镧和钇吸收的影响
  • 2.5 外源氨基酸对番茄木质部伤流液中镧和钇含量的影响
  • 2.6 外源氨基酸对番茄木质部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经验与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6)
    • [2].La及La相关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 医疗装备 2020(19)
    • [3].脑白质疏松(LA)对脑梗死预后影响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03)
    • [4].蛇纹石/La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2(01)
    • [5].La(Ⅲ)与酸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影响[J]. 大豆科学 2009(04)
    • [6].镧(La)改性吸附材料脱除水体磷酸盐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9(11)
    • [7].添加La、B对钛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12)
    • [8].La相关蛋白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07)
    • [9].La微合金化对42CrMo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中国重型装备 2017(03)
    • [10].稀土元素La对金刚石钻头胎体的性能影响[J]. 超硬材料工程 2014(04)
    • [1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可行性及其优点[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3)
    • [12].La~(3+)对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3)
    • [13].缺氧诱导因子-la和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J]. 当代医学 2010(02)
    • [14].亲纤维型酸性染料匀染剂LA的应用工艺[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09(04)
    • [15].离子液体[Bmim]BF_4-NaH_2PO_4-偶氮胂Ⅲ体系中La(Ⅲ)的存在形态及测定[J]. 稀有金属 2008(03)
    • [16].稀土La掺杂对新型二维材料磷烯光电性质的影响[J]. 安顺学院学报 2020(04)
    • [17].La_(0.75)K_(0.25)M_(1-x)Fe_xO_3/CeO_2催化净化柴油车尾气[J]. 石油化工 2015(04)
    • [18].氧转移系数K_(La)的计算机数据采集与计算[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2)
    • [19].La掺杂TiO_2/电气石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8)
    • [20].稀土La对纯净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0(24)
    • [21].溶胶-凝胶法制备La~(3+)、碳纳米管掺杂纳米TiO_2及光催化性能[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10)
    • [22].N与La共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 复合材料学报 2016(04)
    • [23].La改性羊粪生物炭吸附水体磷酸盐特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10)
    • [24].壳聚糖-La(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对芦笋茎枯病菌抑菌活性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11)
    • [25].La的不同施用方法对酸雨胁迫下小麦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3)
    • [26].La掺杂TiO_2(101)面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0(04)
    • [27].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效果[J]. 当代医学 2020(26)
    • [28].La~(3+)掺杂TiO_2薄膜制备及其电致变色特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6(04)
    • [29].脑白质疏松(LA)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16(11)
    • [30].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绿僵菌LA菌株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J]. 中国生物防治 2010(04)

    标签:;  ;  ;  

    氨基酸在商陆和番茄木质部中长距离转运La、Y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