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

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

论文题目: 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作者: 叶兴成

导师: 朱杰

关键词: 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影响因素,对策

文献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正文: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要表现的重大灾难。自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数量触目惊心。这些在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复杂,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改善的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道路交通事故对社会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尽管如此,人们对交通、对汽车的需求,同对安全的需求一样,还不断的增长。因此,深入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总结其发展规律、探索其改善途径将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有重大的意义。任何客观事物总是有其发展规律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对道路交通安全作比较系统地研究,探寻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寻求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和提高交通安全状况。本文首先通过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巨大作用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对比来描述研究背景,再结合新交通安全法对交通安全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叙述,并在此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通过收集的各种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规律进行分析,目的是查明交通事故总体的现状,定量的认识事故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接下来,从定性的角度,在阐述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对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做了分类,并分析探讨各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从宏观、微观方面对事故的诱因做了深入探讨;在对交通事故的规律分析之后,文章对在阐述评价的原则、意义的基础上,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叙述,并对评价指标及其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至此,建立起对道路交通事故有较为全面、系统、深层次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交通事故的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措施。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使人、车、路、环境等达到协调的理论框架,以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巨大作用

1.1.2 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

1.2 道路交通安全体系的相关概念

1.2.1 交通事故及其它概念的含义

1.2.2 交通事故的分类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第2章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2.1 统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及主要方法

2.3 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3.1 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和特点

2.3.2 我国交通安全的历史变化规律

2.3.3 2003年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3.3.1 事故的直接原因及事故形态

2.3.3.2 责任者情况

2.3.3.3 时间分布

2.3.3.4 地域分布

2.3.3.5 道路交通条件

2.3.3.6 伤亡人员情况

2.3.3.7 其他相关资料

2.4 小结

第3章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1 交通事故的属性

3.2 影响因素的分类

3.3 宏观因素分析

3.4 微观因素分析

3.4.1 人的因素

3.4.2 车的因素

3.4.3 道路及相关设施的因素

3.5 小结

第4章 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

4.1 评价的意义及原则

4.2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分析及其模型

4.4 评价的主要方法

4.5 小结

第5章 道路交通事故防治的对策研究

5.1 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

5.2 交通安全的系统论观点

5.2.1 交通事故的可控性

5.2.2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新观点

5.3 系统的方法

5.3.1 哈顿矩阵模型

5.3.2 交通安全防治4E策略

5.4 我国交通事故防治的对策框架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问题分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杨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对策研究[D]. 郭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 [2].面向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数据库与挖掘方法研究[D]. 焦万磊.吉林大学2009
  • [3].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D]. 袁建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 [4].气象条件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研究[D]. 康彩燕.兰州大学2017
  • [5].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研究[D]. 施衍如.湖南大学2014
  • [6].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研究[D]. 陈燕芹.长安大学2015
  • [7].北京市区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对策[D]. 张迪.河南理工大学2012
  • [8].中国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文本数据分析应用[D]. 梅诗冬.河南理工大学2017
  • [9].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诱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建议[D]. 张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 [10].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方法研究[D]. 汪宇晗.吉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孙伟.南京林业大学2007
  • [2].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研究[D]. 方宏斌.西北工业大学2007
  • [3].城市道路条件及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D]. 高华.西南交通大学2007
  • [4].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研究[D]. 颜颖.福州大学2005
  • [5].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D]. 马璐.长安大学2005
  • [6].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 李薛.河海大学2006
  • [7].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对策研究[D]. 王俊人.中北大学2006
  • [8].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李政.长安大学2001
  • [9].道路交通安全宏观分析与建模[D]. 安梅武.北京工业大学2002
  • [10].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周华文.北京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