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免疫活性灵芝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高免疫活性灵芝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总多糖和β-1,3-D-葡聚糖含量为指标,结合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及脾细胞增殖活性测定,对灵芝属5个种(G. lucidum, GL;G. tsugae, GT;G. oerstedii, GO;G. subamboinense, GS;G. resinaceum, GR)25个菌株中产高免疫活性多糖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对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总多糖和β-1,3-D-葡聚糖含量与免疫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25个菌株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水提醇沉法获取菌丝体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鲎G-因子法测定β-1,3-D-葡聚糖含量, Griess法、中性红法分别测定巨噬细胞NO生成和吞噬活性,MTT法分析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25个菌株的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和β-(1,3)-D-葡聚糖含量最高的分别为T1(65.96%)和S1(2.04%),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为T4(0.55g/L)。所有多糖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NO释放、吞噬中性红能力,并均能显著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对ConA诱导的脾细胞过度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免疫活性最强的为S1多糖提取物。培养基渗透压研究发现,用1%PEG调节渗透压能够促进胞内多糖积累,添加0.5%NaCl和1%PEG可显著增加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和β-(1,3)-D-葡聚糖含量。2.5%海藻糖与1% PEG可促进多糖提取物刺激NO生成,加0.5% NaCl后可显著提高多糖提取物促脾细胞增殖能力,加1% PEG后多糖提取物反而抑制脾细胞增殖,其它条件对多糖提取物促脾细胞增殖活性影响不大。摇瓶培养有利于胞内多糖积累(1.86g/L),静置或两步培养虽不利于多糖积累,但提取物中多糖含量较摇瓶培养分别提高了1.76和1.63倍,β-(1,3)-D-葡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8.44和1.73倍。免疫活性实验表明,两步培养组多糖促NO生成、脾细胞增殖能力较摇瓶培养组分别提高了1.65倍、1.10倍,而对促吞噬活性影响不大;静置培养组促NO生成、吞噬活性、脾细胞增殖能力较摇瓶培养组分别提高了4.00倍、1.09倍、1.56倍。培养基中添加三萜合成前体鲨烯(0.05,0.1,0.5mL/200mL),摇瓶培养后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较对照组有了显著性降低,低浓度鲨烯组多糖中β-(1,3)-D-葡聚糖增高,但随着鲨烯量的增加,β-(1,3)-D-葡聚糖含量逐渐降低。添加0.5mL鲨烯发酵组多糖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76倍。体外免疫实验表明,添加鲨烯对多糖提取物免疫活性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步培养中添加0.5mL鲨烯有助于多糖提取物中多糖、β-(1,3)-D-葡聚糖的积累,并表现出较强的促NO生成、脾细胞增殖活性。提取物中多糖和β-(1,3)-D-葡聚糖含量与免疫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免疫活性与多糖含量不存在相关性,而与β-(1,3)-D-葡聚糖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因此可用β-(1,3)-D-葡聚糖作为评价免疫活性的化学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灵芝多糖研究进展
  • 1.1 灵芝多糖的药理和保健作用
  • 1.1.1 免疫调节
  • 1.1.1.1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与NK 细胞功能
  • 1.1.1.2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 1.1.1.3 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 1.1.2 抗肿瘤作用
  • 1.1.3 抗病毒作用
  • 1.1.4 降血糖作用
  • 1.1.5 清除自由基及抗衰老作用
  • 1.1.6 其它作用
  • 1.2 灵芝多糖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间的关系
  • 1.3 生产工艺
  • 1.3.1 影响灵芝多糖形成的因素
  • 1.3.1.1 接种量
  • 1.3.1.2 培养基的组成
  • 1.3.1.3 环境因子
  • 1.3.1.3.1 pH 值
  • 1.3.1.3.2 发酵温度
  • 1.3.1.3.3 通气与搅拌
  • 1.3.2 提取分离
  • 1.3.2.1 提取
  • 1.3.2.2 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酵
  • 2.2.1.1 培养基
  • 2.2.1.2 菌种活化
  • 2.2.1.3 种子培养
  • 2.2.1.4 不同渗透压条件的液体发酵
  • 2.2.1.5 两步培养方式的液体发酵
  • 2.2.1.6 添加鲨烯的液体发酵
  • 2.2.2 菌丝多糖的提取
  • 2.2.3 多糖含量测定
  • 2.2.3.1 试剂的配制
  • 2.2.3.2 多糖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3 不同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2.2.4 β-(1,3)-D-葡聚糖含量测定
  • 2.2.4.1 实验器具的准备
  • 2.2.4.2 试剂的配制
  • 2.2.4.3 β-(1,3)-D-葡聚糖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4.4 不同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 2.2.5 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测定
  • 2.2.5.1 色谱条件
  • 2.2.5.2 分子量-保留时间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3 菌丝体胞内多糖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测定
  • 2.2.6 菌丝体多糖提取物免疫活性的测定
  • 2.2.6.1 样品预备
  • 2.2.6.2 细胞培养
  • 2.2.6.3 实验条件优化
  • 2.2.6.3.1 NO 实验中Raw264.7 细胞密度的选择
  • 2.2.6.3.2 NO 实验中样品浓度的选择
  • 2.2.6.3.3 吞噬活性实验样品浓度的选择
  • 2.2.6.3.4 脾细胞增殖实验药物浓度的选择
  • 2.2.6.4 不同菌丝体多糖对Raw264.7 细胞 NO 生成和吞噬活性的影响
  • 2.2.6.5 不同菌丝体多糖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产高免疫活性多糖灵芝菌株的筛选
  • 3.1 结果
  • 3.1.1 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1.1 苯酚-硫酸法中多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 3.1.1.2 不同灵芝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比较
  • 3.1.1.3 不同灵芝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产量比较
  • 3.1.1.4 鲎G 因子法中β-(1,3)-D-葡聚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 3.1.1.5 不同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含量比较
  • 3.1.2 免疫实验条件优化结果
  • 3.1.2.1 NO 生成实验中Raw264.7 细胞最佳密度的确定
  • 3.1.2.2 NO 生成实验中最佳药物浓度的确定
  • 3.1.2.3 Raw264.7 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中最佳药物浓度的确定
  • 3.1.2.4 小鼠脾细胞增殖实验最佳药物浓度的确定
  • 3.1.3 不同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物免疫活性分析结果
  • 3.1.3.1 对Raw264.7 细胞NO 生成的影响
  • 3.1.3.2 对Raw264.7 细胞吞噬中性红的影响
  • 3.1.3.3 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发酵条件对灵芝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影响的研究
  • 4.1 结果
  • 4.1.1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影响
  • 4.1.1.1 渗透压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 4.1.1.2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及β-(1,3)-D-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 4.1.1.3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影响
  • 4.1.1.4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分子量的影响
  • 4.1.1.5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NO 生成活性的影响
  • 4.1.1.6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吞噬活性的影响
  • 4.1.1.7 渗透压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脾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1.2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影响
  • 4.1.2.1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的影响
  • 4.1.2.2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多糖分子量的影响
  • 4.1.2.3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NO 生成活性影响
  • 4.1.2.4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吞噬活性影响
  • 4.1.2.5 两步培养法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脾细胞增殖活性影响..
  • 4.1.3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影响
  • 4.1.3.1 鲨烯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 4.1.3.2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的影响
  • 4.1.3.3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分子量的影响
  • 4.1.3.4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NO 生成活性影响
  • 4.1.3.5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吞噬活性影响
  • 4.1.3.6 鲨烯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促脾细胞增殖活性影响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灵芝菌丝体多糖中β-(1,3)-D-葡聚糖含量与激活小鼠免疫细胞活性关系的研究
  • 5.1 结果
  • 5.1.1 不同灵芝种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多糖含量与激活巨噬细胞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5.1.2 不同灵芝种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多糖含量与促脾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性分析
  • 5.1.3 不同发酵条件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多糖含量与激活巨噬细胞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5.1.4 不同发酵条件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中β-(1,3)-D-葡聚糖、多糖含量与与促脾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性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灵芝多糖的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1)
    • [2].池州野生黑灵芝多糖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0(02)
    • [3].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7(01)
    • [4].灵芝多糖相对分子量检测及其单糖组分分析[J]. 浙江化工 2015(12)
    • [5].铁皮石斛对灵芝多糖深层发酵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9)
    • [6].灵芝多糖与微量元素硒螯合物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7(09)
    • [7].正交试验优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9)
    • [8].灵芝多糖制备及药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 [9].灵芝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 [10].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 海峡药学 2012(08)
    • [11].灵芝多糖的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J]. 菌物学报 2011(02)
    • [12].一步法制备羧甲基灵芝多糖[J]. 现代食品科技 2011(03)
    • [13].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0(01)
    • [14].灵芝多糖检测鉴定方法[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7)
    • [15].灵芝多糖的膜技术除杂浓缩[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0)
    • [16].灵芝多糖有效成分提取及纯化方法综述[J]. 科技信息 2009(27)
    • [17].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灵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J]. 药物分析杂志 2008(11)
    • [18].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生长发育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1)
    • [19].不同栽培方式对赤灵芝多糖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18(03)
    • [20].灵芝多糖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01)
    • [21].超声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12)
    • [22].灵芝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模型的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 [23].杞芪灵芝多糖的毒性[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04)
    • [24].灵芝多糖含量的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研究[J]. 光谱实验室 2010(02)
    • [25].黑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09)
    • [26].灵芝多糖提取条件优化的快速方法[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09)
    • [27].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8)
    • [28].灵芝多糖脱色工艺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4)
    • [29].灵芝多糖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8(08)
    • [30].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标签:;  ;  ;  ;  ;  

    高免疫活性灵芝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