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探索经济增长的源泉,并采取措施释放生产力,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问题。生产要素的积累、生产技术的改善、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乃至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等都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于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一国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越快。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所在,目前,对于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分解的实证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是很少有文献专门研究金融发展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渠道和综合影响程度。金融发展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促进生产率提高,其对于生产率的作用程度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更进一步。为了达到以上研究目的,本文在对生产率变化和中国金融发展回顾分析的基础上,以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依据,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了金融发展对生产率的经验模型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Analysis,DEA)计算出中国经济增长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方面,其中将技术效率又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次是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将金融发展的各指标萃取为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第三步是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估计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指标的模型,分阶段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生产率的作用及其作用渠道。在第一阶段的分析中采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第二阶段的分析采用广义差分法,对于存在随机误差项的二阶自相关的情况下,利用在模型中加入残差项的二阶滞后项进行修正。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在1978-1991年金融中介发展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主要通过促进技术效率的改善来实现,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其对于技术效率的贡献主要通过对纯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来传导的;而在1991年之后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大并没有引起生产率的明显改善,金融发展的效率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来实现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分析框架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文献综述
  • 2.1 国外主要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的生产率指标分析
  • 3.1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介绍与数据处理
  • 3.1.1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3.1.2 数据处理
  • 3.2 中国Ma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 3.2.1 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 3.2.2 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4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融发展指标选择
  • 4.2.1 变量与数据指标的选取
  • 4.2.2 主成分分析数据萃取结果
  • 4.3 中国金融发展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金融发展对生产率作用的实证分析(1978-1991)
  • 4.3.2 金融发展对生产率作用的实证分析(1992-2006)
  • 第5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资本能否促进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管理评论 2019(12)
    • [2].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再检验[J]. 宏观经济研究 2019(11)
    • [3].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2)
    • [4].空间视角下城镇化对农业碳生产率的直接作用与间接溢出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1)
    • [5].深圳市提升碳生产率的策略——基于与北上广的比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 [6].中国火电行业碳生产率评价及俱乐部收敛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9(11)
    • [7].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粮食生产率提升影响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12)
    • [8].资产专用性、融资模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10].生产率困境的形成与治理机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 管理世界 2020(01)
    • [11].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经济纵横 2019(12)
    • [12].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9(06)
    • [13].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机制——基于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实证[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03)
    • [14].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述评[J]. 农业经济 2020(01)
    • [15].企业家精神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了吗?[J]. 经济评论 2020(01)
    • [16].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财经论丛 2020(03)
    • [17].全球价值链参与、生产率提升与城乡收入差距[J]. 财经论丛 2020(03)
    • [18].“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3)
    • [19].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20(02)
    • [20].中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比较[J]. 亚太经济 2020(01)
    • [21].“短贷长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J]. 亚太经济 2020(01)
    • [22].城市收缩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04)
    • [23].结构性减速视角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 2020(03)
    • [24].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0(07)
    • [2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26].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27].全球制造业传统与环境生产率变化及收敛性的比较论证[J]. 南方经济 2020(01)
    • [28].中国建筑业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01)
    • [2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05)
    • [30].预期生产率:女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的一个方法[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