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标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论商标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论文摘要

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提供者的识别性标记,通过商标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商品或服务有关的信息。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商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一个为消费者所认可的商标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商标在市场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总是力图最大程度地发挥商标的价值,由于商标权人对经济利益的极端追求,在利用商标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异化商标本质的做法,以商标专用权为工具,通过滥用商标权企图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长都需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幼稚到相对完善的过程。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人们的商标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大力宣传商标专用权利,强调充分保护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是立法的侧重点和主流,从而使全社会的商标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以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带来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维护商标专用权这一个方面就可以做到的。市场中出现了商标权人滥用法律赋予的商标专用权,擅自扩大商标权这种带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的权利范围,以超越法律和社会以及公共利益所能允许的范围行使自己的商标权,把商标权作为获得不正当竞争利益、甚至垄断利益的工具,打破了商标权利人、相关竞争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对市场秩序和竞争秩序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这是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商标权滥用是指商标权人在行使商标权的过程中,以不合理的方式借助商标权所具有的市场力量,损害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在实践中,商标权滥用行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妨碍他人对商标的合理使用、妨碍商标在先使用人对商标的继续使用、违反商标权利穷竭原则过度控制有形商品分割市场、域名的反向劫持、进行反竞争的商标许可使用的形式。实践中还有许多具体的商标权滥用的形式,有些暂时还缺乏比较统一的观点,难以做出定性;有些就是上述列举到的商标权滥用行为的变异形式。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那些不诚信的商家还会不断地采用各种各样新的滥用商标权的方式,意图获取更大程度的不正当经济利益。这些特点都为系统地总结商标权滥用的形式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既要从具体表现形式上列举当前存在的主要的商标权滥用形式,又要从理论上对商标权滥用这一法律现象加以分析概括,分析商标权滥用的本质和出现商标权滥用的原因。在商标权滥用的原因方面,既有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一般原因,也有我国出现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既与权利本身运行的规律有关,又与我国存在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关。面对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这些商标权滥用的问题,我国应该加以必要的重视,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商标权滥用的措施。商标权滥用行为不仅是对相关竞争者利益的侵害,也是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不仅是对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害。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跨国公司甚至以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滥用为手段,利用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对优势,企图阻碍我国企业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扼杀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这些都说明商标权的滥用行为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规制商标权滥用的法律措施,保障商标权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方式正常运行,才能真正发挥商标权保护制度促进竞争、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目标。商标权滥用行为的危害已经超出了纯粹私法能够调整的范围。商标法等民商法律体系内部的规范由于在规制角度、力度和调整方法上都有其局限性,因而不足以有效地规制各种商标权滥用行为。这时就需要借助于竞争法等外部法律的力量。一方面,在充分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基础上,通过商标法等民商事法律对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做出必要的界定和限制,将违背经济目的和可能带来私益的过分扩张的权利内容明确地排除在商标专用权的范围之外,使商标权人不能以行使商标专用权为幌子,行本质上滥用商标权的行为。同时,针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纷繁复杂的特点,加强通过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民法自身的抽象性行为规范对商标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的力度,使一般规范和具体制度相结合,在民商法体系内部有力地打击商标权滥用行为。另一方面,针对商标权法的私法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结合商标权滥用行为的特点及本质,在充分吸收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与商标权滥用行为有关的竞争法律规范的建设。我们既要完善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又要充分发挥反垄断法的作用。通过这些竞争法律规范从各个角度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范,为这种权利滥用行为的规制构筑“第二道防线”。本文从商标权滥用的概述出发,通过典型的商标权滥用的现象总结出商标权滥用行为的特征,其后分析了出现商标权滥用行为的一般原因和具体原因,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的必要性,并最终就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商标权滥用问题的概述。从商标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商标的功能和在市场竞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商标制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商标权被异化、被滥用的现象。第二部分,列举了经济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商标权滥用行为,并结合这些典型形式,分析了它们的危害。第三部分,商标权滥用的理论分析。通过对上一部分中列举的商标权滥用的典型形式的总结归纳,首先界定了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其次分析了商标权滥用现象出现的一般原因,进而根据我国的实际特点,分析了在我国出现商标权滥用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分析了规制商标权滥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部分,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根据出现商标权滥用现象的原因和我国的实际特点,主张通过民商法体系内部制度和民商法体系外部制度的配合,充分的规制商标权滥用的行为。在民商法体系内部,要为商标权明确必要的权利限制,保证商标权的行使符合社会的、经济的目的以及权利存在本身的目的,也要充分发挥民法中抽象性规则的作用。在民商法体系外部,要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规范的作用。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商标权滥用概述
  • (一) 关于商标本质的分析
  • (二) 商标权和商标权的滥用
  • 二、商标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 (一)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一: 妨碍他人对商标的合理使用行为
  • (二)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二: 反竞争的商标许可使用
  • (三)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三: 对商标权权利穷竭原则的违反
  • (四)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四: 妨碍先使用权人对商标的使用
  • (五)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五: 反向域名侵夺
  • (六) 商标权滥用表现之六: 利用驰名商标自身特点滥用商标权
  • 三、关于商标权滥用的理论分析
  • (一) 对商标权滥用的界定
  • (二) 商标权滥用原因的一般分析
  • 1. 政治原因
  • 2. 经济原因
  • 3. 法律原因
  • (三) 我国出现商标权滥用原因的具体分析
  • 1. 观念层面上
  • 2. 制度层面上
  • 3. 操作层面上
  • 4. 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方面看
  • (四) 规制商标权滥用的必要性
  • 1. 商标权权利滥用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2. 商标权权利滥用行为损害相关竞争者的利益
  • 3. 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的现实意义
  • 四、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 (一) 民商法体系内部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1. 通过对商标权的权利内容进行限制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
  • 2. 通过民法基本原则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
  • (二) 外部法律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2. 反垄断法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商标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