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辩证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辩证观及其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

马克思的辩证观是唯物辩证观,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运动,世界是唯物辩证的;同时马克思的辩证观是辩证发展观,它承认世界的辩证性、矛盾性,承认世界的存在状态是矛盾的,承认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过程向另一个过程的推进,不断向前跃进的发展不可遏止;承认世界是唯物辩证的,又是辩证唯物的,世界是物质性和辩证性的完美统一。辩证法是现存事物的一种现实的运动。变革和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辩证观的首要的、中心的思想。马克思辩证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在全球化时代,在高度文明化的现代世界和现代社会,具有高度文明素质和理论素养的现代人要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把握现实世界,用辩证的眼光来观察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时代在呼唤辩证思维。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与当代中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带上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马克思的辩证观就是辩证发展观,就是要发展,发展是第一位的,具有首要意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实现繁荣和全面进步。发展是吾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发展这个中心环节和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当代中国的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变化、发展,气象日新,局面日新,“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格局,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在创新中谋发展已经成为吾党人士的共识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全面协调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建设一个自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开创一个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是吾党不懈的追求。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创造发展的最高主体,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是马克思辩证观的最终价值目标的鲜明体现。世界是按着辩证法的道路、矛盾的道路行进的,在全球化时代,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观来看待世界问题,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将会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自由和谐、幸福美好的新世界。辩证地推进人类现实生活,我们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世界的明天会更美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马克思的辩证观的研究对象
  • 2. 研究马克思的辩证观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3. 研究马克思的辩证观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第一章 一般辩证法和个别辩证观
  • 一. 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辩证法
  • 1. 一般辩证法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
  • 2. 作为科学的辩证法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考察
  • 二. 独具个性风采的个别辩证观
  • 1. 什么是辩证观
  • 2. 个别辩证观展现了个性特色和风格
  • 三. 矛盾普遍性的一般辩证法和矛盾特殊性的个别辩证观的辩证关 系
  • 1. 一般辩证法和个别辩证观的辩证关系
  • 2. 马克思的辩证观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马克思的辩证观的基本观点、特色和风格
  • 一.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最具有决定有意义的东西
  • 二. 马克思的辩证观的基本观点
  • 1. 辩证法是现存事物的一种现实的运动
  • 〈1〉辩证运动的主体—物质
  • 〈2〉关于“变”的过程论思想
  • 2. 客观世界是物质性和辩证性的统一
  • 3. 对立统一法则是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
  • 4. 实践是变革现实世界最根本的途径
  • 5. 不断向前跃进的发展和创新是辩证法的内在本质和特征
  • 三. 马克思的辩证观是黑格尔的辩证观的质的飞跃
  • 1. 马克思辩证观与黑格尔辩证观的本质区别
  • 〈1〉黑格尔的辩证观是思辨辩证观
  • 〈2〉马克思的辩证观是现实辩证观
  • 2. 马克思辩证观与黑格尔辩证观的不同特征
  • 3. 马克思辩证观与黑格尔辩证观不同的价值取向
  • 四. 马克思的辩证观和恩格斯的辩证观互相补充
  • 1. 马克思的辩证观着眼于社会辩证法,恩格斯的辩证观着眼于自然辩证法
  • 2. 马克思的辩证观表现为微观叙事观,恩格斯的辩证观表现为宏观叙事观
  • 五. 马克思的辩证观和列宁、毛泽东的辩证观是各自时代精神的精华
  • 1. 列宁对辩证法核心和实质的揭示与发展
  • 2. 毛泽东对辩证法矛盾方法论体系的创新
  • 第三章 马克思辩证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 马克思辩证观的理论价值
  • 1. 为全球化时代新世界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角
  • 2. 提出并确认了观察现实世界发展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
  • 3. 必须坚持唯物论前提下的辩证思维
  • 二. 马克思辩证观的现实意义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前瞻
  • 2. 新时期我党重要战略指导思想直接的理论先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辩护到批判——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动因[J]. 湖湘论坛 2020(02)
    • [2].论黑格尔的伪善概念及主观性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 [3].重思黑格尔辩证法[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3)
    • [4].黑格尔艺术哲学重述[J]. 哲学研究 2020(02)
    • [5].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比较——关于禅宗哲学世界化的反思[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黑格尔柏林时期(1818-1831)的首次美学讲课(1820/21冬季学期)[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1)
    • [7].再回到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论霍耐特对不同承认观念的重构与融合[J]. 世界哲学 2020(04)
    • [8].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自由”在其美学中的两个回响[J]. 艺苑 2020(03)
    • [9].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整体主义[J]. 世界哲学 2020(05)
    • [10].论黑格尔法权自由的伦理本质及其生成性[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5)
    • [11].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2].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J]. 现代交际 2019(11)
    • [13].霍耐特对黑格尔家庭理论的批判与重构[J].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5)
    • [14].黑格尔与启蒙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5].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视野中的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04)
    • [16].黑格尔婚姻观的伦理实体性[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5)
    • [17].“黑格尔在耶拿”会议综述[J]. 哲学动态 2016(12)
    • [18].黑格尔的自由意志理论在国家中的现实体现[J]. 法制博览 2017(03)
    • [19].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差异[J]. 延边党校学报 2017(02)
    • [20].《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简介[J]. 理论建设 2016(06)
    • [21].今天为什么要重读黑格尔的法哲学——意大利哲学家多米尼克·洛苏尔多访谈录[J]. 探索与争鸣 2017(05)
    • [2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本)的翻译理念[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1)
    • [23].从黑格尔“贱民”到马克思“无产阶级”的逻辑变革——现代自由的困境与出路[J]. 哲学动态 2017(03)
    • [24].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概念之重构[J]. 哲学研究 2017(04)
    • [25].《历史哲学》中的世界历史观之绪论解读[J]. 理论观察 2017(01)
    • [26].黑格尔现代性思想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7].“黑格尔与马克思”国际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 2017(07)
    • [28].马克思究竟颠倒了什么?——析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J]. 求是学刊 2017(02)
    • [29].黑格尔命题内涵及其意义[J]. 泰山学院学报 2017(04)
    • [30].马克思与黑格尔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究[J]. 江汉论坛 2017(03)

    标签:;  ;  ;  ;  ;  

    马克思的辩证观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