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桥蛋白及B细胞刺激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骨桥蛋白及B细胞刺激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骨桥蛋白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与uNK细胞选择性聚集关系的研究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人正常妊娠早期和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母胎界面组织中的表达及蜕膜组织中CD56+NK细胞的聚集情况;分析蜕膜组织中OPN的表达与CD56+NK细胞募集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人妊娠早期蜕膜基质细胞中OPN的表达及孕酮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OPN表达在URS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1)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0月来齐鲁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妊娠4-10周的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妇女及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各45例,分别按妊娠周数分为3组(组1:4-56/7w;组2:6-76/7w;组3:8-10w;n=15/每组),无菌条件下分离其绒毛及蜕膜组织。(2)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孕周正常妊娠早期和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孕周正常妊娠早期和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CD56+NK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4)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蜕膜组织中OPN表达与CD56+NK细胞募集之间的相关性。(5)选择正常妊娠4-10周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5例,无菌收集蜕膜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对新鲜蜕膜基质细胞进行分离及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6)传代后的细胞分别接种在放有盖玻片的6孔培养板和培养瓶中培养,对传代后的蜕膜基质细胞进行分组,用5×10-7mol/L的黄体酮作用48、72、96小时,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黄体酮对蜕膜基质细胞中OPN表达的影响。结果:(1)RT-PCR结果显示正常妊娠早期和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都能检测到OPN的表达;但是OPN在U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在正常妊娠早期随着孕周的增加,OPN在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呈升高趋势(P<0.05)。(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蜕膜及绒毛组织中,OPN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内胞核周围,阳性细胞呈局灶或弥漫性分布;在子宫蜕膜组织中的上皮细胞、蜕膜基质细胞都有表达,尤以蜕膜基质细胞OPN蛋白表达最强;在绒毛组织的细胞滋养层细胞中呈强表达、合体滋养细胞层弱表达或不表达;但是在U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3)蜕膜组织中CD56+NK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56+NK细胞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分布在蜕膜基质细胞中间;与相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相比,CD56+NK细胞在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正常早孕期间,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CD56+NK细胞的数量呈增加趋势(P<0.05)。(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蜕膜组织中OPN的表达与CD56+NK细胞的聚集呈正相关(rs=0.87,P<0.05)。(5)消化后的蜕膜基质细胞在接种过夜后大部分已贴壁;贴壁生长的细胞为纤维母细胞状,呈较细长的梭形或不规则的星形,核呈卵圆形,一般培养5-7天后细胞融合成单层。波形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体外培养传代后的细胞95%以上为蜕膜基质细胞。(6)5×10-7mol/L的黄体酮对蜕膜基质细胞中OPN表达的刺激作用存在作用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时间越长,OPN表达越强;对照组基质细胞中OPN的表达不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1)OPN与正常妊娠维持中的胚胎植入、胎盘形成有关,人妊娠早期母胎界面OPN的表达异常与URSA的发生有关。(2)蜕膜组织中OPN的表达对组织中CD56+NK细胞的募集起调控作用,与正常妊娠的维持密切相关。(3)黄体酮调控蜕膜基质细胞中OPN的表达,提示孕激素参与妊娠早期母胎界面OPN表达的调控及uNK细胞的聚集。第二部分B细胞刺激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目的:研究B细胞刺激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NF family,BAFF)在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母胎界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FF在URSA发病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1)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0月来齐鲁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妊娠4-10周的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及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各45例,分别按妊娠周数分为3组(组1:4-56/7w;组2:6-76/7w;组3:8-10w;n=15/每组),无菌条件下分离其绒毛及蜕膜组织。(2)分别提取不同孕周正常妊娠早期和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总RNA和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中BAFF及BAFF受体(BAFF-R)的表达。(3)将获取的新鲜绒毛和蜕膜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BAFF蛋白在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及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及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都有BAFF的表达;但是在相同孕周的情况下,BAFF在U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弱于正常妊娠组(P<0.05)。(2)在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及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标本中皆未检测到BAFF-R的表达。(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AFF蛋白在全部标本绒毛组织中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层均表达;但在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弱于正常妊娠组。BAFF蛋白在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蜕膜组织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基质细胞中亦有表达,但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则未见其表达。结论:BAFF作为一种非凋亡诱导的、胎盘起源的TNF超家族细胞因子,在胚泡植入和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的降低与URSA的发生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骨桥蛋白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与uNK细胞选择性聚集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第二部分 B细胞刺激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Part Ⅰ The expression,of Osteopontin in human decidu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recruitment
  • Part Ⅱ Expression of BAFF in the trophoblast and decidua of normal early pregnant women an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pati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腺苷脱氨酶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08)
    • [2].原发性与继发性反复自然流产妇女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13)
    • [3].PAI-1的水平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J]. 海南医学 2016(11)
    • [4].27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5)
    • [5].中药治疗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1)
    • [6].探讨反复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04)
    • [7].反复自然流产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探讨[J]. 江西医药 2013(11)
    • [8].反复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8)
    • [9].49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09)
    • [10].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抗生殖免疫抗体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10)
    • [11].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抗体系列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11(05)
    • [12].封闭抗体与原发和继发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J]. 河北医药 2011(21)
    • [13].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与免疫治疗分析[J]. 武警医学 2011(03)
    • [14].反复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4)
    • [15].Y染色体异常与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11)
    • [16].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 2009(06)
    • [17].中医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自然流产的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9)
    • [18].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及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J]. 黑龙江医学 2017(12)
    • [19].536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10)
    • [20].46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疗法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26)
    • [21].免疫治疗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医学 2013(03)
    • [22].反复自然流产中封闭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7)
    • [23].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10)
    • [24].封闭抗体不足性反复自然流产治疗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5)
    • [25].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06)
    • [26].阴道B超监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排卵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19)
    • [27].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51例[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02)
    • [28].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01)
    • [29].反复自然流产病因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6)
    • [30].封闭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11)

    标签:;  ;  ;  ;  ;  ;  

    骨桥蛋白及B细胞刺激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