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与复合SBR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水解酸化与复合SBR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该类废水具有废水量大、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物质多、色度深等特点。属国内目前主要有害、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本次试验的可行性验证不仅意味着这一类废水治理工艺的拓宽,而且对于其他工业废水的治理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传统SBR 工艺具有流程简单、造价低、集曝气和沉淀于一身、无污泥回流装置、基质浓度梯度大、反应推动力大、无污泥膨胀等一系列优点,但由于周而复始的间歇运转毕竟会使一些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因而设备闲置率较高,能耗大。本次试验以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试验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氧利用率、处理效率、节源省资为目的。在传统SBR 工艺设计基础上,参考AB 工艺和生物膜法的设计理念,通过反复的试验找到了一种较传统SBR 法更为高效的复合式SBR 处理工艺作为试验主体部分,并进一步确定了各反应器的最佳参数值,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当前较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 1.2.1 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接触氧化法
  • 1.2.3 AB 法
  • 1.2.4 SBR 法
  • 1.2.5 废水的兼氧生物处理法
  • 1.2.6 高效厌氧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1.3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进展
  • 1.3.1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 1.3.2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 1.3.3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
  • 1.4 总结
  • 第二章 试验设计部分
  • 2.1 本试验课题的提出
  • 2.2 试验设计部分
  • 第三章 污泥培养驯化及挂膜试验研究
  • 3.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3.2 填料挂膜
  • 3.3 总结
  • 第四章SBR法处理印染废水中各参数的影响试验
  • 4.1 SBR 法处理印染废水中pH 值对SBR 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
  • 4.1.1 试验装置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与建议
  • 4.2 SBR 法处理印染废水中DO 对有机物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设备和装置
  • 4.2.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2.3 结论与建议
  • 4.3 SBR 法处理印染废水中温度对有机物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4.3.1 试验设备和装置
  • 4.3.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3.3 结论与建议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工艺流程可行性研究
  • 5.1 试验部分
  • 5.1.1 处理水水质
  • 5.1.2 试验流程
  • 5.1.3 试验装置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解酸化处理试验
  • 5.2.2 A 段SBR 处理试验
  • 5.2.3 B 段MSBR 处理试验
  • 5.2.4 A、B 两段设计小结
  • 5.3 整个流程稳定性效果试验
  • 第六章 动力学研究
  • 6.1 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 6.2 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6.3 SBR 法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6.4 动力学试验部分
  • 6.4.1 A 段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 6.4.2 B 段MSBR 的动力学研究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油污泥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5)
    • [2].微波联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7(08)
    • [3].基于梯度格型联合处理滤波器的注射机注射速度控制方法[J]. 塑料科技 2020(08)
    • [4].含油清洗废水联合处理工艺研究[J]. 化工管理 2014(03)
    • [5].一种生化联合处理油基岩屑工艺的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6(12)
    • [6].压力协同渗透和反渗透联合处理再生水特性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6(11)
    • [7].人工湿地与生态温室联合处理冬季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12)
    • [8].生化与臭氧后置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践[J]. 重庆大学学报 2011(S1)
    • [9].电化学絮凝与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油田污水的实验分析[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01)
    • [10].电化学絮凝与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油田污水的实验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5)
    • [11].去甲斑蝥素和吴茱萸碱联合处理对HepG2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08)
    • [12].关于联合使用AutoCAD和Photoshop的试述[J]. 信息通信 2014(03)
    • [13].时频联合处理抑制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4].缺血联合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压疮的影响[J]. 循证医学 2017(06)
    • [15].缺氧池+氧化沟联合处理制革废水的工程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8)
    • [16].高级氧化-生物法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2(22)
    • [17].异抗坏血酸与氯化钙联合处理对鲜切芒果的保鲜效果[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1)
    • [18].低温等离子-壳聚糖联合处理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J]. 印染助剂 2014(08)
    • [19].热湿联合处理空调方式的3大弊端[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8(07)
    • [20].飞机尾流雷达探测的时-频-空域联合处理[J]. 应用科学学报 2009(02)
    • [21].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制药废水[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05)
    • [22].碱/超声联合处理对庆大霉素菌渣溶胞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5)
    • [23].印染废水铁碳微电极-电化学氧化联合处理研究[J]. 应用化工 2013(09)
    • [24].高级氧化与生物联合处理含氯酚废水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009(14)
    • [25].微波-活性炭联合处理焦化废水的应用前景[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4)
    • [26].模糊控制在循环水加药联合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8(12)
    • [27].压力与热联合处理对猪肉脂肪氧化的影响[J]. 肉类工业 2016(05)
    • [28].菌藻联合处理对罗氏沼虾育苗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2(08)
    • [29].微波-机械力化学联合处理对神府煤浮沉组成的影响[J]. 选煤技术 2010(03)
    • [30].水泥窑和焚烧炉联合处理生活垃圾技术的试用[J]. 水泥 2008(12)

    标签:;  ;  ;  ;  

    水解酸化与复合SBR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