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论文题目: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作者: 杨振发

导师: 李希昆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流域

文献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被采用,中国于2003年起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国际上,由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本身是国内程序,因此对于产生跨界环境影响的一国建设活动,如果要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维护受影响国的环境利益,则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目前国际上仅有的有关跨国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约是《跨国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但跨界的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课题。 虽然中国是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但中国的国际河流法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本文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开发已经展开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流域开发基本制度尚未确立的实际情况,拟从国际环境法和比较环境法的角度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作初步探讨。通过对该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借鉴其他流域建立相关制度的成功经验,总结2001年中、老、泰、缅四国在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疏通项目中首次采用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成功经验,尝试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问题做出深度探讨,以有利于促进流域六国进行共同开发和多方合作,推动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得到有效展开。

论文目录: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研究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研究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现状

第五节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 国际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 指导建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际法原则

第二节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分析

第三节 国际水法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条款研究

第三章 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

第一节 泰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二节 柬埔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三节 老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四节 越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

第五节 缅甸环境法律制度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环境影响评价政策评析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评析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第三节 各国环评制度的异同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影响

第五章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不同法域间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分析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建立跨界流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的实证分析-对《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

第六章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构想

第三节 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第四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Ⅱ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谢词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中英法律制度对环境影响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D]. 刘国梁.大连理工大学2016
  • [2].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问题研究[D]. 杨丹芳.天津大学2012
  •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 董博.北京化工大学2007
  •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 张海华.吉林大学2006
  • [5].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多准则模糊评价及污染治理冲突分析[D]. 贾桂红.大连理工大学2009
  • [6].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张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 [7].战略环境评价实践研究[D]. 陈彬.厦门大学2002
  • [8].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 禹怀亮.兰州大学2015
  • [9].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应用[D]. 傅盈盈.浙江大学2012
  • [10].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D]. 赵娜.西安科技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张晓磊.山东大学2007
  • [2].我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D]. 范娟.昆明理工大学2007
  • [3].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D]. 邵道萍.福州大学2005
  •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法律责任研究[D]. 王函.华东政法学院2005
  • [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思考[D]. 韩爱青.吉林大学2006
  • [6].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与解决机制研究[D]. 陈晓梅.河海大学2006
  • [7].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田颖.东北大学2005
  • [8].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D]. 向佐群.湖南师范大学2002
  • [9].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D]. 问泽霞.南京林业大学2004
  • [10].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司法完善[D]. 肖涛.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  ;  

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