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犯罪中“他人之物”的例外研究

财产犯罪中“他人之物”的例外研究

论文摘要

财产犯罪中侵害对象一般理解为他人之物,本文结合实践中的特殊案例,围绕犯罪对象,从自有之物、共有之物、抛弃之物三个角度,探讨他人之物的例外情形。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犯罪数额的认定、抛弃物归属的判断分别是该三类犯罪认定过程中的关键点。对于自有之物,从国内外刑法理论界对犯罪客体的学说争论的演变、发展可知,自有之物完全可能成为财产犯罪的侵害对象。笔者赞同我国学者提出的混合说的观点,即财产犯罪的法益包括所有权、合法的占有权甚至包括非法的占有权,但在非法占有的情况下,占有人的占有不得对抗所有权人恢复所有权的行使。故,自有之物成为财产犯罪的侵害对象完全不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或者矛盾之处。同时,侵害对象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在此类案件的认定过程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与否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非法占有目的是行为人为使自己像物之所有人或者占有人一样实现对物的控制而排除物之所有人或者占有人对物的所有或者占有的主观意图。作为独立于故意内容之外的主观的超过要素,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是一个需要综合案件客观情况,包括行为人、行为动机、行为手段、占有时间等诸多要素进行法律逻辑推断的过程。如果物之所有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采取非法手段取得该物,给第三人造成了物质上损失的,则此种情形下的自有之物即属一般财产犯罪表述中的“公私财物”;如果物之所有人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也不会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则此种情形下的自有之物一般不宜认定为“公私财物”,行为人的行为也不宜以财产犯罪论。在自有之物属“公私财物”时,一旦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有关犯罪构成要件,则一律应以犯罪论处,物之归属的自有性并不会成为阻碍定罪量刑的障碍。对于共有之物,一般而言物之共有属性并不会对行为人的行为性质产生影响,但共有关系的存在却往往伴随着刑民交织的情形,综合案件客观具体情节,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恶性已达到了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程度,则行为所涉及的共有之物的财产犯罪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行为人的行为性质进行判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恶性尚未达到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程度,则行为人的行为仅限于民事领域调整即可。同时,物之共有属性却在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犯罪数额的认定。而在财产犯罪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又是至关重要的。在数额犯中,犯罪数额直接决定了罪与非罪的区别;在行为犯中,犯罪数额直接影响着刑罚种类的适用以及量刑幅度的选择。笔者认为,认定犯罪数额时应扣除行为人自有部分,在此大前提下,区分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参照民法的相关具体规定进行各共有人份额的划分与犯罪数额的认定,但是如果其他共有人因行为人的行为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则行为人的自有部分也应计算入犯罪数额。同时,对基于家庭关系形成的共同共有,因该类共有关系中掺杂的更多的是一种血缘与亲情等法律因素之外的伦理、情感等其他因素,故笔者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应在目前已有的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区分人身伤害与财产犯罪,进一步完善家庭内部成员间犯罪的相关规定,对仅涉及金钱犯罪而无人身暴力或者轻微人身暴力的案件,在家属不要求追究、表示谅解的情况下“不以犯罪论处”,避免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围绕现有的司法解释作出过于宽大或者过于狭窄的理解,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对于抛弃之物,民法理论上行为人一旦为了抛弃行为,物即归于无主,其他任何第三人均可为先占行为并成为新的物之所有人。据此,占有抛弃之物的行为一般不以犯罪论。但是,笔者通过本文第三个案例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抛弃之物均为无主物,抛弃物同样可以成为财产犯罪中通常所指称的他人之物。若抛弃行为发生于一个相对封闭、私密的环境,而场所管理人、控制人又对该抛弃物知晓并有占有之意识的,则场所管理人、控制人在法律上被推定为该抛弃物的新的所有人。对未归于无主的抛弃物,任何第三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为的不法侵害该物的行为仍可能因触犯刑法而构成犯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他人之物”之例外——“自有之物”能否成为财产犯罪的侵害对象
  • (一) 我国财产犯罪侵犯客体的传统学说——所有权说
  • (二) 国外财产犯罪客体的学说之争
  • 1、 本权说
  • 2、 占有说
  • 3、 中间说
  • (三) 我国学者提出的混合说
  • (四)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理解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 1、 行为动机
  • 2、 行为手段
  • 3、 处置方式
  • 4、 占有时间
  • 5、 个人情况
  • (五)、结论
  • 二、 “他人之物”之例外——“共有之物”犯罪及犯罪数额的认定
  • (一) 我国关于家庭内部成员间财产犯罪的立法规定
  • (二) 除家庭内部成员外,基于其他法律关系形成的共有之物的犯罪行为认定
  • (三) 涉及共有之物犯罪的犯罪数额认定
  • 1、 坚持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 2、 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 3、 共有之物的特殊情况
  • (四) 结论
  • 三、 “他人之物”之例外——“抛弃之物”的犯罪研究
  • (一) 一般民法上的抛弃物——无主物
  • (二) 特定情况下的抛弃物——他人之物
  • (三) 结论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票投资损益鉴定方法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犯罪数额认定的影响[J]. 中国农业会计 2016(03)
    • [2].对多次挪用同一账户内公款的犯罪数额应如何认定[J]. 法制博览 2017(24)
    • [3].刑事办案一本通——犯罪数额与情节认定[J]. 中国律师 2016(09)
    • [4].如何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的犯罪数额[J]. 人民检察 2014(20)
    • [5].金融犯罪数额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10)
    • [6].对平衡经济犯罪数额与量刑关系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1(08)
    • [7].多次盗窃但未达犯罪数额也可定罪[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10)
    • [8].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J]. 法治研究 2009(10)
    • [9].确定犯罪数额标准的原则与方法[J]. 法律适用 2008(12)
    • [10].关于犯罪数额认定中若干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J]. 法律适用 2008(11)
    • [11].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认定研究[J]. 学理论 2014(36)
    • [12].贪污合资公司国有股权案中犯罪数额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19(17)
    • [1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司法认定探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1)
    • [14].犯罪成本制约犯罪数额认定的路径审视[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5)
    • [15].侵财类案件中犯罪成本的不同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16(27)
    • [16].论“日额金”制在我国刑法罪状中的引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7].赃物犯罪数额问题的三点探讨[J]. 人民检察 2010(03)
    • [1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问题[J]. 法制博览 2019(26)
    • [19].支付500元后骗走手机,犯罪数额是否相应扣减[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9(05)
    • [20].iPhone4窃换iPhone4S犯罪数额如何计算[J]. 中国检察官 2014(02)
    • [21].“套路贷”案件法律适用探讨[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9(03)
    • [22].刑事司法中的犯罪数额概括化认定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18(09)
    • [23].被盗首饰无法估价时能否按销赃数额认定犯罪数额[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03)
    • [24].“贪污数额”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究[J]. 中国检察官 2012(04)
    • [25].案名:瞿某某等人诈骗罪案 主题:“套路贷”犯罪特征的甄别[J]. 中国检察官 2018(24)
    • [26].既遂、未遂并存情形下犯罪数额的处理[J]. 人民检察 2015(11)
    • [27].不动产犯罪数额的计算[J]. 人民司法 2012(01)
    • [28].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认定若干问题探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2)
    • [29].论财产犯罪中的数额认定[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30].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犯罪数额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11(21)

    标签:;  ;  ;  ;  

    财产犯罪中“他人之物”的例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