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作者: 梁朝朝

导师: 张学军,杨森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钾离子通道,发病机制

文献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发病率约9%,与糖尿病的发病率相似。在泌尿外科门诊病人中前列腺炎患者约占25%,男性一生中曾经出现过前列腺炎症状者约占50%。慢性前列腺炎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有感染与炎症、前列腺尿液返流、自身免疫、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 研究目的 1.调查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 2.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3.探讨病原微生物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探讨前列腺液、尿液钾离子浓度与患者症状、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5.探讨钾离子通道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1.随机选择安徽省内省、市、县三地泌尿外科门诊年龄在20—59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00例,无记名填写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学历、性格、职业、病程、治疗情况、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情况及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等共29项。 2.对其中2000例患者进行了性功能状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病程、治疗情况等。(2)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3)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5(IIEF--5)。 3.随机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健康对照组68例,完成中段尿、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论文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前列腺炎NIH分类

附录2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3 个人简历

附录4 在学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附录5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课题综述一

课题综述二

已发表SCI论文

论文1 Prevalence of sexual dysfunction in chines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论文2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2498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论文3 Potassium ion channel expression in prostate epithelium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论文4 Measurement of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s in expressed prostates secretion and urine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and its implications

发布时间: 2006-10-30

参考文献

  • [1].感染、心理因素和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研究[D]. 陈修德.山东大学2005
  • [2].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在慢性前列腺炎(III B)中的意义—机制研究和诊治方法选择[D]. 魏辉.中山医科大学2002
  • [3].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的关系[D]. 彭风华.中南大学2006
  • [4].SP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及在慢性前列腺炎疼痛中的作用探讨[D]. 张恒.第三军医大学2007
  • [5].胶质细胞活化和慢性前列腺炎顽固持续性疼痛关系的实验研究[D]. 张水文.第三军医大学2007
  • [6].慢性前列腺炎致膀胱功能异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陈勇.重庆医科大学2010
  • [7].左氧氟沙星、特拉唑嗪单独和联合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王建新.山东大学2016
  • [8].p38MAPK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及参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实验研究[D]. 王强.第三军医大学2009
  • [9].多参数MRI鉴别外周带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D]. 张同华.苏州大学2017
  • [10].中国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疗效评判标准的初步研究[D]. 郝宗耀.安徽医科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前列清疏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卫培峰.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2].清热益肾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症的疗效观察[D]. 许峰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3].盆腔淤血综合征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动物试验研究[D]. 余刚.四川大学2004

标签:;  ;  ;  ;  ;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