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后牙移动对大鼠踝突软骨组织学形态、增殖与凋亡活动及IGF表达的影响

个别后牙移动对大鼠踝突软骨组织学形态、增殖与凋亡活动及IGF表达的影响

论文摘要

咬合与颞下颌关节功能密切,咬合变化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发生怎样的生理病理学反应?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了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大鼠髁突软骨在不同咬合条件下组织形态改变和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的表达变化情况,对颞下颌关节响应咬合改变进行的适应性改建活动进行系统研究。 选用8周龄SD雌性大鼠14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4只),B组——单纯切牙磨除组(2只),C组——后牙渐进性咬合紊乱组(4只)和D组——磨除前牙十后牙渐进性咬合紊乱组(4只)。具体实验方法:A组:同环境下饲养,不作任何实验操作;B组:将上、下颌前牙磨短至牙颈部,上下颌前牙间保持有约1~2mm间隙不接触,每周检查、磨短1次:C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使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及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向近中移动约1mm,造成该牙与对颌牙尖窝不吻合的咬合接触关系;D组:同时施以上述两组的实验操作。4周后取材作HE染色,以及PCNA、BAX蛋白、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如下:A组:对照组双侧髁突软骨厚度未见明显差异,后份最厚,前份最薄。在增殖层,过渡层和肥大层IGF—Ⅰ及IGF—ⅠR均有表达,其中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咬合改变对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厚度的影响
  • 实验二 咬合改变对大鼠髁突IGF-Ⅰ及其受体分布的影响
  • 实验三 咬合改变对大鼠髁突PCNA及BAX分布的影响
  • 全文总结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髁突软骨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12)
    • [2].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04)
    • [3].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致咬肌结构功能变化的临床浅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9)
    •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病因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03)
    • [5].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护骨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6].渐进性咬合紊乱致大鼠咬肌超微结构损伤及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07)
    • [7].渐进性咬合紊乱大鼠的髁突软骨中Ihh、Smo及Ptch1表达变化[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4(03)
    • [8].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 2012(02)
    • [9].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牙合创伤症的调磨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4)

    标签:;  ;  ;  

    个别后牙移动对大鼠踝突软骨组织学形态、增殖与凋亡活动及IGF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