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赵蕾(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中图分类号】R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80-02【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对照只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左卡尼汀,肾性贫血【Abstract】ObjectiveL.carnitineJointErythropoietintreatmentofrenalanemia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Methods50patientswithrenalanemia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of25patientstreatedintravenouslyL.carnitineanderythropoietinaftereachhemodialysis,andcontrolonlyerythropoietininjectionsfor12weeks.Thetreatmentgrouphemoglobin,hematocritincreased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reatmentgroupthanthe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hypertension.ConclusionThecombinedL.carnitinecanimproveErythropoietintreatmentofrenalanemiainchronic,lowererythropoietin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Keywords】erythropoietin,L.carnitine,renalanemia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使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相对不足,导致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不足,是导致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首要因素,但是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不佳,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取在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50例,分2组进行治疗标准:年龄在21~70岁;血液透析9h.12h/周;补充足量的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查无缺铁;无顽固性高血压;无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近期没有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剔除了失血、感染、溶血等影响因素。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5例。治疗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8.5±12.8)岁,原发病分别为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10例,良性动脉硬化性肾病2例。对照组里男12例,女13例,年龄(56.4±13.1)岁,原发病分别为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11例,良性动脉硬化性肾病1例,红斑狼疮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剂量及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水平、血肌酐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1.2透析方法使用AK90、日本尼普洛三醋酸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在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时间4.4.5h,每周3次,透析器重复使用。普通肝素钠抗凝,同一厂家生产。1.3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9000u/周,在血透后皮下注射,其部位在上臂三角肌外侧,当Hb≥100g/L,Hct≥30%后减量,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组每次在血透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0g加入20ml生理盐水静脉缓推注射3~5min,每周2次。观察时间3个月,每个月均抽血查Hb、Hct。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和检验,以P<0.05位显著差异。2.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Hb、Hct开始上升,至病程结束后两组Hb、Hct均显著升高。两组相比,治疗组Hb及Hct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治疗前后Hb及Hct的变化注:差值]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以治疗后患者血压升高≥30/15mmHg为血压升高的标准,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升高及其他症状如内瘘阻塞的发生率、癫痫的发病率等,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血透过程中使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目的护理。3.2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Hb、Hct比较,P值均<0.01。3.3以治疗后患者血压升高≥10mmHg为血压升高的标准护理。3.4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变化治疗组于治疗后第4、8、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了10%、16.7%、33.4%,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肾性贫血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压升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其与左卡尼汀合用减少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提升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促红素用量减少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使用能显著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素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减少输血,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雷建蓉.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5(3):8.[2]王英,王梅.从L.肉碱纠正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83.184

标签:;  ;  ;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