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比较目的比较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焦虑症(anxietydisorder,AD)和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在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MDD组、AD组、OCD组比较的横断面研究设计,对45名MDD患者、45名AD患者和39名OCD患者进行了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比较。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包括血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浓度。心理社会功能评估通过以下量表完成: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 scale,HAMA)、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归因方式问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ASQ)、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自尊量表(Theself-esteem scale,SES)、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rsonality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结果1.MDD组的HAMD、SDS、SAS总分均显著大于AD组和OCD组,MDD组和AD组的HAMA总分显著大于OCD组,OCD组的HAMD第21项强迫得分显著大于MDD组和AD组。2.对于HAMD分量表症状,MDD组的迟缓、睡眠障碍、绝望因子得分显著高于AD组和OCD组,MDD组和AD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OCD组,MDD组和OCD组认知障碍因子得分显著大于AD组,OCD组的绝望因子得分显著大于AD组,体重和日夜变化因子三组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3.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将HAMA划分为7个新的分量表:①焦虑体验;②抑郁症状;③躯体神经系症状(简称躯体神经);④内脏器官症状(简称脏器症状);⑤生殖泌尿系症状(简称生殖泌尿);⑥植物神经系症状(简称植物神经);⑦会谈表现。MDD组的抑郁症状因子得分显著高于AD组和OCD组,MDD组和AD组的躯体神经和脏器症状因子得分显著高于OCD组,三组的焦虑体验、会谈表现、生殖泌尿和植物神经因子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4.三组患者的血浆5-HT、NE、ACTH、皮质醇和BDNF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5.MDD组的人格内外向和神经质得分低于OCD组,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AD组,AD组的复原力得分高于MDD组和OCD组,三组在归因方式、无望感、人格的精神质和自尊方面的差异不显著。6.三组间的社会功能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1.门诊AD和OCD患者抑郁症状程度相似,MDD患者相对较重;AD和MDD患者焦虑、强迫症状程度相似,OCD患者强迫症状相对较重,焦虑相对较轻。焦虑体验、会谈表现、生殖泌尿和植物神经症状是MDD、AD、OCD共有的非特异性症状。AD症状群=非特异性症状+其他部分焦虑症状(躯体神经和脏器症状);OCD症状群=非特异性症状+其他部分抑郁症状(认知障碍和绝望)+OCD特异性症状(强迫症状);MDD症状群=AD症状群+OCD症状群+MDD特异性症状(迟缓和睡眠障碍)-OCD特异性症状(强迫症状)。2.门诊MDD、AD、OCD患者的血浆5-HT、NE、皮质醇、ACTH、BDNF水平相似,提示三个疾病有相似的生理改变,很难以上述生理指标鉴别疾病。3.门诊MDD、AD、OCD患者具有相似的归因方式和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自尊具有类特质的性质,可对三种疾病患者进行归因训练和自尊干预;三种疾病患者的精神质水平相似,MDD患者比OCD患者更加内向,OCD患者比MDD患者更加神经质,人格特质对不同疾病具有病理塑形作用,疾病也可影响人格表现;三种疾病患者的无望感相似,MDD患者比A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少;MDD和OCD患者的复原力不及AD患者,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复原力水平设计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有效实现心理治疗的“赋能”作用。4.门诊MDD、AD、OCD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相似,本研究希望为社会资源的分配提供参考,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第二部分团体归因训练和5-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比较目的比较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初步探讨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心理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对照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系统比较了团体归因训练(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ARGT)和5-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根据就诊顺序将MDD、AD、OCD患者分至ARGT组(n=63)或SSRI组(n=66),ARGT组54人,SSRI组55人完成了研究。所有被试治疗前后测定血浆5-HT、NE、ACTH、皮质醇和BDNF,评定HAMD、HAMA、SDS、SAS、ASQ、SES、EPQ-RSC、CD-RISC、IWB、SDSS,OCD患者加测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治疗中每两周评定一次HAMD和HAMA。结果1.两种治疗后的HAMD、HAMA、SDS、SA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5个时间点的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的HAMD总分和HAMA总分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都显著降低了Y-BOCS总分、强迫思维得分和强迫行为得分,对强迫症状改善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2.两种治疗对HAMD和HAMA分量表症状随时间的改善具有不同的规律:(1)从整体上看,无论是HAMD还是HAMA,SSRI组2周的改善较ARGT组明显,而ARGT组6、8周的改善较SSRI组明显;(2)对于HAMD分量表症状:1) ARGT组的“整体优势因子”为:认知障碍、迟缓、绝望,SSRI组的“整体优势因子”为:日夜变化;2) ARGT组的“相对首效因子”为:认知障碍、迟缓、绝望(6周)(表2-16),SSRI组的“相对首效因子”为: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2周);3) ARGT对HAMD分量表症状有效改善的顺序为:体重、日夜变化(2周)→睡眠障碍(4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6周);SSRI对HAMD分量表症状有效改善的顺序为: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体重、日夜变化(2周)→认知障碍、迟缓、绝望(8周);(3)对于HAMA分量表症状:1) ARGT组的“整体优势因子”为:抑郁症状、会谈表现,SSRI组的“整体优势因子”为:焦虑体验;2) ARGT组无“相对首效因子”,SSRI组的“相对首效因子”为:焦虑体验、抑郁症状、会谈表现、躯体神经、植物神经(2周);3) ARGT对HAMA分量表症状有效改善的顺序为:脏器症状、生殖泌尿(2周)→焦虑体验、抑郁症状、会谈表现、植物神经(4周)→躯体神经(6周)。SSRI组对HAMA分量表症状的改善无先后顺序:7个因子均最早在2周发生有效改善。3.ARGT组显著降低了血浆皮质醇水平,SSRI组显著增加了血浆5-HT和BDNF水平;ARGT组在血浆皮质醇水平上的减分显著高于SSRI组。4.ARGT组心理功能的前后比较在归因方式、无望感、自尊、主观幸福感、复原力、人格的内外向、神经质上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SSRI组的前后比较在人格的内外向、神经质,复原力和主观幸福感上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ARGT组的归因方式总分和三个维度减分,自尊减分和人格的精神质减分显著高于SSRI组。5.两组治疗后社会功能均显著改善;ARGT组的SDSS减分显著大于SSRI组。6.ARGT组5-HT减分与HAMA焦虑减分、社会功能减分呈负相关,NE减分与SAS焦虑减分呈负相关,皮质醇减分与SDS抑郁减分呈正相关,复原力减分与NE、ACTH减分呈正相关;SSRI组5-HT减分与SDS抑郁减分呈负相关,皮质醇减分与人格内外向减分呈正相关。结论根据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结果的讨论,拟得出以下结论:1.症状方面,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心理治疗起效较慢,药物治疗起效较快。心理治疗对皮质症状的作用较好,药物治疗对皮质下症状的作用较好。2.神经解剖方面,药物治疗的优势位点可能在皮质下,治疗过程呈现明显的皮质下(2周)到皮质(8周)的自下而上的作用过程;心理治疗的优势位点可能为脑皮质,但不同的阶段和技术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位点:情绪稳定技术和认知指导技术带来外周改善(2周)→成长经历分析带来边缘系统和脑干改善(4周)→认知行为技术带来皮质改善(6周)。两种治疗最终都导致了皮质-皮质下脑功能的网络式改变,疾病的恢复来自这种复杂的系统调节,而不是单纯的局部区域改变。3.神经生理方面,心理治疗可调节血浆皮质醇水平,平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药物治疗可上调5-HT,通过5-HT能发挥作用。推测两种治疗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方式,并通过HPA轴和5-HT能的功能联系相互作用,起到综合的治疗效果。4.神经可塑性方面,药物治疗通过BDNF的中介作用,影响神经网络的活动依赖性突触可塑性;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学习和记忆过程,可能作用于经验依赖性脑可塑性。5.心理社会功能方面,随着症状的缓解,两种治疗对人格、复原力、主观幸福感、社会功能都有明显改善,心理治疗还可直接作用于归因方式、自尊、人格和社会功能,通过以下四方面作用模式起效:①归因方式的改善;②自尊、人格、复原力的提高;③症状的消除和社会功能的恢复;④无望感的消除和主观幸福感的提高。以上四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整体功能,良性重构心理特质,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易感性。第三部分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比较目的比较ARGT对MDD、AD和OCD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的差别。方法采用MDD组、AD组、OCD组相互比较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系统比较了ARGT对门诊MDD(n=19)、AD(n=19)、OCD(n=16)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所有被试治疗前后进行血浆5-HT、NE、ACTH、皮质醇和BDNF的测定,完成24项HAMD、HAMA、SDS、SAS、ASQ、SES、EPQ-RSC、CD-RISC、IWB和SDSS量表的评定。结果1.三组的HAMD、HAMA、SDS、SAS、HAMD第21项强迫得分,在ARGT后都有显著减少;MDD组的HAMD减分显著高于OCD组、强迫减分显著高于AD和OCD组。2.三组被试治疗后的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5种生物学指标减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治疗后MDD和OCD患者的归因方式三个维度均显著改善,AD患者归因方式的普遍和持续维度显著改善,三组患者的自尊均显著改善。MDD组的无望感、主观幸福感、复原力和人格精神质、内外向均显著改善,AD组的人格神经质、复原力显著改善,OCD组的无望感显著减轻。ARGT对MDD组复原力的作用显著高于AD组和OCD组,对AD组持续归因的作用显著高于MDD组。4.三组ARGT后社会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ARGT对三组的社会功能减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ARGT对MDD、AD、OCD三种疾病的症状均有明确改善,对三种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相对而言,ARGT对MDD效果最佳,AD次之,OCD再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前言
  • 1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现状
  • 1.1 MDD、AD、OCD的生物学因素研究现状
  • 1.2 MDD、AD、OCD的心理学因素研究现状
  • 1.3 MDD、AD、OCD的社会学因素及社会功能研究现状
  • 2 心理治疗作用的研究现状
  • 2.1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MDD、AD、OCD作用比较的研究现状
  • 2.2 心理治疗神经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现状
  • 3 归因训练的研究现状
  • 3.1 归因训练的基本理念
  • 3.2 归因训练的适用范围
  • 3.3 归因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比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MDD组、AD组、OCD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比较
  • 2.2 MDD组、AD组、OCD组症状比较
  • 2.3 MDD组、AD组、OCD组心理功能比较
  • 2.4 MDD组、AD组、OCD组社会功能比较
  • 2.5 MDD组、AD组、0CD组生理功能比较
  • 3 讨论
  • 3.1 MDD、AD、OCD症状比较的讨论
  • 3.2 MDD、AD、OCD生理功能比较的讨论
  • 3.3 MDD、AD、OCD心理功能比较的讨论
  • 3.4 MDD、AD、OCD社会功能比较的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团体归因训练和5-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比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干预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ARGT组和SSRI组被试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比较
  • 2.2 ARGT和SSRI对症状作用的比较
  • 2.3 ARGT和SSRI对心理功能作用的比较
  • 2.4 ARGT和SSRI对社会功能作用的比较
  • 2.5 ARGT和SSRI对生理功能作用的比较
  • 2.6 ARGT组和SSRI组生理指标减分与量表减分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从症状的改善规律看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 3.2 从心理社会功能的改善规律看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 3.3 从生理功能的改善规律看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 3.4 从生理功能改善与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改善的关系看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 3.5 影响心理治疗作用的可能因素
  • 3.6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关系及临床治疗策略的探讨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比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MDD组、AD组、OCD组被试人口学和疾病特征比较
  • 2.2 ARGT对MDD、AD、OCD患者症状作用的比较
  • 2.3 ARGT对MDD、AD、OCD患者心理功能作用的比较
  • 2.4 ARGT对MDD、AD、OCD患者社会功能作用的比较
  • 2.5 ARGT对MDD、AD、OCD患者生理功能作用的比较
  • 3 讨论
  • 3.1 ARGT对MDD、AD、OCD患者症状作用的比较
  • 3.2 ARGT对MDD、AD、OCD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作用的比较
  • 3.3 ARGT对MDD、AD、OCD患者生理功能作用的比较
  • 4 结论
  • 本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影响
  • 综述二:归因训练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
  • 综述三:归因训练的理念和技术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锻炼领域中归因训练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01)
    • [2].学习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的归因训练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04)
    • [3].例谈归因训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07)
    • [4].中学教学中开展归因训练的实践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1)
    • [5].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实施归因训练的思考[J]. 体育师友 2018(02)
    • [6].输了比赛,赢得成长——例谈归因训练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J]. 班主任 2018(05)
    • [7].归因训练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5)
    • [8].例谈归因训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7(09)
    • [9].英语学习再归因训练模式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10)
    • [10].归因训练在足球教学中对学生归因方式的影响[J]. 新课程(下) 2016(01)
    • [11].归因训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才开发 2008(10)
    • [12].中职生化学归因训练的集体研究[J]. 读天下 2016(23)
    • [13].关于归因训练在提升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研究[J]. 海外英语 2020(17)
    • [14].中医院校公共体育网球选修课实施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09(04)
    • [15].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实施归因训练研究[J]. 农家参谋 2017(17)
    • [16].抑郁倾向高中生归因训练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0)
    • [17].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03)
    • [18].归因理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应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19].论归因训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0)
    • [20].高职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20(11)
    • [21].积极归因训练在中职护生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 卫生职业教育 2016(01)
    • [22].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疗效[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06)
    • [23].当代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归因训练研究[J]. 校园心理 2012(02)
    • [24].积极的归因模式和归因训练方式[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5].不同归因训练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 高教学刊 2018(15)
    • [26].运用归因训练,帮助学困生高效学习[J]. 华夏教师 2013(04)
    • [27].归因训练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36)
    • [28].归因训练合并米氮平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8)
    • [29].积极归因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07)
    • [30].护理学系本科生人际交往归因训练模式建立[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  ;  ;  ;  ;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