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

论文摘要

社会整合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社会整合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实现和谐,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既面临对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进行彻底清理的问题,又面临快速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思想多元化以及政治权威消解等问题。这两大问题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交织在一起,影响着社会的有效整合。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打破思想僵化,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不断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政治关系协调,加强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等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整合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当代中国,社会整合与邓小平理论密切相关,即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是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变迁的重要动因。因此,把当代中国社会整合问题与邓小平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领域,推进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且有助于明了和把握我国社会整合变迁的历程和深层原因,汲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研究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必须首先明晰“社会整合”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问题。本文在对此梳理和界定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外社会整合理论,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前提。同时,根据研究的主题,概述了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历史境遇,即制度条件和现实背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基本清理,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利益整合、政治整合、意识形态整合、社会规范整合以及组织整合等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利益整合的关键是在利益分化的前提下,在利益供给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关系和谐。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整合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原来僵化的利益关系结构,实现利益的适度分化,促使我国社会形成多元的利益关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二是遵循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在保证利益适度分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协调利益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同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利益整合的主要内容。政治整合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关系的协调。邓小平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政治整合的核心主体,加强党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合法性,不断强化党的整合能力的基础上,正确梳理和整合我国社会的主要政治关系,包括阶级阶层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等,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加强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民主建设进程,发挥民主在政治整合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关于社会团体、宗教等的正确政策,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宗教在政治整合中的特殊作用。这些思想及实践推进了我国社会政治秩序的和谐稳定和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意识形态整合的目的是通过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性论证,为社会成员提供价值导向,从而为社会团结、凝聚奠定思想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关于意识形态整合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一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打破了原来僵化、教条思想的束缚。在此基础上,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意识形态整合的逻辑起点;二是廓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确立意识形态整合的基本方向;三是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提出意识形态整合的实践原则、方向性原则、人民利益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等。另外,邓小平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积极发挥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整合作用。社会规范整合是通过社会控制实现社会良好秩序的主要途径。邓小平吸取我国长期忽视法制的教训,强调加强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规范,包括法律、制度和纪律等规范,实现我国社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有效地发挥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规范的整合作用;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的道德“政治化”、“理想化”以及社会风气下降等问题,邓小平强调道德的层次性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性,有效发挥了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非制度性社会规范的整合作用。组织是把社会成员编织在一起,结成有机社会联系的重要形式。组织整合在一个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社会里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自身的组织整合在整个社会组织整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在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保持党组织纯洁、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整合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原来强有力的整合组织,如单位制等的整合作用逐渐消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积极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新的组织整合方式,在社区整合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等组织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邓小平理论推动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总体特征,是实现了在当代中国社会整合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即形成了社会在整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整合的良好态势。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在理论上,实现了社会整合目标、基础和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开放多元、社会流动的合理有序、政治参与的广泛有序、社会建设的不断进步、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等。当代中国社会整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为现代社会整合机制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社会整合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整合与构建和谐社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邓小平理论推动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因素及其成因,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在利益、政治、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合路径。这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文献研究综述
  • 三、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社会整合理论概述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境遇
  • 一、社会整合概念界定
  • (一) 社会整合的涵义
  • (二) 社会整合的结构与功能
  • (三) 社会整合与几个相关概念区别
  • 二、社会整合理论概述
  • (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整合的探讨
  • (二) 西方社会整合理论述略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整合的启示
  • 三、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境遇
  • (一)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制度条件
  • (二)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主要背景
  •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整合
  • 一、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变革的重要动因
  • (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状况及分析
  • (二) 邓小平经济制度改革思想及其实践催生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变革
  • 二、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变革及其整合价值
  • (一) 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变革的主要表现
  • (二) 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变革的整合价值判断
  • 三、当代中国利益整合的基础、原则和途径
  • (一) 关于利益整合的基础
  • (二) 关于利益整合的原则
  • (三) 关于利益整合的途径
  •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整合
  • 一、政治整合的核心主体及其整合功能的发挥
  • (一)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治整合的核心主体
  • (二) 中国共产党整合功能发挥的关键
  • 二、正确处理政治关系是政治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梳理阶级阶层关系,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 (二) 促进党派关系和谐,构建合理的党派关系结构
  • (三) 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政治秩序稳定
  • 三、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
  • (一) 党内民主是发挥民主整合作用的核心
  • (二) 人民民主是发挥民主整合作用的主体
  • (三) 基层民主是发挥民主整合作用的重要环节
  • 四、发挥社会团体、宗教等的整合作用
  • (一) 发挥社会团体的整合作用
  • (二) 关于发挥宗教的整合作用
  •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整合
  • 一、意识形态整合的逻辑与实践起点
  •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二) 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 二、意识形态整合的关键环节和价值导向
  • (一) 廓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 (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三、关于理想信念及其社会整合作用
  • 四、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论原则
  • (一) 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途径是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
  • (二) 意识形态整合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规范整合和组织整合
  • 一、社会规范的整合作用与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规范状况
  • (一) 社会规范对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
  • (二)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规范状况
  • 二、制度性社会规范整合
  • (一) 法律整合
  • (二) 制度整合
  • (三) 纪律整合
  • 三、非制度性社会规范整合
  • (一) 社会主义道德整合
  • (二) 社会风气整合
  • 四、社会组织整合
  • (一) 中国共产党组织整合
  • (二) 单位制组织整合
  • (三) 社区整合
  •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评价
  • 一、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总体特征
  • (一) 我国传统社会整合与社会发展关系状况
  • (二) 社会整合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 二、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绩效分析
  • (一) 理论绩效
  • (二) 实践绩效
  • 三、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历史地位
  • (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为新时期社会整合机制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 (三) 在社会整合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起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第七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现实启示
  • 一、社会整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 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 (二) 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的联系与区别
  • 二、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因素及其成因分析
  • (一) 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因素
  • (二) 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因素的成因分析
  •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整合路径选择
  • (一) 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利益整合机制,实现利益关系有效整合
  • (二) 正确处理各种政治关系,实现政治关系有效整合
  • (三) 增强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包容性和导向性,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 (四) 健全社会规范体系,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五) 制定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福建茶叶 2019(10)
    • [2].少儿美术教育中的当代艺术定位[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3].浅谈当代艺术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及借鉴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4].《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征订单[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06)
    • [5].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创造 2019(11)
    • [6].当代西部中國畫作品选 劉文西题[J]. 新西部 2020(05)
    • [7].《当代英雄》[J]. 中国美术 2019(06)
    • [8].新闻传播对当代大众的影响研究[J]. 中国有线电视 2020(01)
    • [9].当代西部中國畫作品选[J]. 新西部 2020(06)
    • [10].传统漆艺在当代漆艺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探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3)
    • [11].长征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3)
    • [1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及内涵分析[J]. 农家参谋 2020(14)
    • [13].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介入与治理[J]. 社会科学家 2020(01)
    • [14].重大疫情中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3)
    • [15].当代中国社会共生关系的市场化建构[J]. 江汉论坛 2020(05)
    • [16].智能成为建筑当代性的本性?[J]. 当代建筑 2020(01)
    • [17].当代粉彩山水瓷画的艺术变革[J]. 陶瓷研究 2020(02)
    • [18].舞动治疗对当代大学生普及的重要性[J]. 戏剧之家 2020(18)
    • [19].《当代会计》诚征优秀稿件[J]. 当代会计 2020(05)
    • [20].当代大学生对新闻的认知探究[J]. 今传媒 2020(07)
    • [21].《当代会计》诚征稿件 欢迎订阅[J]. 当代会计 2020(12)
    • [22].《当代会计》诚征优秀稿件[J]. 当代会计 2020(12)
    • [23].治理的韧性分析及其理论重构:基于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视角[J]. 湖南社会科学 2020(05)
    • [24].《当代会计》诚征优秀稿件[J]. 当代会计 2020(16)
    • [25].《当代会计》诚征优秀稿件[J]. 当代会计 2019(23)
    • [26].《当代会计》诚征优秀稿件[J]. 当代会计 2019(21)
    • [27].“和合”思想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中的践行[J]. 现代交际 2018(24)
    • [28].“当代艺术”的强大与尴尬[J]. 艺术市场 2018(02)
    • [29].当代书画家风云榜[J]. 艺术市场 2018(05)
    • [30].涧越骏骑[J]. 书城 2019(05)

    标签:;  ;  ;  ;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