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红沟子剖面沉积物记录的阿尔金山9.8-9.1Ma构造事件

柴西红沟子剖面沉积物记录的阿尔金山9.8-9.1Ma构造事件

论文摘要

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是大陆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它们构成了在空间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沉积盆地作为造山带构造演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地质记录,为研究造山带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信息和线索。而盆地中充填的沉积物是盆地水系范围内造山带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的产物,这些沉积物很好的记录了盆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活动历史。柴达木盆地是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内陆盆地,构造上主要受控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大断裂。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已建立16.5-4.8 Ma高精度古地磁年代的红沟子剖面,通过对其剖面沉积特征、沉积相、古流向、沉积物源、沉积物磁化率、岩石磁学、古地磁构造旋转等详细研究,结合盆山耦合理论,重点探讨了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山晚新生代的重大构造事件,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红沟子地区沉积环境经历了下油砂山组(>16.5 Ma)扇三角洲相沉积、上油砂山组(16.5-9.8 Ma)扇三角洲-浅湖相沉积、9.8-9.1 Ma有沉积间断、狮子沟组(9.1-4.8 Ma)扇三角洲-浅湖相沉积以及最后到七个泉组(<4.8 Ma)的典型山麓冲积扇相沉积过程。2.通过磁化率椭球体最大主轴的方向(偏角)指示的水流方向,结合砾石A-B面、砾石成分、沉积构造等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沟子地区在16.5-4.8 Ma期间古水流主要来自于北西方向,源区主要是阿尔金山。3.红沟子剖面沉积物磁性特征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9.8 Ma以前剖面沉积物平均磁化率值较低(1.04x10-8m3kg-1)且总体波动幅度不剧烈。而9.1 Ma之后剖面沉积物平均磁化率值增高近2倍(达1.96×10-8m3kg-1),同时波动幅度增大。并且9.8 Ma以前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而9.1 Ma之后剖面沉积物中赤铁矿含量急剧减少,占主导地位的载磁矿物是磁铁矿。4.通过对红沟子剖面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地层样品特征剩磁方向进行费舍尔平均,得出红沟子地区狮子沟组地层相对于上油砂组地层顺时针旋转了7.3°、古纬度向北偏移了0.5°。5.通过沉积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关系以及构造旋转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山在9.8-9.1 Ma发生了一次重大构造隆升事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拟解决的问题
  • 1.3 论文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剖面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简介
  • 2.2.1 阿尔金断裂系
  • 2.2.2 阿尔金山
  • 2.2.3 柴达木地块
  • 2.3 柴达木盆地地层分布
  • 2.4 研究剖面概况
  • 第三章 阿尔金山南麓晚新生界磁性特征
  • 3.1 柴达木盆地磁性地层研究现状
  • 3.2 研究剖面的磁性地层年代
  • 3.3 研究剖面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 3.3.1 磁化率基本原理
  • 3.3.2 样品采集与测量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研究剖面沉积物岩石磁学特征
  • 3.4.1 岩石磁学基本概念
  • 3.4.2 样品测试与分析
  • 3.5 红沟子地区古纬度及构造旋转研究
  • 3.5.1 柴西红沟子地区古纬度的变化
  • 3.5.2 柴西地区构造旋转的厘定
  • 第四章 阿尔金山南麓柴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演化
  • 4.1 红沟子剖面沉积环境分析
  • 4.2 剖面沉积物源区分析
  • 4.2.1 磁化率各向异性简介
  • 4.2.2 磁化率各向异性指示的古水流方向
  • 第五章 阿尔金山9.8-9.1Ma的构造隆升事件
  • 5.1 盆山耦合理论
  • 5.2 阿尔金山的构造隆升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藏羊卓雍错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测定[J]. 地球与环境 2020(02)
    • [2].黄海麻坑群沉积物磷的保存与转化及环境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4)
    • [3].珠江口海域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3)
    • [4].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老化贝类养殖沉积物的生物修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4)
    • [5].盐度影响沉积物抗侵蚀性的环形水槽试验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3)
    • [6].岗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有色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J]. 环境科学 2020(06)
    • [7].江汉平原沉积物中磷酸盐与砷的竞争吸附机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8].酸性矿山排水影响的水库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4)
    • [9].沉积物—水界面水流通量研究之渗流仪直接测量法回顾与进展[J]. 地质论评 2019(S1)
    • [10].全球俯冲沉积物组分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8)
    • [11].砷在昂曲沉积物中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9)
    • [12].动水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微生物与铬的相互作用机理[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7)
    • [13].污染沉积物原位和异位修复方法概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9)
    • [14].唑草酮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残留分析[J]. 农药 2016(12)
    • [15].滇池不同湖区沉积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环境科学 2016(12)
    • [16].土壤/沉积物吸附抗生素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台州学院学报 2016(06)
    • [17].不同生长期水生植物对湿地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18].基于逸度方法的辽东湾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扩散行为[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 [19].白洋淀养殖区春季沉积物垂向微生物群落特征及驱动因素[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5)
    • [20].象山港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来源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4)
    • [21].基于脂肪酸探究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20(03)
    • [22].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前后沉积物对大型溞的毒性变化监测与评价[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04)
    • [23].城市化对甘肃省牛谷河沉积物氮磷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1)
    • [24].天鹅湖瀉湖沉积物铁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释放潜力[J]. 土壤通报 2020(04)
    • [25].岳阳王家河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 施工技术 2020(18)
    • [26].基于微量分析的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相关性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7].多重组合扰动对沉积物微界面环境的影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6(04)
    • [28].鄂东南云中湖近50a沉积物微量元素记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2)
    • [29].沉积物-水界面氮的源解析和硝化反硝化[J]. 环境科学 2017(04)
    • [30].沉积物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J]. 甘肃科技 2017(06)

    标签:;  ;  ;  ;  ;  

    柴西红沟子剖面沉积物记录的阿尔金山9.8-9.1Ma构造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