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陕西省太白县医院陕西宝鸡721600)

【摘要】目的:就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2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更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有效监控教育,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预后起到良好改善作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19-02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多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一旦患病需长时间服用降压药物,而人体的各种器官也会因为降压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而受到损害[1]。通常情况下,高血压会诱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等,因此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均应高度重视高血压疾病,全面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症的特点,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实施高质量护理,最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展开了深入探究,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相符。精神系统重大疾病患者、理解与表达能力较弱患者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列,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70.3±3.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2±0.4)年;观察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70.6±3.3)岁,病程1.5~9年,平均病程(5.5±0.6)年。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未见差别,不会影响本次统计数据。

1.2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治疗方案。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基本常识以及饮食、运动和心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1.2.1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①个别指导。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阶段的患者,给予其简单的语言指导。②专题讲座。定期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活动,由护理人员向老年患者讲解高血压方面的相关知识,如保健、症状、治疗以及康复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均大致了解高血压基本情况,知晓高血压需接受长期治疗,做好长期乃至终身治疗的准备,无需过多的担忧,治疗就是为了将血压降低和并发症减少。严格控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等。

1.2.2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①常识性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基本教育,涉及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的诊断、诱因、不良生活方式等,让他们能够大致了解高血压并发症的预兆,对其危害有所认识。②药物指导:高血压治疗非常漫长,特别是部分中度以上的患者,应在思想上就做好接受长时间治疗的准备。所以,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对用药的依从性做重点强调,提醒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让他们对高血压治疗有助于保护心肾功能有一正确认识。③运动教育:适量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且也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建议老年患者可进行一些如太极拳、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次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运动后的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30次,一旦发生心悸现象,需立即停止运动。运动强度可逐渐增加,若出现呼吸急促、疲倦等现象时,需暂停运动。④饮食教育:高血压的发病除了和遗传、情绪波动有很大关系外,也受到过度饮酒、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而其中可作为非药物治疗的一项措施就是饮食。高血压患者进食的食物应以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膳食纤维含量、高钙食物为主,尽量多食一些高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g以内。远离烟酒,但红酒可适量饮用。⑤心理教育: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良情绪,包括抑郁、焦虑等,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稳定患者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接受治疗,同时多和患者沟通,给予其鼓励,使之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并用方差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显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7%)(P<0.05),其中对照组中显效患者22例,观察组中显效患者30例;且在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更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有许多,一般老年人群为该病的高发群。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预后方面均较为特殊。高血压的发生通常都受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论是对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来说均十分有利,其既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也可改变患者行为,使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生活质量大幅提高[2]。在护理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因为老年患者已不具备较强的记忆力,所以要给予他们动作示范,反复强化健康教育,使之充分认识自身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让护理预期目标顺利实现。膳食钠摄入量和机体血压水平呈正比,若人体每天盐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则增高2.0mmHg,舒张压增高1.2mmHg。除此之外,饮酒也会增加降压药的抗药性。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未充分认识高血压防治常识,所以导致治疗不彻底,也未有效控制血压。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使之认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将血压降低,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危险。相关研究表明,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有效保护患者的重要器官。而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就较为显著,其促进了控制率与治疗率的提高[3]。

总之,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有效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疗效,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预后起到良好改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秀峰.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6):4974-4975.

[2]仪伟,王茜,王琳.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78-379.

[3]唐秀丽.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116.

标签:;  ;  ;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