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

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

论文摘要

自1998年拉米夫定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来,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耐药患者在接受新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治疗时更易产生耐药变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抗病毒治疗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课题以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测序和点突变耐药试验研究YMDD基序以外HBV P基因结构和功能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影响,并进行长片段靶序列反向斑点杂交试验检测点突变条件探索,同时构建高复制拉米夫定耐药HBV全基因感染性克隆,为研究HBV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及用于抗拉米夫定耐药HBV治疗药物筛选奠定基础。一、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其应用1. HBV RT区序列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性分析以29例对拉米夫定不同应答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标本HBV多聚酶和逆转录酶区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从治疗前患者血清中检出YMDD变异株,但发现其不一定发展为临床耐药。首次报道了在B基因型HBV感染者中,逆转录酶A区rt91和B区rt164位点核苷酸具有多态性,其氨基酸在拉米夫定耐药株主要表现为rt91L和rt164V,在敏感株中主要为rt91I和rt164L,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 0.01)。rt91L和rt164V经拉米夫定选择成为反跳患者和无应答患者血清HBV的主要表型。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免疫压力下,存在由单一基因型发展为混合基因型感染的现象。2. Rt91和rt164位点变异与拉米夫定耐药关系的研究在HBV拉米夫定敏感株野生株#56质粒基础上,我们分别构建rt91、rt164和rt204位点单突变和联合突变质粒,转染HepGⅡ,进行拉米夫定耐药试验。rtL164V变异使B基因型HBV YMDD野生株对拉米夫定敏感性下降,rtI91L变异虽不直接改变野生株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但与rtL164V联合变异可进一步降低HBV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rt91和/或rt164位点的变异,显著提高B基因型YMDD野生株和YMDD突变株病毒复制能力(P<0.05)。3.反向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位点以Biotin标记反向引物扩增HBV逆转录酶区,与尼龙膜上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并与P基因测序法比较。rt91位点反向斑点杂交法与测序法完全符合率为82.6%[(13+5+6)/29],误判率6.9%[(1+1)/29];rt164位点符合率89.7%[(16+10)/29],误判率3.4%(1/29);rt204位点符合率75.9%[(12+6+4)/29],误判率3.4%(1/29)。总体符合率82.8%,总体误判率4.6%。结果表明,长片段靶序列反向斑点杂交可用于HBV耐药基因多位点变异检测。二、高复制HBV拉米夫定耐药感染性克隆株的建立从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患者血清标本中扩增HBV全基因组,构建7株全长HBV基因克隆,通过磷酸钙转染HepGⅡ细胞和拉米夫定耐药试验,首次在国内筛选到一株具有高复制能力、拉米夫定耐药HBV B基因型全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株病毒发生YIDD变异,但并未发生rtV173L、rtL180M等已知可提高HBV复制能力的突变,逆转录酶保守区和HBV调控区序列也未见明显变异,推测可能是基因位点变异后导致逆转录酶空间结构改变,使病毒复制能力增强。

论文目录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主要菌株毒株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HBV 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其应用
  • 一、HBV RT 区序列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性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二、Rt91 和rt164 位点变异与拉米夫定耐药关系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三、反向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复制HBV 拉米夫定耐药感染性克隆株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解毒凉血方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3)
    • [2].赤芍颗粒调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免疫通道的临床研究[J]. 大众科技 2019(12)
    • [3].恩替卡韦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HBV相关肝细胞癌对患者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1)
    • [4].补体系统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24)
    • [5].广州地区献血者HBV核酸检测非重复反应性样本确认及追踪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3)
    • [6].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02)
    • [7].肺结核病病人感染HBV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发生合并症的影响[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02)
    • [8].深圳地区HBV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两种归队模式风险评估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03)
    • [9].外泌体在HBV感染相关性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14)
    • [10].精确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后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研究[J]. 肝脏 2020(07)
    • [11].恩替卡韦治疗HBV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11)
    • [12].39例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变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05)
    • [13].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16)
    • [14].HBV相关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浆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广东医学 2017(13)
    • [15].大剂赤芍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1例[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3)
    • [16].江西部分地区慢性HBV感染的家族聚集性分析[J]. 江西医药 2017(09)
    • [17].贵州少数民族人群HBV感染家庭聚集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02)
    • [18].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8)
    • [19].20例孕期女性口服替比夫定片抗HBV治疗的母婴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2)
    • [20].平均血小板体积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21].HBsAg阳性孕产妇miR-122 rs7227488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J]. 肝脏 2020(10)
    • [2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J]. 肝脏 2019(12)
    • [23].HBV阴性与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05)
    • [24].哈尔滨市239名医护人员HBV职业暴露现况及原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03)
    • [25].抗凝血酶Ⅲ评价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进展和28天死亡率的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20(06)
    • [26].不同消毒剂对HBV核酸和表面抗原的作用效果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20(05)
    • [27].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08)
    • [28].抗病毒联合蛋白营养支持治疗HBV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6)
    • [29].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抑制免疫健全小鼠肝脏HBV的复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12)
    • [30].HBV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黄河源区的应用比较[J]. 水电能源科学 2016(12)

    标签:;  ;  ;  ;  ;  ;  ;  ;  ;  

    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