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与功能研究

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与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有包膜、非节段性的单负链RNA病毒。作为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和常见的病毒病原体,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诱导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活性氧等活性介质,导致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发现Toll样受体(TLR)在抗病原微生物免疫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识别细菌、病毒和环境中相应抗原的保守结构,启动天然免疫应答,TLR在联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桥梁作用。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TLR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TLR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TLR4通过识别RSV融合蛋白(F)蛋白,在RSV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RSV感染后气道上皮细胞TLR4表达增加,增加了上皮细胞对随后的环境刺激因素如脂多糖(LPS)的敏感性,明显增强炎症反应。RS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气道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中性粒细胞表达除TLR3以外所有的TLRs。研究证实TLR4表达对中性粒细胞的聚集、黏附、凋亡、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以及活性氧产生起重要调控作用。迄今为止尚没有治疗RSV感染的特效药,采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RSV引起的喘息性疾病存在争议。一方面,DEX可下调心、肺组织及单核细胞TLR4表达,抑制NF-κB活性及TNF-α等炎症因子产生,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发挥抗炎作用保护机体,另一方面, DEX改变Thl/Th2细胞偏移,促进Th2发育,可能加重变态反应性炎症。目前尚未见DEX对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炎症因子分泌以及杀菌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拟从RSV感染对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与功能影响,进一步探讨RSV感染免疫发病机理,体外观察DEX对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为寻找防治RSV感染后气道炎症产生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RSV对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功能影响目的探讨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IL-6、IL-8和H2O2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TLR4信号通路在中性粒细胞功能发挥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体检儿童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设: RSV感染组、TLR4阻断组及对照组。其中:RSV感染组加入RSV病毒悬液共同培养,TLR4阻断组预先加入TLR4阻断剂HTA125培养0.5h后再加入RSV病毒悬液共同培养,对照组用培养基或生理盐水代替RSV悬液进行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TLR4表达,及H2O2产生,培养18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产生IL-6和IL-8水平。结果(1) RSV感染后,TLR4阳性中性粒细胞为28.798±5.266%较对照组TLR4阳性中性粒细胞(17.476±5.853%)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IL-6和IL-8的表达均明显增加,RSV感染组IL-6和IL-8分别为466.03±36.478 pg/ml和1528.96±72.55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IL-6:21.205±15.059 pg/ml;IL-8:399.34±267.45pg/ml);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产生H2O2为105.223±9.633MFI,较对照组(H2O2:39.004±1.30MFI)明显增加。(2)阻断中性粒细胞TLR4信号传导,RSV感染诱导的IL-6产生减少(阻断组IL-6:391.307±43.45pg/ml;RSV感染组IL-6:466.03±36.478 pg/ml),中性粒细胞产生H2O2增加(阻断组H2O2:116.787±12.059 MFI;RSV感染组H2O2:105.223±9.633 MFI),IL-8产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RSV感染可上调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诱导IL-6、IL-8及H2O2产生,TLR4信号通路影响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IL-6和H2O2产生。第二部分地塞米松对RSV感染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功能影响目的地塞米松(DEX)治疗RSV感染引起的喘息性疾病的有效性存在争议。动物模型证实DEX可通过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发挥抗炎作用,保护肺组织。本研究旨在探讨DEX对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细胞因子IL-6、IL-8分泌以及H2O2产生的影响,并施以阻断剂干预,阐明DEX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与TLR4信号通路的关系,为DEX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体检儿童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计数,分成五组:RSV组、DEX组、RSV+DEX组、RSV+DEX+HTA125组及对照组。RSV组加入RSV病毒悬液共同培养,DEX组只加入DEX, RSV+DEX组加入DEX和RSV病毒悬液共同培养,RSV+DEX+HTA125组预先加入HTA125培养0.5h后再加入RSV病毒悬液和DEX共同培养,对照组用培养基或生理盐水代替RSV悬液进行实验。同时,以布地奈德(BUD)作为不同激素对照进行上述试验。1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H2O2产生,18h后离心收上清液ELISA试剂盒检测中性粒细胞分泌的IL-6、IL-8。结果(1) DEX下调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RSV+DEX组TLR4阳性中性粒细胞为23.572±4.191%较RSV组TLR4阳性中性粒细胞(28.798±5.266%)明显降低;(2) DEX显著减少RSV感染的中性粒细胞产生IL-6、IL-8和H2O2:RSV+DEX组IL-6、IL-8和H2O2分别为377.86±12.51pg/ml、724.976±56.82pg/ml和89.22±11.32 MFI,明显低于RSV组(IL-6:557.60±3.34 pg/ml;IL-8:1089.558±28.57 pg/ml;H2O2:105.22±9.63MFI)。BUD下调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减少IL-6产生,但对IL-8和H2O2没有影响。(3)阻断TLR4,DEX对RSV感染中性粒细胞诱导产生IL-6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逆转DEX对RSV感染中性粒细胞H2O2产生的抑制作用:RSV+DEX+HTA125组IL-6 (238.42±15.37pg/ml)较RSV+DEX组IL-6 (252.016±10.116pg/ml)减低; RSV+DEX+HTA125组H2O2 (101.575±13.9MFI)较RSV+DEX组H2O2 (89.219±11.32MFI)增加。阻断中性粒细胞TLR4对BUD作用没有影响。结论DEX下调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阻断TLR4可协同DEX发挥抗炎作用,逆转DEX抑制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作用。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RSV 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 表达与功能研究
  • 第一部分 RSV 对中性粒细胞TLR4 表达及功能影响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地塞米松对RSV 感染中性粒细胞TLR4 表达及功能影响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MMP-9在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患儿中的作用研究[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 [2].孟鲁司特抑制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所致炎症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08)
    • [3].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的分离鉴定及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3)
    • [4].免疫血清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对112例RSV引起肺炎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情况[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01)
    • [5].肺表面活性蛋白D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09)
    • [6].黄芩苷对RSV转录、复制及融合效应的影响[J]. 中成药 2011(12)
    • [7].清肺口服液对RSV感染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08(06)
    • [8].丙种球蛋白联合孟鲁司特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26)
    • [9].基于GC-MS代谢组学的黄芩素干预RSV肺炎小鼠肝损害作用机制探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7)
    • [10].肉桂醛对RSV感染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7)
    • [11].白细胞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07)
    • [12].三拗汤及其类方对RSV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05)
    • [13].应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水稻条纹病毒(RSV)侵染介体灰飞虱卵巢的过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12)
    • [14].五虎汤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体外干预RSV诱导的树突细胞自噬影响T细胞增殖活化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0(05)
    • [15].RSV诱导树突细胞自噬对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及五虎汤的干预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0(04)
    • [16].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08(11)
    • [17].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06)
    • [18].定喘汤及其分解剂对RSV感染大鼠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9)
    • [19].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防治RSV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后续喘息的研究[J]. 广州医药 2014(06)
    • [20].运用代谢组学研究RSV与水稻的互作初探[J]. 激光生物学报 2012(04)
    • [21].孟鲁司特钠治疗RSV病毒致婴幼儿哮喘[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09)
    • [22].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口服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RSV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炎症水平及复发风险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30)
    • [23].白细胞介素与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RS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04)
    • [24].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 [25].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08(12)
    • [26].新生儿RSV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14)
    • [27].布地奈德治疗儿童RSV感染相关喘息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10)
    • [28].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发热症状改善的临床评价[J]. 中医儿科杂志 2008(04)
    • [29].布地奈德治疗儿童RSV感染相关喘息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15)
    • [30].基于GC-MS代谢组学的RSV肺炎小鼠尿液和粪便生物标记物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标签:;  

    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与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