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acizumab对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及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Bevacizumab对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及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导致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等多种疾病视力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临床研究显示玻璃体腔内注射VEGF-A全长抗体bevacizumab能促使多种原因导致的CNV及特发性CNV消退,黄斑水肿吸收。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大部分患者单次玻璃体腔给予bevacizumab后视力提高无法长时间保持。现有的关于bevacizumab对CNV抑制作用的在体研究由于CNV模型的缺陷,尚无法确切反应bevacizumab对CNV的疗效。因此,我们拟利用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模型,通过观察bevacizumab(AvastinTM)对其生成及发育的影响,了解bevacizumab治疗CNV的特点,期望能为更好地应用它治疗人CNV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半导体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创建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为CNV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雄性BN大鼠24只,每只鼠随机取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用半导体激光(波长561nm)围绕大鼠实验眼视乳头进行光凝,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和曝光时间分别为120Mw、100μm及0.1s,每只眼光凝8点。于光凝后3、7、14、21、28、35及56d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ICGA示CNV于光凝后3d生成,14d时发育完全。FFA检查显示CNV呈圆盘状高荧光,渗漏强度于14至28d保持稳定。光凝后14d,光镜下可见视网膜下CNV形成,其中央厚度14至28d维持稳定。结论:半导体激光可以诱导BN大鼠CNV模型,成模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第二部分Bevacizumab对BN大鼠CNV生成及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利用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模型,探究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对CNV发育的抑制效果。方法:12只雄性BN大鼠,每只鼠随机取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先用半导体激光光凝实验眼视网膜,然后随机分为bevacizumab组和对照组。Bevacizumab组(6眼)于光凝即时玻璃体腔内给予2μl AvastinTM,而对照组(6眼)给予2μl平衡液。于光凝后7d、14d和21d行FFA和ICGA观察。光凝后21d取实验眼,标本进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光凝后7d,ICGA显示bevacizumab组和对照组均有CNV生成,但此时bevacizumab组的FFA荧光强度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该组评分随后升高,但至光凝后21d仍较对照组低。光凝后21d,Bevacizumab组的CNV平均中央厚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免疫组化显示其VEGF阴性。结论:于BN大鼠CNV形成早期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可从形态及渗漏功能两方面抑制CNV的发育。但并不能完全阻止CNV的形成,其抑制渗漏功能的效果亦无法长时间保持。因此bevacizumab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可能可以提高CNV的治疗效率。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引言
  • 四、正文
  • 第一部分 半导体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Bevacizumab对BN大鼠CNV生成及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附录
  • 八、致谢
  • 九、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米蛋白的BN大鼠致敏动物模型建立[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5)
    • [2].B含量对马氏体耐热钢中BN相形态及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7(05)
    • [3].基于BN的建筑施工项目隐性质量成本控制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4].建模数模一体化方法表征BN油田剩余油分布[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5)
    • [5].基于BN分解的我国棉花价格波动特征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6].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性能验证报告[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05)
    • [7].基于BN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重要度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2(08)
    • [8].355nm激光泵浦BN晶体受激拉曼散射实验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4)
    • [9].基于品牌生态理论的BN公司品牌群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2)
    • [10].532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时间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21)
    • [11].BN装配式内隔墙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 2015(S2)
    • [12].小数据集条件下基于不确定先验的BN参数学习[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4(06)
    • [13].复式BN结构固/气型声子晶体的带隙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09(02)
    • [14].改性纳米BN/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J]. 复合材料学报 2019(11)
    • [15].面向复杂产品开发供应商选择的改进BN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01)
    • [16].不同表面活性剂镀液中BN(h)微粒的分散特性[J]. 电加工与模具 2015(03)
    • [17].核因子-κB在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J]. 眼科新进展 2014(02)
    • [18].数据缺失的小样本条件下BN参数学习[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01)
    • [19].环氧树脂/BN导热绝缘材料表面击穿特性研究~[J]. 低压电器 2013(20)
    • [20].表儿茶素修饰BN对BN@表儿茶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20(04)
    • [21].强外电场作用下BN分子的结构与激发特性[J]. 物理学报 2014(04)
    • [22].小数据集条件下基于数据再利用的BN参数学习[J]. 自动化学报 2015(12)
    • [23].BN粒子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16(10)
    • [24].BN/环氧树脂导热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J]. 粘接 2012(04)
    • [25].环氧树脂/碳纤维/BN导热复合材料制备及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1(01)
    • [26].泡沫骨架构筑3D-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9(11)
    • [27].环氧树脂/玻纤/B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制备研究[J]. 粘接 2011(03)
    • [28].环氧树脂/玻璃布/BN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胶粘剂 2010(07)
    • [29].局部环上典型群BN-对构造[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0(06)
    • [30].BN纤维织物增强陶瓷透波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初探[J]. 现代技术陶瓷 2008(02)

    标签:;  ;  ;  ;  ;  ;  

    Bevacizumab对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及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