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杂志不同发展时期的报道研究

《新体育》杂志不同发展时期的报道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我国创刊最早的综合性体育期刊,《新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本文以《新体育》1950年7月创刊以来到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的708期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专家访谈、个案分析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历史背景和中国体育发展的情况,从新闻实务角度出发,将搜集到的《新体育》文本分阶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1950年-1956年创刊和初步发展阶段,作为国家宣传体育工作的前沿,上传下达理所当然成为这一时期《新体育》的主要任务:宣传和提倡体育,宣传体育对于祖国的国防和生产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倡和开展体育运动,贯彻普及体育运动的方针政策。1957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时期,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错误进行的反右倾斗争,给体育工作带来过消极的影响。这个阶段的社论和评论中,《新体育》坚持政治是体育的灵魂,坚决制止锦标主义。这时期主要刊载各种会议报告以及转载《红旗》、《人民日报》的社论等,《新体育》于1966年10月停刊。1972年10月《新体育》复刊并逐步进行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几年里,《新体育》的版面还是被各种会议报告占据着。随着“乒乓外交”的成功和我国运动员开始在国际大赛崭露头角,这时的《新体育》有步骤地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国际大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红红火火,《新体育》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继续保持综合报道体育的基础上,强化了对竞技体育的关注,逐步确立了竞技体育的报道体系,包括赛事纪实、项目述评、人物传记、言论等;报道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围绕奥运会、世锦赛、足球世界杯三大赛展开;而这一时期创办的“十佳运动员”评选,也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传统体育节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体育产业化的大幕使得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体育,市场化细分局面初显雏形,《新体育》也迎来了挑战。编辑部确立了以竞技体育为报道主体的方针,大大压缩了原有的社会体育报道规模,使读者可以得到足球、篮球等竞技体育的报道内容。《新体育》对奥运会的报道也从没有减少。笔者对奥运特刊进行了细致分析,总结了对于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新体育》的报道方式和内容特征。通过对708期《新体育》杂志不同发展时期报道内容的梳理,笔者认为《新体育》杂志的办刊特点有:宣传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为全中国的体育迷服务始终是《新体育》的办刊宗旨;报道内容丰富,报道重心从群众体育逐渐过渡为竞技体育;报道项目以三大球和奥运会为主,围棋宣传有过“小高潮”;报道形式多样,栏目设置和写作方式富有时代特色;重视与读者的互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体育期刊的报道研究
  • 2.2 我国体育期刊的报道研究
  • 2.3 关于《新体育》的相关研究
  • 2.4 体育期刊的大赛报道专刊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容分析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个案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体育》杂志的发展沿革
  • 4.1.1 《新体育》杂志概况
  • 4.1.2 《新体育》杂志发展阶段划分
  • 4.2 《新体育》杂志不同发展时期的报道研究
  • 4.2.1 创刊和初步发展(1950-1956)
  • 4.2.2 遭遇困难、艰难生存到停刊(1957-1966)
  • 4.2.3 复刊后艰难维持、逐步调整(1972-1978)
  • 4.2.4 深入发展、经历黄金时代(1979-1993)
  • 4.2.5 继续发展、面临困惑(1994-2008)
  • 4.3 《新体育》杂志奥运报道特刊研究
  • 4.3.1 《新体育》杂志奥运特刊的报道形式
  • 4.3.2 《新体育》杂志奥运特刊的报道角度
  • 4.4 《新体育》杂志的办刊特点
  • 4.4.1 宣传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为体育迷服务始终是办刊宗旨
  • 4.4.2 报道内容丰富,报道重心从群众体育逐渐过渡为竞技体育
  • 4.4.3 报道项目以奥运会和三大球为主,围棋有过小高潮
  • 4.4.4 报道形式多样,栏目设置和写作方式富有时代特色
  • 4.4.5 重视与读者的互动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体育》杂志的体育“化大众”与体育“大众化”实践及启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 [2].计算机技术在新体育标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7)
    • [3].互联网新体育[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21)
    • [4].新体育教师如何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 运动 2015(19)
    • [5].加快农村学校新体育教师成长的几点建议[J]. 运动 2014(20)
    • [6].协调、创新、共享的新体育[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08)
    • [7].浅谈新体育教师如何与小学生沟通[J]. 考试周刊 2018(03)
    • [8].《新体育》超级体育迷问卷[J]. 新体育 2008(07)
    • [9].新时期传统体育期刊的转型与突破——以《新体育》为例[J]. 出版广角 2020(20)
    • [10].新体育中考模式下的练习与备考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02)
    • [11].新体育中考背景下农村中学备考策略探析[J]. 体育风尚 2020(09)
    • [12].再谈高校新体育教师的培养[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01)
    • [13].“新体育”的理念和实施策略研究[J]. 新课程评论 2019(05)
    • [14].《新体育》目击中国体育的苏醒[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06)
    • [15].基于课堂观察下的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 [16].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新体育学力观及其在“第三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06)
    • [17].创新体育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2(12)
    • [18].新构思、新形式、新体育课堂[J]. 内蒙古教育 2018(16)
    • [19].创新体育课堂[J]. 吉林教育 2010(13)
    • [20].球迷社区搭上了体育平台[J]. 成功营销 2013(11)
    • [21].开业盛典星光灿烂——记吉林新体育李宁凯胜旗舰店[J]. 羽毛球 2012(01)
    • [22].创新体育教研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 成才之路 2011(03)
    • [23].从新体育刊系看当代中国生活类体育期刊的传播特征[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4)
    • [24].体育营销发展之路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9)
    • [25].借力“一校一品” 谱写学校“新篇章”——“一校一品”助推学校新体育特色发展之路[J]. 体育教学 2018(05)
    • [26].转变思路 发展河南体育产业[J]. 环球体育市场 2009(04)
    • [27].区域活力.文化嫁接——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方案设计[J]. 建筑与文化 2017(06)
    • [28].浅谈80后新体育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工作[J]. 运动 2011(01)
    • [29].新体育访谈录——健身四人行[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8(08)
    • [30].新体育教师快速入门的技巧[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

    标签:;  ;  ;  

    《新体育》杂志不同发展时期的报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