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EMS诱变的初步研究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EMS诱变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试验中以供试蝴蝶兰品种的花梗、叶片和根作为外植体,对其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EMS诱变的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蝴蝶兰不同品种的花梗节间切段的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率差异较大,其中“ys-82”品种在MS+TDZ 1mg/L培养基上的类原球茎和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可达46.5%。2“ys-82”品种的叶片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可达75.0%。而且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率均高于花梗节间段。3蝴蝶兰花梗节间切段诱导产生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过程中,MS培养基比1/2MS培养基更有利于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的诱导,TDZ的诱导作用比6-BA效果明显,并且添加10%的椰子汁能有效提高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率。4在所有EMS处理中,EMS浓度为0.75%、处理时间为1h时,“ys-82”品种花梗节间段诱导出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而花梗节间段的褐化率最低。当EMS浓度为0.25%,处理时间为3h时,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相对诱导率接近于50%。5在EMS处理得到的再生苗中出现的形态变异大都是在叶尖部出现了锯齿。6 EMS处理得到的再生小苗对短暂低温的抵抗能力较正常诱导苗弱,但对持续低温的抵抗能力却比正常诱导苗高。并且EMS处理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增长都会使得再生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升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蝴蝶兰简介
  • 1.2 蝴蝶兰研究概况
  • 1.2.1 组织培养
  • 1.2.2 杂交育种
  • 1.2.3 诱变育种
  • 1.3 蝴蝶兰化学诱变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梗节间切段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2.2.2 叶片类原球茎和芽的诱导
  • 2.2.3 根的类原球茎和芽的诱导
  • 2.2.4 EMS处理与诱导变异
  • 2.3 试验数据统计与处理
  • 2.3.1 对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和芽的统计
  • 2.3.2 EMS处理后再生植株的生理指标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蝴蝶兰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3.1.1 花梗节间切段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3.1.2 叶片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3.1.3 根的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3.2 EMS处理与诱导变异
  • 3.2.1 EMS处理对花梗诱导类原球茎和芽的影响
  • 3.2.2 EMS处理对类原球茎的再分化率的影响
  • 3.2.3 EMS处理对再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4 EMS处理后再生苗出现的形态变异
  • 3.2.5 EMS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植株的生理情况
  • 4 讨论
  • 4.1 蝴蝶兰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4.1.1 花梗节间段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4.1.2 叶片的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4.1.3 根的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
  • 4.2 EMS处理与诱导变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EMS诱变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