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一、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芳,赵林胜,李崇巍[1](2021)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0例临床分析及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评估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效果,评价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0例病历完整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12∶1.00,但13岁以上男女比例为0.6∶1.0;18.6%(1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术后病情缓解;35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仅10例(14.2%)单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好转,其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4例患儿,联合羟氯喹后改善。结论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比例略高,但13岁以上发病中以女童居多。淋巴结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且有利于病情缓解。病程可呈自限性,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羟氯喹可联合用于激素减量困难的难治性病例。

柯岩,冯海凤,郑义,赵志伟,贾岩龙[2](2021)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CT、超声)、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12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5例)均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直径约0.5~3.7 cm,其中9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中9例伴发热且其中1例伴发四肢皮疹。影像学表现:8例行CT扫描直径约1 cm以上肿大淋巴结中央见斑点状、线条状坏死灶,无钙化; 4例行超声检查示肿大淋巴为实性结节回声,无坏死、钙化。实验室检查:7例WBC计数减低,5例WBC计数正常,9例血沉加快,2例EB病毒衣壳抗体(EBV-VCA-IgA)阳性、EB病毒早期抗体(EBV-EA-IgA)阳性。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淋巴结结构破坏,皮质及副皮质区见灶性组织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增生,有核分裂,见片状或灶状碎屑性坏死灶,无中性白细胞;免疫组化多为LCA+,CD3部分+,CD20部分+,CD68+。治疗措施:增强免疫力、使用糖皮质激素、伴病毒感染者加抗病毒药和对症支持治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并发热的青年患者(尤其女性),当影像学(CT)发现肿大淋巴结中央出现少许点状坏死灶、无钙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做出疑似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但最终结果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综合诊断。

许金腾,耿玲玲,李小青[3](2021)在《误诊为川崎病八例原因剖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KD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出现发热,其中7例伴皮疹、2例伴腹痛、1例伴四肢关节肿痛、1例伴咳嗽入院。8例均曾误诊为KD,误诊时间7~91(31.5±24.2)d。8例中经血培养及脑脊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布鲁杆菌病合并脑炎和血管炎1例;经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例,其中2例经实验室检查明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8例确诊后均给予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稳定。结论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诊断经验欠缺和未能详细询问病史是导致其他疾病误诊为KD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KD相关疾病知识,完善各项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鉴别诊断,或可减少或避免此类疾病误诊误治。

马海兴[4](2021)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该疾病的特点,提高人们对本病准确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60例患儿病例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淋巴结病理活检,统计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HNL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为散发,多见于7-14岁患儿,男女比例为1.61:1。所有患儿均出现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76.7%),其中91.7%的患儿出现发热症状,5.0%的患儿出现头痛症状,20.0%的患儿出现皮疹症状,8.3%的患儿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1.7%的患儿出现呼吸道系统症状。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白细胞减少症(8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83.3%),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51.7%)、血清转移酶升高(21.7%)、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61.7%)、红细胞沉降率升高(85.0%)、C反应蛋白升高(73.3%)及病毒检测阳性(43.3%)。其中10名患者自行缓解,发热和淋巴结病变自行消退。其中有3例(5.0%)随访6个月以上,临床复发;因此,建议进行长期随访。60例患儿中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3.3%)、结缔组织病1例(1.7%)。结论儿童HNL患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易误诊,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部分可见腹痛、头痛和(或)皮疹,但它的预后普遍乐观。

董飞艳[5](2021)在《11例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2019年至2020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经淋巴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11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HN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上对HNL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HNL患儿11例,整理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21.0及Excel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HNL患儿年龄在6-18岁之间,平均(14.6±3.5)岁。其中男孩7例,女孩4例。于春季发病者2例,夏季2例,秋季4例,冬季3例。11例患儿均有发热,热峰在37.8℃-40℃之间,热型不一。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肿大,大小在1.0cm×0.5cm至3.0cm×2.0cm之间,单纯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颈部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8例(其中1例同时伴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伴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例伴全身淋巴结肿大);11例患儿中有9例(81.81%)存在淋巴结轻压痛,3例(27.27%)伴腹痛,2例(18.18%)存在皮疹,头晕、恶心、鼻塞、流涕、肌肉痛、关节痛、心前区疼痛者均各1例,分别占总患儿的9.09%。查体肝脾肿大者1例。实验室检查:11例患儿中7例(63.6%)查外周血白细胞减低,3例(27.27%)粒细胞减少,1例(9.09%)粒细胞缺乏;4例(36.3%)存在轻度到中度贫血;血小板均无减低。1例(9.09%)C-反应蛋白(CRP)升高,2例(18.1%)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例(9.09%)谷草转氨酶(AST)升高,6例(54%)乳酸脱氢酶(LDH)及7例(63.6%)腺苷脱氨酶(ADA)升高;2例抗核抗体阳性,1例HLA-B27阳性。10例有详细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资料,10例患儿CD68(+),7例髓过氧化物酶MPO(+),6例CD163(+),10例Ki67散在阳性(分布率约30%~50%)。11例患儿中2例未予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8例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之后,其中6例给予激素治疗,体温均在48小时内降至正常,剩余2例轻症患儿未予激素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淋巴结逐渐缩小;1例入院时即给予激素治疗,体温在当天降至正常。3例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占总患儿的27.27%。结论:1.HNL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儿童以男性年长儿多见。2.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多部位淋巴结肿痛,尤以颈部淋巴结肿痛多见,直径多在1cm~3cm。3.大部分患儿存在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为主,部分有贫血,ALT、AST、LDH、ADA可增高,CRP、血小板大多无异常。4.免疫组化CD68、MPO、CD163阳性有助于HNL的诊断。5.该病具有自限性,儿童可能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抗感染治疗无效,激素可缩短病程。6.部分病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注意随访。

江林[6](2021)在《32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及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随时间的演变及患者的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采用FUO结构化诊断方案,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FUO患者,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FUO的病因分布特点及预后,比较不同年份、性别、年龄、热程FUO的病因分布有无差异,并分析FUO中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检查费用有无差异。结果:1.共纳入FUO患者320例,病因构成依次为感染性疾病(69.3%)、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6.3%)、其他疾病(5.3%)、肿瘤性疾病(5.0%)、多种病因(1.3%),未诊断(12.8%)。感染部位居于前2位的是泌尿系感染(12.8%)和肺部感染(9.7%)。感染的首位病原体是一般细菌(71.6%)。传染病占8.4%,其中51.9%的传染病为布鲁氏菌病。2.2018-2019年,FUO中感染性疾病比例高于2016-2017年(P<0.05);男性、老年FUO中感染性疾病比例高于女性和青中年(P<0.05);青年中未确诊比例高于老年(P<0.05)。不同热程FUO的病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非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时间长于感染性疾病(P<0.05),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时间、检查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4.320例FUO中,住院期间死亡6例(1.9%),出院314例,随访成功261例(83.1%),中位随访时间为18(8.5,28.5)个月,失访53例(16.9%)。261例中存活230例(88.1%),死亡31例(11.9%),其中确诊病例死亡27例,多死于原发病,未诊断病例死亡4例,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1.FUO的首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泌尿系、肺部为2大最常见部位,病原体以一般细菌为主。布鲁氏菌病是最常见的传染病。2.FUO的病因分布具有时间差异,不同年度就诊的FUO患者的病因分布不同。男性、老年FUO中感染性疾病更常见。FUO确诊时间长的患者中,非感染性疾病更为多见。3.FUO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为1.9%,出院后死亡多与原发病有关,未诊断患者亦存在死亡风险,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应加强随访监测。

岳筱,雷如意,刘景荣,杨宇霞[7](2021)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性,14岁,发热伴左侧颈部疼痛2周,查体双侧颈部及腋窝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尿蛋白(++)、红细胞沉降率82.00 mm/h,淋巴结活检符合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表现,自身免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考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结论患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共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容易复发,漏诊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会耽误疾病治疗。在处理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时需要注意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

段帅克[8](2020)在《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文中提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以淋巴结为主要病变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发病特征是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肝脾大、白细胞下降、皮疹等特征[1]。此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群体,因本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自愈性,临床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对于组织细胞坏死

闫学博[9](2020)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在儿童淋巴结肿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在儿童浅表淋巴结肿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2019年8月间对具有表浅表淋巴结肿大12岁以下患儿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资料完整的195例患儿结合其临床特点以及术后病理学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195例患儿中男123例,女72例,性别比1.7:1。其中年龄最小患儿8个月,最大12岁,平均8.4岁。穿刺淋巴结部位分布:颌下6例,双侧颈部1例,右侧颈部87例,左侧颈部98例,腋窝4例。最终临床诊断良性病例173例,恶性病例22例。2、病理诊断:195例患儿中,做出良性疾病诊断166例,包括淋巴结增生疾病63例、淋巴结结核7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94例、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其中1例淋巴结结核经结核杆菌核酸检测确认为误诊,最终临床诊断为淋巴结炎。做出恶性疾病诊断21例,包括淋巴瘤12例、转移癌8例、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未能做出病理诊断8例,最终临床诊断包括1例霍奇金淋巴瘤(由手术切除淋巴结行病理学检查后确诊),5例淋巴结炎,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3、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儿童浅表淋巴结恶性肿瘤诊断中: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4%。4、诊断的正确率:195例中186例依靠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正确诊断,诊断正确率为95.4%。取材满意时针刺病理诊断准确率:99.4%(161/162),取材不满意时诊断准确率:75.8%(25/33),两者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取材满意度与诊断准确率正相关(χ2=29.59,P<0.05)。加做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正确率99.0%(99/100),未加做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正确率为91.6%(87/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5、颈部淋巴结病变累及区域与病变性质:恶性病例中累及Ⅱ区最多,占72.7%(8/11);良性病例在同样以Ⅱ区最多,占81.6%(71/87),其次为Ⅲ区,占67.8%(59/87),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Ⅱ至Ⅴ区较平均分布。6、淋巴结临床特征:良/恶性疾病在淋巴结大小(χ2=8.89,P=0.0029)、活动度(χ2=12.52,P=0.0004)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淋巴结活动度的差异最为显着。7、安全性:195例患儿无一例出现大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1、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对儿童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4%,因此可作为儿童恶性肿瘤精准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2、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穿刺安全、儿童耐受良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吕梅[10](2020)在《从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看全科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社区的常见症状“发热”出发,回顾性研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以下均简称为FUO)病例116例,探讨适宜全科医生的FUO诊断思路,从而提高全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FUO收住入院的患者共211例,剔除资料不完整及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5例,最终整理收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共116例。将FUO病因分为五组:感染性疾病组、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组、“其他疾病”组(主要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导致FUO的“其他疾病”)、肿瘤性疾病组和诊断不明组。在资料收集和分组的基础上:(1)描述116例FUO病例的一般资料、FUO病因的整体分布、FUO病因与性别、年龄、热程、发热程度、是否合并糖尿病间的关系;(2)结合FUO病例分析的结果,从病因入手,探讨适宜全科医生的FUO临床诊断思路。结果:116例FUO患者中有104例明确诊断(89.66%),12例诊断不明(10.34%)。明确诊断的FUO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64例(55.17%)、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20例(17.24%)、“其他疾病”11例(9.49%)和肿瘤性疾病9例(7.76%)。感染性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最为多见;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中成人still病最常见;肿瘤性疾病中实体肿瘤呈减少趋势,相反,血液系统肿瘤有增加趋势,且以淋巴瘤为主;“其他疾病”组中以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最常见。116例FUO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大于女性。性别不同FUO病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FUO青年男性与FUO青年女性的病因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是各个年龄组中的最常见病因,其中青少年组中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最高(80%)。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在青少年组中无分布;感染性疾病主要分布在老年组中。年龄不同FUO病因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FUO青年女性与FUO老年女性的病因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在各发热程度组中均为首要病因,随着发热程度的提高所占比例增加;肿瘤性疾病随着发热程度的提高所占比例降低。不同发热程度组中的FUO病因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FUO患者的热程<1月时,感染性疾病的占比增加,而热程>1月时,非感染性疾病的占比增加。热程不同FUO病因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明确诊断的FUO患者中有12例合并糖尿病(11.54%)。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在是否合并糖尿病中的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FUO患者的病因众多,其中感染性疾病仍为最常见的病因。2.综合分析FUO病因构成及与性别、年龄、热程、发热程度、是否合并糖尿病间的关系,对于FUO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适宜全科医生的FUO诊断思路为定性-定位-定因分析,即:(1)熟知FUO的病因,定性分析;(2)结合主要伴随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定位分析;(3)综合动态评估,定因分析。

二、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2.3 治疗
3讨论

(3)误诊为川崎病八例原因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2.2 确诊及治疗
3 讨论
    3.1 疾病概述
    3.2 诊断及鉴别诊断
    3.3 误诊原因分析
    3.4 防范误诊措施

(4)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11例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32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8)F-FDG PET/CT在FUO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常规实验室检查:
        2.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3.影像学检查:
        4.病理检查:
        5.治疗:
结 果
    一、HNL合并SLE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二、HNL合并SLE患儿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检查结果
    三、HNL合并SLE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四、HNL合并SLE患儿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五、HNL合并SLE患儿的治疗及随访
讨 论

(8)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诊断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诊断要点:
    3.2 治疗:

(9)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在儿童淋巴结肿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设备器材
    1.3 超声评估指标
    1.4 淋巴结触诊及穿刺方法
    1.5 病理检查
    1.6 穿刺效果评价
    1.7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病理诊断
    2.3 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2.4 诊断的正确率
    2.5 淋巴结病变与区域分区
    2.6 淋巴结临床特征
    2.7 安全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10)从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看全科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116例FUO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116例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和疾病谱
    2.3 病因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
    2.4 病因与发热程度间的关系
    2.5 病因与热程间的关系
    2.6 病因与糖尿病间的关系
3 讨论
    3.1 熟知FUO的病因,定性分析
    3.2 结合主要伴随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定位分析
    3.3 综合动态评估,定因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国内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0例临床分析及淋巴结活检的意义[J]. 李芳芳,赵林胜,李崇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7)
  • [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 柯岩,冯海凤,郑义,赵志伟,贾岩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03)
  • [3]误诊为川崎病八例原因剖析[J]. 许金腾,耿玲玲,李小青.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3)
  • [4]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 马海兴.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11例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D]. 董飞艳.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32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及预后研究[D]. 江林.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J]. 岳筱,雷如意,刘景荣,杨宇霞.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1(01)
  • [8]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 段帅克. 实用医技杂志, 2020(07)
  • [9]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在儿童淋巴结肿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 闫学博. 青岛大学, 2020(01)
  • [10]从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看全科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D]. 刘吕梅.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