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研究 ——以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为例

基于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研究 ——以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为例

论文摘要

随住房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我国城市中以收入为标杆的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另一个是人为的政策导向,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和集中建设不仅对保障性住区居民造成社区剥夺、社会非正义等问题,还将强化劣势区位地区居民构成的单一化和均质化,进一步加剧居住空间分异趋势。混合居住作为应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策略而被提倡和重视,尤其是基于不同住房所有类型的保障性住区与商品房住区在社区层面的混合,成为避免和削弱因保障性住房建设误区所引致的居住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目前多城市也对此做了尝试,在积极的探索城市保障性住区与商品房住区在社区层面形成社区混合、居住小区同质的“大混居,小聚居”的有效做法。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在其所属的双和园社区范围内与其它普通商品房住区形成了“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空间,本研究从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出发,对其混合居住的效应进行评估,认为在社区层面的“大混合,小聚居”模式较能被保障性住区居民接受,但社会网络形成、社会资本获取及高收入阶层模范效应等方面的混合居住效应均不明显,物理空间上的混合居住并未带来社会层面居住融合,研究从市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制度体制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为城市混合居住提供经验借鉴,并以此探索城市保障性住区的混合居住规划设计应对和政策策略。同时对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为我国城市保障性住区的混合居住提供借鉴。本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立研究思路;第2章为混合居住相关研究综述,对国内外混合居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价值;第3章为相关理论和实证地区概况,阐述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并构建分析框架,介绍了实证地区的区位及概况、分析实证地区所形成的“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空间:第4章为基于保章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效应评估,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问卷调查,从南京双和园保章性住区居民的视角分析其在社区层面混合、居住小区同质的“大混合,小聚居”混合居住的效应;第5章为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机制分析,基于第4章对混合居住效应的评估结果,结合实证地区情况,从市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制度体制因素三个层面分析其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第6章为国外案例借鉴与反思,对国外相关案例进行借鉴和反思,探索在社区层面的混合居住的规划设计和政策策略;第7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自由市场经济机制下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 1.1.2 保障性住区建设中的误区加剧居住空间分异
  • 1.1.3 城市混合居住的提倡与重视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界定
  • 1.2.1 社区(Community)、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
  • 1.2.2 混合居住(Mixed habitation)
  • 1.2.3 保障性住区(Indemnificatory Housing Settlements)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2 研究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混合居住相关研究综述
  • 2.1 混合居住整体研究脉络
  • 2.2 国外混合居住研究综述
  • 2.2.1 空间视角:倡导和探索社区功能混合,衍生阶层混合
  • 2.2.2 社会视角:缓解社会空间分异的混合居住模式设想
  • 2.2.3 研究述评
  • 2.3 国内混合居住研究进展
  • 2.3.1 混合居住的必要探讨
  • 2.3.2 混合居住的价值评判
  • 2.3.3 混合居住的策略探索
  • 2.3.4 研究述评
  • 2.4 本研究的价值
  • 2.4.1 混合居住有效性实证研究
  • 2.4.2 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
  • 2.4.3 从中观层面进行研究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证地区概况
  • 3.1 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
  • 3.1.1 混合居住的“社会-空间”过程
  • 3.1.2 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效应及影响分析框架
  • 3.2 实证案例选取
  • 3.3 实证地区概况
  • 3.3.1 区位及概况
  • 3.3.2 “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空间
  • 3.4 调研情况
  • 第四章 基于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效应评估
  • 4.1 混合居住稳定性
  • 4.1.1 满足保障性住区居民的邻里选择意愿
  • 4.1.2 混合居住的实际接受度较高
  • 4.1.4 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混合居住空间
  • 4.2 社会融合情况
  • 4.2.1 低收入群体无明显的心理排斥
  • 4.2.2 不同住区群体间缺乏社会交往与联系
  • 4.3 社会资本获取
  • 4.3.1 就业情况未改善
  • 4.3.2 区位与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4.3.3 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 4.3.4 混合居住带来的家庭条件改善不明显
  • 4.4 高收入阶层模范效应
  • 4.4.1 住区间外观融合下的内部环境差异
  • 4.4.2 保障性住区内部管理的失效
  • 4.5 讨论
  • 4.5.1 “大混居,小聚居”模式的认同
  • 4.5.2 不完全混合居住
  • 第五章 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分析
  • 5.1 市场因素
  • 5.1.1 住房市场化下的小区管理方式致使社区居委会的次属群体作用难以发挥
  • 5.1.2 市场化住区开发模式引发的排他性
  • 5.1.3 混合居住项目的区位优势与居住成本之间的矛盾
  • 5.2 社会文化因素
  • 5.2.1 邻里关系需求的淡化
  • 5.2.2 物理空间距离的拉近并非短时间内能改善社会交往
  • 5.3 制度体制因素
  • 5.3.1 针对混合居住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匮乏
  • 5.3.2 社区行政化下缺乏促进居民交流的活动组织
  • 第六章 国外案例反思借鉴与对策
  • 6.1 城市混合居住案例
  • 6.1.1 美国基于“公共住宅分散建设”的混合居住
  • 6.1.2 欧洲基于“拆除或出售社会住房”的混合居住
  • 6.1.3 新加坡基于“公共组屋区多户型共建”的混合居住
  • 6.2 城市混合居住的反思
  • 6.2.1 混合居住与保障性住房的密切关联
  • 6.2.2 混合居住的效应各异,但总体效果是积极的
  • 6.2.3 低收入群体从混合居住获得的积极效应体现在区位优势上
  • 6.3 城市混合居住策略
  • 6.3.1 创造保障性住区居民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就业环境
  • 6.3.2 功能混合与阶层混合相结合
  • 6.3.3 增加共享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
  • 6.3.4 加强社区规划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件:调查问卷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研究 ——以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