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褥疮患者的护理分析

骨科褥疮患者的护理分析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并发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34例因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患者,对其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2例患者褥疮患者痊愈,2例明显好转回家继续遵医嘱治疗。结论:长期卧床的骨科患者易并发褥疮,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骨科患者褥疮的发生率,并能够促进褥疮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褥疮;预防;护理;

骨科患者住院时间长,尤其是截瘫患者、股骨骨折或行下肢牵引的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不便,活动受限,在骨突处易形成褥疮。褥疮又被称为压疮或压迫性溃疡,是因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下,导致机体血液循环受阻,机体局部持续性缺血、营养物质缺乏而造成的软组织坏死。如果进一步发生恶化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者将引发败血症而造成死亡,因此,避免褥疮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意义重大。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34例骨科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患者,对其进行精心护理,具体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4例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分类:其中Ⅰ期3例(皮肤仍完整,但开始起红疹)、Ⅱ期16例(有部分皮肤损失,包括表皮或真皮)、Ⅲ期及Ⅳ期15例(表皮完全损失,并损失部分皮下组织,创面尚未穿透或已穿透筋膜)。

2褥疮病因分析

2.1局部组织受压长期卧床的骨科患者容易发生褥疮,最为常见的骨科患者,例如,发生骨折、脊柱损伤、近期做完手术后的骨科患者均为褥疮好发人群。骨科褥疮多发生在枕部或者下半身的骨突部位,如股骨大转子、骶骨尾部、坐骨结节处、内外脚踝以及足跟部。临床观察表明局部受到压力是发生褥疮的主要诱因,褥疮严重程度与压力的大小及时间呈正相关,因为在较大的压力及长时间的作用下,机体的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将加速机体组织细胞发生坏死。

2.2摩擦力外界产生的摩擦力会对患者的上皮组织造成损伤,使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失去保护作用,病床表面不平、有异物、搬动患者时拖拽用力过大等因素将使摩擦力增大,使皮肤受损,也将增加褥疮发生的几率。

2.3肢体环境潮湿过度排汗.伤口渗出液以及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会使皮肤浸泡变软,皮肤弹性下降时,一但受外力侵害,皮肤易损伤,从而发生褥疮。

2.4老年体质老年人皮肤血运差,修复损伤慢,运送和清除代谢物速度减慢,皮肤胶质弹性纤维减少,皮下脂肪变薄,使皮肤抵抗外力的能力降低。再者老年人的感觉迟钝,皮肤的调节能力下降,都影响皮肤抵抗冲击力的能力,所以易发生褥疮。

2.5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不良、患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也是褥疮的好发人群[1]。当机体内蛋白质降低时,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皮肤弹性降低,进而影响组织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阻碍细胞间氧气和废物的交换,减少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使机体易发生褥疮。

3预防护理

3.1常规预防护理保持床面清洁病人床铺应保持平整、柔软,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无褶皱。保护患者皮肤,患者衣着要保持干燥,经常换洗、晾晒,避免潮湿刺激,污染被服要及时更换。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2]。大小便失禁患者,不可让病人皮肤直接于塑料布接触,中间应铺垫适量棉布,污物要及时清理,尽量避免局部皮肤的刺激,并注意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指导患者家属定时用温水给患者擦身并擦干身体表面水分。不可使用掉瓷或有裂损的便器,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并可在便盆上垫软纸或绵垫,以防擦伤皮肤。

3.2防止局部受压尽量减少局部组织的压迫,可在受压组织周围放置气垫,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就移动一次,减少度对受压皮肤的直接压迫。气垫套应每周高压消毒2次,保持清洁,衬垫应松软平整,不可过紧,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防止肢端坏死。建立翻身卡,坚持每1-2小时翻身1次,在翻身时避免推、拉、拖的动作,还应检查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并用赛肤润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3增加营养营养不良直接影响褥疮的愈合,是褥疮引发的原因之一[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并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努力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可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改善营养状况。如病人不能进食,可采取鼻饲法,只要病人消化功能好,可不计喂食次数,必要时可输入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以补充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营养,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在短期内得以改善。

3.4褥疮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长期瘫痪在床,生活质量低,已对生活失去信心,而长时间的家庭护理,也使家属失去耐性。据调查,压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对患者的关心[4]。加上个别患者或者家属对褥疮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患者会消极应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不利于疾病恢复。临床应对患者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治愈信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主动落实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

3.5褥疮的护理措施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待干,然后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撒在创面上,一日四次换药。具有清洁褥疮疮面、促使坏死组织液化、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创面愈合的作用,可缩短褥疮治疗时间。

3.6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将高危患者防治褥疮的护理工作作为责任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把好入院关、交接班关患者入院时查看骨隆突处皮肤受压情况并及时评估、记录,制订护理计划并由责任护士、夜间当班护士负责实施。建立预防褥疮翻身卡,制订统一表格,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表格里做标记,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做到天天查,班班交,按时记录,建立交接班制度,各班严格交接,床边检查患者情况,检查后对当班护士工作和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并与质量考核挂钩,学习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及有关知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认真做好褥疮预防工作。

3.7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褥疮相关知识宣教,介绍褥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褥疮的预防护理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按摩、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和加快褥疮的愈合。

参考文献:

[1]魏雪梅.护理评估和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0):61?62.

[2]赵兰凤.如疮的护理心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330-331.

[3]孙玲,郭佳.褥疮护理的研究与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175.

[4]石兰萍,黄琴,温敏,等.褥疮相关因素的分析与预防[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039-1040.

标签:;  ;  ;  

骨科褥疮患者的护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