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枫优树嫁接无性系研究

元宝枫优树嫁接无性系研究

论文摘要

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是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乔木,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同时是庭院观赏绿化的优良树种,因此受到广泛的引种栽培和研究利用。但元宝枫大部分引种于昆明的生长量低,为了选育适应昆明地区栽培繁殖的元宝枫优良品种,本文对宝峰基地的元宝枫初选优树进行了无性系测定,同时对大树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对宝峰基地的无性系原株当年抽枝条调查分析表明,各大树在侧枝生长进程中大部分枝条长度的生长高峰期在4-6月, 6月份以后基本停止了生长,绝大多数枝条在5月份封顶,只有极少数枝条长度生长维持到9月份;而枝条粗度生长一直持续到9月底,但总的生长量不大;叶片数的增长高峰期在5-7月,到了8月份少部分植株枝条开始落叶,9月为元宝枫大树落叶的高峰期,也有个别大树的生长开始期和持续期不一致。因此,昆明鲜见元宝枫满树红叶或黄叶的景观。(2)各无性系间在嫁接成活率上差异极显著,92号的成活率最高,88号成活率最低,嫁接时间和芽片质量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嫁接无性系株高的生长高峰期在5-6月,过了6月份生长缓慢;基径的生长高峰期在5-7月,部分无性系在8-9月还有一个基径增长期;无性系苗木枝长生长一年中有2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于5月,第二个在7月,部分无性系在9月份还有一个增长期;嫁接无性系叶色变异丰富,叶色性状上存在着早晚相关性,可以根据嫩叶颜色选择不同的叶色品种。(3)株高、基径、生长节数的生长量在各无性系间和各区组间的变异均很大,在各无性系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在区组间差异显著。对株高、基径和生长节数进行重复力估算,其中株高的重复力最高,R=0.939;其次是生长节数;基径的重复力相对较小,但都达到了0.7以上。说明元宝枫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受遗传控制明显,在选择优良无性系时应以株高和生长节数作为首选指标。采用简单加权指数法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选择,按17%的入选率,选出19号和38号为最优无性系,其株高遗传增益达18.65%,基径的遗传增益为7.26%,生长节数的遗传增益为5.42%;按42%的入选率,选出19号、38号、87号、100号和146号5个无性系为适合云南生长培育的优良无性系,其株高遗传增益达9.97%,生长节数的遗传增益为7.23%,基径的遗传增益为5.42%。(4)对元宝枫叶片、果实各性状加以分析,叶片各性状变异丰富,其中以叶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叶干重与鲜重一致。叶片长、宽和叶片厚、叶鲜重、叶干重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可以根据叶片长和宽预测叶片其他性状。果实各性状中果厚和种厚是决定种子饱满与否的重要指标,果实越厚,千粒重也就越大。果实千粒鲜重和果实其他性状紧密相关,在果实各性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根据果实千粒鲜重推断果实的其他性状。对元宝枫叶片和果实性状的分析中发现叶片性状中叶宽和果实各性状相关显著,而果实性状中以果实千粒鲜重与叶片各性状相关教显著,其中叶宽和果实千粒鲜重的相关系数为0.638,在0.01水平上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根据叶宽直接选育果实饱满的优良单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回顾
  • 2.1 林木无性繁殖研究进展
  • 2.2 无性系苗期测定与早期选择
  • 2.3 元宝枫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 元宝枫无性繁殖
  • 2.5 元宝枫未来研究趋势
  • 2.5.1 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收集保存
  • 2.5.2 长期进行元宝枫遗传改良研究
  • 2.5.3 叶用林及果用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2.5.4 面对市场需求,加快产品开发研究
  • 2.6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元宝枫嫁接无性系生长节律调查
  • 3.2.2 元宝枫嫁接无性系苗期生长对比试验
  • 3.2.3 叶果相关性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元宝枫嫁接无性系生长节律调查
  • 4.1.1 大树侧枝年生长规律及变异研究
  • 4.1.1.1 大树侧枝月封顶情况分析
  • 4.1.1.2 大树侧枝长生长节律分析
  • 4.1.1.3 大树侧枝基部粗度月生长节律分析
  • 4.1.1.4 大树侧枝叶片数分析
  • 4.1.2 元宝枫嫁接无性系生长节律研究
  • 4.1.2.1 嫁接成活率分析
  • 4.1.2.2 嫁接无性系株高生长节律分析
  • 4.1.2.3 嫁接无性系基径生长节律分析
  • 4.1.2.4 嫁接无性系生长节数分析
  • 4.1.2.5 嫁接无性系叶色季节变化分析
  • 4.2 元宝枫嫁接无性系苗期对比实验
  • 4.2.1 嫁接无性系性状总体变异
  • 4.2.2 嫁接无性系株高变异分析
  • 4.2.2.1 无性系株高性状描述
  • 4.2.2.2 无性系株高方差分析
  • 4.2.2.3 株高多重比较
  • 4.2.3 嫁接无性系基径变异分析
  • 4.2.3.1 基径性状描述
  • 4.2.3.2 基径方差分析
  • 4.2.3.3 基径均值多重比较
  • 4.2.4 嫁接无性系生长节数变异分析
  • 4.2.4.1 无性系生长节数变异描述
  • 4.2.4.2 无性系生长节数方差分析
  • 4.2.4.3 生长节数多重比较
  • 4.2.5 嫁接无性系各性状重复力估算
  • 4.2.6 综合选择
  • 4.2.7 遗传增益
  • 4.3 叶片和果实性状分析
  • 4.3.1 元宝枫叶片各性状变异分析
  • 4.3.2 果实、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 4.3.3 叶、果实、种子的综合分析
  • 5 结论
  • 6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北部新区人和街道——创选争优树特色 文明建设结硕果[J]. 决策导刊 2011(06)
    • [2].上海“四化”新优树种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 园林 2020(01)
    • [3].创先争优树党风 改革创新立标杆[J]. 中国城市金融 2017(07)
    • [4].湘南千年桐优树种实品质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05)
    • [5].文冠果优树选择[J]. 甘肃林业科技 2017(02)
    • [6].贵州3年桐优树的筛选及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10)
    • [7].香椿优树子代早期生长差异分析及初步选择[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01)
    • [8].大花序桉幼龄优树促萌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19(09)
    • [9].湘南千年桐优树的选择与评价[J]. 经济林研究 2016(01)
    • [10].思茅松优树收集区营建关键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2)
    • [11].层次分析法在湖北省乌桕优树决选中的应用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 [12].马尾松花粉优树的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7)
    • [13].对六盘山林业局华北落叶松优树资源管理及进一步开展研究利用工作的思考[J]. 宁夏林业通讯 2008(01)
    • [14].木荷优树生长与叶果性状分析[J]. 绿色科技 2018(05)
    • [15].德宏州滇皂荚优树选择初报[J]. 绿色科技 2017(11)
    • [16].不同白桦优树组培快繁体系的筛选[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11)
    • [17].高产油脂无患子优树的选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5)
    • [18].顶果木天然林优树的选择标准[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19].园林绿化新优树种红果榆的繁育[J]. 南方园艺 2019(06)
    • [20].枫香优树子代多点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J]. 福建林业科技 2019(04)
    • [21].宁夏灵武长枣优树收集区群体优良性状表现研究[J]. 宁夏林业 2019(02)
    • [22].三峡库区漆树资源优树初选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 [23].福建柏优树子代容器苗生长特性及光合能力[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09)
    • [24].思茅松高产脂优树的选育[J]. 致富天地 2011(07)
    • [25].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6)
    • [26].大别山山核桃初选优树果实表型性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8)
    • [27].四川桤木优树选择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 2018(02)
    • [28].南洋楹优树嫁接技术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 2014(04)
    • [29].精品绿地中新优树种的选择实验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01)
    • [30].黄冕林场江南油杉优树子代林测定[J].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4)

    标签:;  ;  ;  ;  

    元宝枫优树嫁接无性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