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伤的疗效

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伤的疗效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外三科834700

摘要:目的:对颈椎过伸伤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过伸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OD以及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I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IA评分(296.7±2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6±20.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过伸伤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症指标,促进了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甲泼尼龙;颈前路减压内固定;颈椎过伸伤;临床疗效

颈椎过伸伤(CWI)是发生于脊髓中央管处的病变,表现为明显的额面部外伤以及局部的颈部病症,病情较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临床在对其进行诊断时因伤情较为隐匿或具有轻微的骨损伤,通常会造成漏诊【1】。该病症在中老年的发病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为了探究颈椎过伸伤的有效治疗措施,特选取80例患者进行了对照实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过伸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脊柱外科学》中关于颈椎过神伤的相关标准【2】。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3.8±3.7岁;发病时间35-64h,平均52.6±6.7h。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7-80岁,平均53.4±3.6岁;发病时间33-67h,平均53.4±6.9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基础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或家属均被告知此次实验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予以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取仰卧位,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措施,促使颈部向后略微伸展,消毒后于患处做5cm左右的切口,将肌肉、血管以及筋膜逐层分离后,促使椎体充分暴露,借助C臂机的定位针进行患椎定位,将椎体撑开,患处的上下椎间盘去除,之后进行椎体骨的填充,安装颈前路钛板并锁定螺钉,常规冲洗缝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甲泼尼龙的药物治疗措施。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前予以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20030727,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30mg/kg的肌肉注射。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SOD、TNF-α指标的变化情况;②依据ASI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进行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状况。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采用对比实验,所得数据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处理,输入SPSS20.0软件系统,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的检验方式,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用%以及(X±S)表示,并分别采取了卡方检验以及T检验,最终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为界限进行判断。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检查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OD以及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交通业以及工业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人们因交通意外或工业事故等造成的颈椎过伸伤也对其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目前,对该病的手术治疗措施主要为减压内固定术,而手术入路方式为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路联合的方式【3】。有学者研究发现,前路入路手术对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可达到较好的疗效,然而仅仅采取前路手术措施会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4】。因而,也有学者提出于术前采用甲泼尼龙的药物治疗措施,通过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作用对神经功能达到保护以及抗炎的作用【5】。本次研究通过对80例患者的对照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OD以及TNF-α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ASIA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296.7±2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6±20.8)分,说明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疗效确切,规避了单纯内固定术的弊端,促使患者达到了更好的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对颈椎过伸伤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症指标,促进了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俊辉.颈椎过伸性损伤颈前路减压内固定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张文彬,林斌,周琴等.钽金属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4(3):125-125,126.

[3]李文军,蓝文珂,奉成梅等.颈椎过伸性损伤前路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3):261-262.

[4]秦力,吴可沁,刘师良等.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伤的疗效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6(12):115-116.

[5]宋升,孙振中,姜为民等.桥形固定颈椎前路融合器ROI-C在颈椎内固定治疗中的初步疗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3(44):7127-7132.

标签:;  ;  ;  

甲泼尼龙联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伤的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