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是关系到广大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机制转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复杂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观念,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的凸现,其直接结果是带来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和中国经济指标的攀升,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明显,公平的地位问题越来越受到质疑,因此,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公平的含义进行重新审视。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国外经济社会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讨我国当前经济利益分配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并从表象中透视其带来的危害,提出以公平为核心的利益分配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运用税收手段、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社会保障手段完善经济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利益规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利益分配的矫正机制,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或精神财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创造条件,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经济利益的调整是法律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需要建立一套有机的体系,制度的建立和维护需要依靠法律的颁布与遵行,法律制度对整个社会利益冲突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实现法律对经济利益冲突的控制,应通过对经济利益的分配、对经济利益的保障、对经济利益的协商和对经济利益的救济等环节完成。立法可以合理分配经济利益、控制冲突,可以保障经济利益主体的合法地位,可以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新趋势,可以明确经济利益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建立经济利益协商机制与表达机制,法是公平与正义的象征,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完备的立法是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实现经济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法律又是利益矛盾的反映,现代法律是利益冲突的产物,利益冲突既意味着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协作,亦意味着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化、矛盾乃至对抗,在完备立法的前提下,建立利益分配制度的执法保障机制,可以实现对利益分配主体的平等保护、正当程序保护、司法独立保护和权利救济保护。使各利益主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执法对利益冲突的具体解决,解决好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转型时期的我国法律肩负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在非法律手段的功效减弱之时,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溯源
  • (三) 法律对经济利益分配制度建构的价值
  • 二、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的基本法律原则
  • (一) 经济利益分配公平原则
  • (二) 机会平等原则
  • (三) 利益分配规范原则
  • 三、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法律选择
  • (一) 理论选择
  • (二) 政策选择
  • (三) 现实选择
  • 四、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的法律矫正机制
  • (一) 建立和完善经济利益法律表达机制和引导机制
  • (二) 建立和完善经济利益法律平衡机制
  • (三) 建立健全经济利益法律规范机制
  • (四) 建立经济利益法律约束机制
  • (五) 建立健全经济利益法律补偿机制
  • 五、完善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的法律手段
  • (一) 税收手段
  • (二) 财政手段
  • (三) 金融手段
  • (四) 社会保障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政策变化与村干部经济利益分配——以1985年以来的王村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8)
    • [2].《资源、权力与经济利益分配通论》的理论贡献[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11)
    • [3].关注拆迁致富后农民的适应性问题[J]. 团结 2017(03)
    • [4].资源、权力与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探索[J]. 学习与探索 2012(03)
    • [5].13世纪~16世纪牛津大学与牛津城关系解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5(06)
    • [6].我国水电开发中开发商、当地政府和移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6)
    • [7].保持物价稳定要把握好五个关键[J]. 价格与市场 2011(06)
    • [8].基于经济利益格局演进的我国政策反思[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7)
    • [9].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4)
    • [10].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处理[J]. 重庆行政 2008(04)
    • [11].数字出版产业链经济利益分配模式研究[J]. 人民论坛 2015(08)
    • [12].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其原因探讨[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8)
    • [13].未雨绸缪:加快公平主导型改革[J]. 当代社科视野 2008(05)
    • [14].油田电网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06)
    • [15].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2)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亟待修改[J].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3(06)
    • [17].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定物价的关键因素[J]. 中国外资 2012(13)
    • [18].新形势下弱势群体报道的权利冲突与平衡[J]. 新闻知识 2012(10)
    • [19].经济后果学说的缘起、现状及未来[J]. 财务与会计 2015(09)
    • [20].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3(02)
    • [21].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2].小议我国会计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4)
    • [23].浅谈我国会计的发展与改革[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7)
    • [24].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 [25].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5)
    • [26].和谐社会中的能力贫困问题初探[J]. 文史博览(理论) 2008(01)
    • [27].我国农产品流通 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农村科技 2014(05)
    • [28].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弱势群体考量——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3)

    标签:;  ;  ;  ;  

    经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