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及探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及探析

刘玉广马明军张宏生(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中学西藏格尔木81609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从中汲取经验提出了新的教育方式,促进培养初中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心理健康;错误认识;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56-02

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初中生刚刚迈入青春期,各方面都还比较幼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是家庭和学校,其中家庭环境占突出地位。父母与子女有效及时的沟通对亲子关系、初中生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探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西格办中学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反馈:

男生:初中牧区4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比较唠叨,经常批评自己的1人,;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2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的1人。主动与父母沟通3人,4人是父母与自己主动沟通,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3人,身体健康状况1人,无心理问题。

初中城镇15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比较唠叨,经常批评自己的2人;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12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的1人。主动与父母沟通12人,13人是父母与自己主动沟通,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5人,身体健康状况3人,1人心理问题。

初中农村16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比较唠叨,经常批评自己的2人;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12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的1人。主动与父母沟通14人,16人是父母与自己主动沟通,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10人,身体健康状况3人,2人心理问题。

女生:初中牧区4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4人;自己主动与父母沟通4人;父母与自己主动沟通5人,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3人,身体健康状况2人,无心理问题。

初中城镇27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比较唠叨,经常批评自己的11人;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15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的1人。自己主动与父母沟通20人,父母与自己主动沟通的23人,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21人,身体健康状况3人,3人心理问题。

初中农村28人认为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比较唠叨,经常批评自己的4人;缺乏与父母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21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的3人。自己主动与父母沟通27人;28人父母不主动与自己沟通,经常聊到学习情况的13人,身体健康状况12人,2人心理问题。

从中看到一些学生存在缺乏与父母沟通、和父母沟通中只注重学习情况,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以及和父母关系不满意等。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识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意识淡薄

1.家庭因素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偏重于学习情况,使子女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未考试前便会心悸、头疼,产生考试焦虑情绪。无法想起已有知识,拿到卷子后不知如何下笔,还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等。家长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许多知识可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家长那里获取的,家长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反而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得其反。

2.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压力大。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对挫折承受力差,一遇到失败、阻碍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清楚

一开始就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便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就是认为只要高价购买教学设备就能能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要改变这一观念,必须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二、认识家长与亲子沟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了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家庭的和谐,必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率,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性。

(二)经常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性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班上一个走读生,平时在班级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积极性很高,集体荣誉感强。这时表扬他的优点,让她增强自信心,既能展示他的长处,又能起到加油鼓劲作用。

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现今的社会环境复杂,这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存在攀比吃穿、高消费、追逐潮流的现象,学生辨别能力还比较薄弱,并且现今社会上的娱乐场所也有青少年走上不良道路的因素。

(二)家庭环境

从调查中了解到少数学生因为是单亲家庭,还有的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只受到了父亲或母亲的单方面教育。父母与孩子存在情感上的缺失现象,只有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创造更多的亲子互动,才能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

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的探析

(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暴力方式,个人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家庭中营造和谐的亲子沟通氛围,有利于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2.改变孩子做错事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孩子谈心,积极正面引导;3.与孩子之间平等交流,心平气和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4.多抽些时间陪伴,从辅导和督促作业的完成、关注孩子的心事,耐心的倾听、帮助进行心理疏导;5.家长也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关心孩子,使孩子从内心中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二)学校充分利用资源,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学相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广播、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等实践活动,倾听学生的苦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活动,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的思想,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实现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积极参加,更加需要社会力量提供支持,所以,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并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宣传,创造新型的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注:本成果系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招投标课题《西藏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XZJKY31656。

参考文献

[1]樊玉贤、王保安、翟歆明等,中学生心理200215(4)

[2]白利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77-1178

[3]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4]央视网

标签:;  ;  ;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及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