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影响

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一、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影响目的:研究砷中毒对大鼠体重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砷中毒对大鼠PWTL的影响以及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PWTL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48只成年雌性Wastar大鼠,共分四组,A组、B组、C组、D组,A、B每组16只,C、D每组8只。A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周。B组、C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0.08 mg/kg亚砷酸钠生理盐水溶液一周。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第15 d,测量A组和B组大鼠的体重。在注射后的第8 d ,A组和B组各取8只断头取血,测定部分生化指标。在第8 dD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C组皮下注射0.05 mg/kg的CCK,记录30 min后的PWTL,观察CCK对砷中毒大鼠的作用。结果:B组大鼠半个月后,体重由原来的206±3.17 g下降到199±3.47 g,而A组大鼠由原来的205±2.11 g,升高到212.5±4.23 g,B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注射亚砷酸钠后15 d时,大鼠的ALT和TP明显降低(P<0.01),BUN和Cr明显升高(P<0.01)。随着砷中毒天数的增加,大鼠PWTL逐渐降低,第8 d B组大鼠PWTL降到最低值13.0±1.8 s,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PWTL为18.6±3.4 s,砷中毒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开始注射后的第8 d,D组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PWTL无明显变化;而C组大鼠皮下注射CCK前PWTL为12.8±3.3 s,30分钟后PWTL达到最大值,为17.70±3.2 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砷酸钠使大鼠的体重显著的降低,大鼠的部分生化指标显著的改变.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有镇痛作用,其可能机制为CCK与CCKA受体结合后,通过直接提高μ受体转导过程的效率而诱导了对砷中毒大鼠的镇痛效应。二、砷中毒对大鼠背根神经节、脊髓、和丘脑的形态学影响。目的:研究砷中毒大鼠背根神经节、脊髓和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研究砷中毒造成的感觉障碍的病理基础。方法:实验采用16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8只。A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周。B组尾静脉注射0.08 mg/kg亚砷酸钠生理盐水溶液一周。在第8 d时,腹腔麻醉,以4%多聚甲醛(4℃)经左心室升主脉灌流固定,剥取背根神经节、脊髓、丘脑,左侧的部分放入4%多聚甲醛(4℃)固定,24小时,进行HE染色。右边的部分放入电镜固定液24小时,制作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背根神经节光镜下可见血管扩张充血,小灶状的炎细胞浸润,嗜神经现象,小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水肿,空泡变性,尼氏体淡染,电镜可见,初级溶酶体明显增多,线粒体嵴间隙扩张。脊髓光镜下可见,背角细胞数目减少,血管周围炎,血管扩张充血,灶状炎细胞浸润,嗜神经现象,及卫星现象,细胞水肿,空泡变性,尼氏体消失,电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呈固缩状态,胞核体积缩小呈圆形或半圆形,核仁消失,核染色质边集,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局部脱髓鞘,有些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及突触后膜均融为一体,突触内线粒体严重变性。丘脑电镜下观察到,神经细胞体积明显缩小,呈固缩状态,胞浆明显减少,各细胞器数目少、凝聚,核仁消失,核染色质边集。细胞周围可见1-6个不等的胶质细胞围绕并吞噬。结论:亚急性砷中毒大鼠模型中,大鼠的背根神经节、脊髓和丘脑均产生了明显的病变,这些改变可能是砷中毒大鼠感觉障碍的形态学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2.1 一般行为观察
  • 2对实验动物体重分析'>2.2 NaAsO2对实验动物体重分析
  • 2对实验动物部分生化指标分析'>2.3 NaAsO2对实验动物部分生化指标分析
  • 2 对大鼠 PWTL 的影响'>2.4 NaASO2 对大鼠 PWTL 的影响
  • 2.5 CCK-8S 对砷中毒大鼠 PWTL 的影响
  • 2.6 CCK-8S 对砷中毒大鼠热痛觉过敏进程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选择与分组
  • 1.2 实验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图像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热板测试结果
  • 2.2 光镜结果
  • 2.3 电镜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语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程度砷中毒患者血流变学及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5(02)
    • [2].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尿常规与肝肾生化指标特征[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8(12)
    • [3].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和α-L-岩藻糖苷酶水平与砷致皮肤损害的相关性[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4].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的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1(02)
    • [5].虾和维生素C同吃,能否导致砷中毒[J]. 饮食科学 2010(11)
    • [6].健康教育在预防职业性慢性铅砷中毒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 2012(01)
    • [7].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J]. 中国公共卫生 2019(09)
    • [8].综合防控9年后贵州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肝损害情况分析[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9].山东省“减轻砷中毒危害”合作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及分析[J]. 地方病通报 2008(01)
    • [10].砷中毒与非砷中毒以及脂肪肝患者其肝实质超声声像图差异[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04)
    • [11].砷中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12)
    • [12].持续床旁血滤治疗对重症砷中毒患者效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20(05)
    • [13].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0)
    • [14].砷中毒动物视神经力学特性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0(04)
    • [15].砷中毒的确诊及防治[J]. 吉林畜牧兽医 2009(01)
    • [16].老年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26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06)
    • [17].砷中毒的确诊及防治[J]. 畜禽业 2008(12)
    • [18].孕期及哺乳期砷中毒对仔代中枢神经的毒害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05)
    • [19].药源性铅、砷中毒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9)
    • [20].地下水砷赋存状态与砷中毒地方病关系研究——以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例[J]. 西部资源 2010(06)
    • [21].组蛋白修饰在砷中毒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02)
    • [22].改水干预对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8(02)
    • [23].砷中毒对大鼠睾丸组织及精子形态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04)
    • [24].中药治疗砷中毒的研究现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5(05)
    • [25].湖南锑冶炼业砷碱渣致水源性砷中毒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2)
    • [26].慢性氟、砷中毒对小鼠大脑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临床实验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04)
    • [27].以多发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的砷中毒12例报告[J]. 当代医学 2009(31)
    • [28].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重症砷中毒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07)
    • [29].砷中毒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1(04)
    • [30].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监测砷中毒患者血液中的砷[J]. 光谱实验室 2013(06)

    标签:;  ;  ;  ;  ;  ;  ;  ;  ;  

    胆囊收缩素对砷中毒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