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

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

论文摘要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基础资源之一。本报告是在科技部中央级别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编目”(项目编号:2001DEA10002、2002DEA10009)的资助下,试图对世界,特别是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做一个总体性整理和某些横断。大致分为世界篇、理论与技术篇、实践篇和创新利用篇。 在纵览全球、区域、国际组织和技术先进国家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的策略、方法与技术,国家计划及优先策略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植物种质资源,特别是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历程和保育现状。 立足项目,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保育技术规程研制,以此为据,承前启后,开展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准的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实践工作;制定了种质编目规范和数据标准,开展了种质编目实践,下一步拟开展全国性国家层面上林木种质资源编目工作。 构建了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信息表达系统FGR.CN(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CHINA),首次实现了我国林木种质信息的网络实时查询,进行了3次版本更新,目前是3.9版。FGR.CN种质资源信息网络(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for Accession)系统主要由6个数据库:种质份表(GRIN_Accession)、种质专家(GRIN_Expert)、种质项目(GRIN_Project) 、种苗标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基本认识(代前言)
  • 1 植物资源
  • 2 种质资源
  • 2.1 基础概念
  • 2.2 保育方法
  • 2.3 技术程序
  • 2.4 遗传背景评价
  • 第一章 世界植物种质资源工作综览
  • 1 保育方略与技术
  • 1.1 异地保存
  • 1.2 原地保护
  • 2 世界保藏量与地区分布
  • 3 国际协议与规范
  • 4 全球通路和行动
  • 4.1 CGIAR
  • 4.1.1 IPGRI
  • 4.1.2 ICRAF
  • 4.1.3 CIFOR
  • 4.2 FAO
  • 4.2.1 REFORGEN
  • 4.2.2 WIEWS
  • 4.2.3 SIS
  • 4.2.4 HORTIVAR
  • 4.2.5 GRASSLAND INDEX/GBASE
  • 4.2.6 GIEWS
  • 4.2.7 GEONETWORK
  • 4.2.8 FORESTRY LINKS DATABASE
  • 4.2.9 FPMIS
  • 4.2.10 FORIS
  • 4.2.11 FAOTERM
  • 1'>4.2.12 ECOCROP1
  • 2'>4.2.13 ECOCROP2
  • 4.3 IUCN Red list
  • 4.4 Tree Conservation Database by WCMC
  • 4.5 CAB Forestry Compendium
  • 4.6 Dendrome
  • 4.7 The World Directory of Forest Geneticists and Tree Breeders of IUFRO
  • 4.8 CAMCORE
  • 4.9 SPRIG
  • 4.10 FGRWG of NAFC
  • 4.11 DFSC
  • 4.12 GRIN
  • 4.13 UK PGRG
  • 4.14 澳大利亚
  • 4.15 GENRES
  • 4.16 CGN
  • 4.17 日本的种质资源
  • 4.18 BGR
  • 4.19 Database of Forest Genetic Resources of Korea
  • 4.20 印度
  • 4.21 一些特别种类的国际性遗传资源工作网络
  • 5 我国种质资源基本工作
  • 第二章 保育技术纲要
  • 1 保育现状
  • 2 保育对象
  • 3 保育单元
  • 4 存量资源收集整理
  • 5 增量资源的收集
  • 6 种质保存
  • 7 保存样本约定
  • 第三章 保育实践
  • 1 种质份保育
  • 1.1 保存方式计量
  • 1.2 保存地点计量
  • 1.3 保存机构计量
  • 2 种质专家
  • 3 种质项目
  • 4 种苗标本
  • 5 蜡叶标本
  • 6 木材标本
  • 第四章 种质编目
  • 1 种质编目描述简表
  • 2 种质编目描述规范
  • 2.1 描述规范制定原则与方法
  • 2.2 范围
  • 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4 概念与方法
  • 3 种质编目数据标准
  • 4 附录 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编目数据采集表
  • 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编目表
  • 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利用情况报告格式
  • 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利用情况登记表
  • 5 编目结果
  • 6 与国家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表(试行)的衔接
  • 第五章 信息表达与共享
  • 1 数据基本流程
  • 2 数据库构建
  • 2.1 数据库定义规范
  • 2.2 数据库表设计
  • 2.2.1 用户注册表
  • 2.2.2 种质资源编目登录表
  • 2.2.3 种质专家信息表
  • 2.2.4 种质项目信息表
  • 2.2.5 种苗信息表
  • 3 系统结构
  • 3.1 系统软件结构
  • 3.2 系统硬件结构
  • 4 网站功能与使用
  • 4.1 前台主要功能
  • 4.1.1 主页
  • 4.1.2 种质在线
  • 4.1.3 会员注册
  • 4.1.4 种质发布
  • 4.1.5 种质查询
  • 4.1.6 种质专家
  • 4.1.7 种苗标本
  • 4.1.8 腊叶标本
  • 4.1.9 木材标本
  • 4.1.10 相关链接
  • 4.1.9.11 关于我们
  • 4.2 后台主要功能
  • 4.2.1 后台登录页面
  • 4.2.2 后台主页
  • 4.2.3 后台查询
  • 4.2.4 栏目分类管理
  • 4.2.5 份表发布
  • 4.2.6 份表浏览
  • 4.2.7 种质项目发布
  • 4.2.8 种质项目浏览
  • 4.2.9 专家信息发布
  • 4.2.10 专家信息浏览
  • 4.2.11 种质资料交流
  • 4.2.12 发布种苗标本
  • 4.2.13 种苗标本浏览
  • 4.2.14 会员管理
  • 4.2.15 访问量统计
  • 5 共享机制讨论
  • 6 网络功能的进一步优化
  • 第六章 种质评价与创新利用
  • 1 不同种质的生物质TGA分析
  • 1.1 黄檀树种组种质TGA分析
  • 1.2 西南地区集中典型薪炭材树种TGA分析
  • 1.3 几种具有“厚壁”性状竹子的TGA分析
  • 2 部分竹子种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初探
  • 3 特异/优异种质—厚壁毛竹光合性能
  • 3.1 竹子光合研究进展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4 对“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4467-93)的修正
  • 第七章 工作展望
  • 1 切实加强国家行动计划和优先保藏种类的制定
  • 2 加强种质资源保育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的国际协同、接轨和研究
  • 3 加强保藏种质评价、鉴定和创新应用研究
  • 4 加强林木种质保藏能力建设
  • 5 切实加强国家与地方、行业与行业、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协作
  • 6 加强保藏种质信息规范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站期间主要工作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厚壁毛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稀酸水解成分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4)
    • [2].厚壁毛竹与毛竹地下茎发育规律的比较[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3].毛竹和厚壁毛竹的核型分析及45S和5S rDNA的FISH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4].厚壁毛竹等4种中国和非洲竹材的表面润湿性能研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05)
    • [5].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季节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6)
    • [6].厚壁毛竹春季光合日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初探[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4)
    • [7].厚壁毛竹结构性成分含量特征[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 [8].厚壁毛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热值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10(01)
    • [9].厚壁毛竹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02)
    • [10].厚壁毛竹与毛竹叶片的光学解剖结构比较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 [11].厚壁毛竹六个节气笋芽发育的转录组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 [12].原产地与引种地厚壁毛竹竹材成分质量分数比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04)
    • [13].当年生厚壁毛竹光合生理动态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14].厚壁毛竹蒸腾动态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04)
    • [15].厚壁毛竹展叶期竹秆内源激素特征[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16].厚壁毛竹与毛竹的抗寒生理比较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3)
    • [17].厚壁毛竹与毛竹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 广西植物 2015(01)
    • [18].厚壁毛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格局[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5)
    • [19].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与影响因素[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03)
    • [20].厚壁毛竹快速高生长期竹秆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8)
    • [21].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4个毛竹变型的秆形和秆色变异[J]. 华北农学报 2020(04)
    • [22].竹纤维结构及其性能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1)

    标签:;  ;  ;  ;  ;  ;  ;  ;  

    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